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3):30-32
20%多·福·咪鲜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用20%多·福·咪鲜悬浮剂140剂量的防效达97.05%,160剂量的防效达93.14%,180剂量的防效达92.77%.对水稻的生长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纳米生物技术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为纳米增效肥料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地区,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分别研究纳米增效肥料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纳米增效肥料使水稻增产10.29%;使春玉米增产10.93%-16.74%,且有明显的促进玉米早熟的功能;使大豆增产28.81%,含油量增加13.19%,对我国培育非转基因高油大豆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是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开拓了纳米材料在肥料应用方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苄·丙草颗粒剂是一种新研制的稻田新型药肥除草剂,集除草肥田增产等特点,水稻移(抛)栽后3-5d,每667m^2用苄·丙草颗粒剂15kg,对稻田杂草的防效可达90%以上,并对稻苗安全无药害,促水稻壮苗多分蘖,增产10%以上,明显优于常规除草剂,值得在水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80mL/667 m^2防效分别为75.82%;100mL/667m^2,85.53%;120mL/667m^2,87.43%;480g/L毒死蜱60mL/667 m^2,防效为79.02%,20%三唑磷EC120mL/667 m^2,防效为74.91%。分析结果显示25%毒死蜱.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与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20%三唑磷EC无显著性差异。25%毒死蜱.三唑磷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较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5.
用30%苄·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田间试验表明,30%苄.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用于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对水稻安全性好,防效较理想。应掌握在秧苗抛后2~3d毒土撒施,使用量建议使用600g/hm^2,最终对各种杂草的总株防效达98.37%,鲜重防效达99.97%。  相似文献   

6.
黄文娟  耿翔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61-161,164
为检测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制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特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0、450、600g/h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49%;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乳油2 250mL/h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了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性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300~450g/hm2。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发生严重,对4.5%井·硫铜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井冈霉素,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25.5%苯醚·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5%苯醚·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在单季稻纹枯病初发期和高峰期,分别用450、675 mL/hm2剂量分别防治1次,对纹枯病株发病率控制效果达87.1%、95.1%,病指控制效果达93.6%、97.6%,防效良好,且对水稻安全,并能提高基部清秀程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20%辛硫磷·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2代二化螟孵化高峰期用20%辛硫磷.三唑磷乳油进行喷雾,用药量达1875ml/hm2即可控制二化螟危害,田间保穗和杀虫效果均很理想,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30%毒死蜱·抑食肼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较好的药剂,对水稻安全,持效期长,建议施用剂量为900~1200g/hm2,对水750L/hm2均匀喷雾,在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用药1次即可。  相似文献   

11.
50%二.苄.异WP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用药量1050-1800g/hm^2,施药后45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91%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2%噁草.丁草胺EC1500mL/hm^2、33%二甲戊乐灵EC1800mL/hm^2、50%异丙隆WP750g/hm^2、10%苄嘧磺隆WP375g/hm^2及人工除草处理。50%二·苄·异WP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其经济有效用量为1050g/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配制剂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最佳剂量。[方法]以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4506、007、509、00g/hm^2为处理,以50 g/L氟虫腈悬浮剂37.5 g/hm^2为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剂量范围内,药剂对水稻安全,对水稻天敌种群无明显影响;以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750 g/hm^2处理防效最好。[结论]50%氟虫腈.敌百虫乳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化学复配制剂农药,适于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40.2%甲维·丙溴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防效可达97.45%以上;药后10 d保叶效果可达96.97%以上,有效成分用量482.4 g/hm~2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45%肟菌酯•己唑醇水分散粒剂在水稻病害上的防治效果,开展45%肟菌酯•己唑醇防治水稻病害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肟菌酯•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21.2%春雷霉素·氯苯酞WP防治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238.5、310、381.6g/hm2时,对水稻叶瘟的防效分别为64.35%、70.91%、76.04%;对穗瘟的防效分别为62.04%、68.95%、74.51%;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9.33%、16.20%、20.47%。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金亮  冯帆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174-2175
为探索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方法,在催芽阶段进行浸种、拌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用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倍液进行浸种处理,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可达95.8%。  相似文献   

18.
通过药效试验表明,10%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EC 20~80g/667m2对水稻直播田中的禾本科杂草稗草、千金子有良好防效,防治效果与剂量成正比,推荐用量40g/667m2、60g/667m2对水稻安全,对稗草、千金子15d、30d株防效和30d鲜重防效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稻播后15和20 d用无人植保机施药后35%苄·双环·五氟除草剂覆水1个昼夜,从900和1 500 mL·hm-2剂量处理看,对直播稻稗草和莎草的防效均达100%,对耳叶水苋低剂量防效在99%左右(高剂量防效达100.0%),对千金子的防效低剂量(900 mL·hm-2)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迟效果变差,随着浓度的提高对杂草的防效成正相关。对水稻有药害。在不淹没秧心的情况下,叶片和心叶发白药害会随着浓度提高,严重度增加,但1015 d基本恢复正常生长,淹没秧心时间长的出现死苗,不能恢复生长,因此,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药后下大暴雨,要及时把水排至秧心下。施药后保水最好10 d以上,保水时间越长除草效果越好。生产上推荐35%苄·双环·五氟1 500 mL·hm-2在水稻播后1520 d飞防,保水10 d以上,可以一次性解决水稻一生杂草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52%阿维·杀虫单WP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常规用量,其适宜用量为546~624g/hm^2。52%阿维·杀虫单WP对水稻生长安全,用药成本较低,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