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备母猪是仔猪育成结束至初配种前的培育阶段。在后备母猪的饲养和管理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每年的淘汰率在30%~50%,为使繁殖母猪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稳定性,每年都要补充后备母猪,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3.
王惠强 《中国猪业》2010,5(10):22-22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各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的生产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的保持较高的生产水  相似文献   

4.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的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的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5.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约有25%~35%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11):98-102
本文对华南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淘汰数据进行分析,被动淘汰比例达79.55%,主动淘汰占20.45%。被动淘汰以繁殖障碍、肢蹄疾病和采食停滞3种类型淘汰数量最多,分别占所有淘汰头数的34.94%、26.73%和5.19%。淘汰母猪平均胎次为5.46,第一胎淘汰比例达到15.4%。季节对生产母猪淘汰有显著影响,因繁殖障碍淘汰的母猪数量在5和6月淘汰最多,因肢蹄疾病淘汰的在1月份最多。提示猪场应针对季节和猪群做好预防和管理,加强后备猪管理,从而提高母猪使用年限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万遂如 《养猪》2005,(3):51-53
目前与母猪繁殖障碍有关的疫病有30种以上,每年因繁殖障碍和生产性能下降而被淘汰的生产母猪高达39.4%。近年来农村养猪户饲养的种母猪发生病毒性繁殖障碍疾病比较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广大农村发展养猪业的关键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1发病状况近2年来东北地区部分农村的种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多次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吉林兽医研究所和原兽医大学等有关单位检验,发现其主要病因为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部分为猪瘟病毒和细小病毒引起。平均发病率为23%左右,四季均有发生,多见于初产母猪,…  相似文献   

9.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一个猪群的建立、新猪群的引入、猪与猪之间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饲养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一个新建猪场从第三年开始每年母猪淘汰更新比例为25~33%,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的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群平均产次不超过4产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的引进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提高繁殖母猪产仔效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概述影响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各种因素基础上,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促进母猪发情和受胎的技术方法,同时探讨了繁殖母猪的淘汰原则。  相似文献   

13.
母猪淘汰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顿母猪群,建立合理母猪产龄结构,保持母猪高水平繁殖性能,是猪场实现正常生产的基础。本文对本场三年来母猪淘汰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问题,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1母猪淘汰情况母猪淘汰率。累计淘汰母猪135头,淘汰率195%;其中一产母猪淘汰...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与母猪繁殖障碍有关的疾病有30种以上,就聊城地区农村母猪养殖户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因繁殖障碍和生产性能下降而被淘汰的生产母猪高达34.8%左右。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以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儿、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主要特征,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母猪繁殖利用率的因素很多。要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必须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 ,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合理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及传染病。采取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将母猪潜在的生物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实现高产仔、高成活、高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初产母猪繁殖障碍主要由断奶至发情的间隔(WOI)延长和发情率低引起。断奶后7天内,初产母猪的发情率仅为65%~70%,而经产母猪可达到87%~97%。淘汰母猪总数的18%是由第一胎和第二胎母猪组成,而这些母猪中有63%是因为繁殖失败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繁殖障碍病,在种猪群中普遍存在,每年因为繁殖障碍病造成种猪的淘汰、死亡率相当高,对生猪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病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引起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生猪的生产,可分为仔猪的生产和肉猪生产两部分,而仔猪生产又是肉猪生产的基础。仔猪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体重,即提高养猪的年生产力水平。为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这也需要补充后备母猪,从而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猪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的几点体会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综合1990~1993年我场所有淘汰母猪(112头)资料记载,进行归类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母猪利用率的因素主要为四大类,即母猪繁殖障碍(包括母猪低产)、产科病、四肢病及其他因素(包括有恶癖、疾病及死亡等),占淘汰母猪总数比例分别为:54.5%、18.8%、9.7%、17.0%.现将具体情况予以分析;以利今后生产中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因此而引起的母猪年均生产力(包括全场平均每头母猪年产胎次、产仔率等)的下降,同时有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药物及饲养管理等的综合处理,减少因不正常因素而淘汰的母猪.  相似文献   

20.
初产母猪繁殖状况对提高猪场生产力至关重要.生产实践中,初产母猪产一胎前后遭淘汰比例较大,且生产技术指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繁殖障碍.现统计我场几年来初产母猪繁殖技术指标,分析繁殖障碍原因,探讨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途径.l初产母猪繁殖性能l.l产仔情况初产母猪窝平产仔8.87头,弱仔率11.3%,死仔率89%,流产、死胎、胎儿消化占18.6%.比经产母猪窝平减少2.43头,弱仔率高出7.l%,死仔率高出53%,流产死胎率高出13.9%,其产仔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初产母猪性成熟程度较低,排卵数目相对较少,免疫功能较弱,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