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产业现状及产品质量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近十年来质量安全状况的前后变化。文章通过对河蟹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风险排查研究,分析了河蟹产业各环节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和主要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河蟹产业及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管理控制措施和监管政策,并对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对突发性的事件提供了应急预案,为中国河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13-28]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15,(1):49
<正>"盘锦河蟹"品牌价值为21.18亿元,在全国农产品中排名第六,"盘锦河蟹"也是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这是日前由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独家发布的2014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信息,是对"盘锦河蟹"产业的有形资产、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无形资产的综合评估,它将对提升盘锦市整体形象、扩大"中国河蟹第一市"影响、提升盘锦河蟹品牌价值、促进盘锦河蟹产业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4年盘锦河蟹养殖面积158万亩,占全国12.8%、全省86%;河蟹产量6.7万吨,占全国8.8%、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很快。河蟹产业已成为一个大产业,河蟹养殖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方正县于1997年从辽宁省盘锦市引进河蟹进行养殖,连续三年实验取得成功,并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和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方正县河蟹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在技术和经验上更加成熟,在河蟹回捕率、个体规格和平均单产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吃温饱”,转为“吃健康、吃营养(平衡)、吃功能、吃文化”。对河蟹首先要求是食用安全,其次要规格大,味道好。所以方正县天门乡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泡沼生态养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江苏形成了年产量200t,产值3亿的较大产业。然而一些生产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追求河蟹苗种产量而无序生产,普遍存在不规范操作、滥用违禁药物的现象,不但导致河蟹苗种质量的下降,也致使商品河蟹的药物残留,而且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河蟹无公害人工育苗标准的制定,迫切要求从业者以生产无公害河蟹苗种为标准,进行河蟹人工育苗的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5.
开展河蟹无公害苗种生产推动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年河蟹药物残留及种质下降等严重影响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高度重视江苏河蟹的声誉,并从原产地保护的高度严格排查、防范药物残留的可能性,于2007年联合在国内首次实施河蟹无公害工厂化育苗工程,优选长江水系河蟹亲本,优化生态育苗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范育苗用药,进行无公害苗种的生产,建立河蟹苗种安全生态繁育体系,以从河蟹产业源头杜绝药物残留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河蟹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人工繁殖取得突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养蟹技术日趋成熟。但近年来养殖生产中出现了性早熟、种质变异、药物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品质、产量和蟹农的经济效益,更影响了河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稻田生态培育蟹种过程中,优选长江水系中华绒螫蟹种,优化育种技术,建立河蟹苗种安全生态育种体系,严格按照《无公害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范育种用药,从河蟹产业源头杜绝药物残留。据跟踪调查,苗种在成活率、生产速度、抗病能力、种质等方面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更正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10月30~31日,河蟹产业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水产大学举行。会上,河蟹产业的产、学、研、管多方聚首,围绕河蟹养殖技术、市场、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金坛市把发展河蟹生态高效养殖作为渔业高效规模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积极推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良性发展路子,使全市河蟹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在对江苏泰州河蟹产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了河蟹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培大做强泰州河蟹产业必须坚持“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并从行业自身发展、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生产企业及工作力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威  黄金田 《中国水产》2017,(12):79-81
<正>江苏省作为河蟹的主产区,在国内河蟹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河蟹育苗是河蟹产业的起点,可以说河蟹育苗技术,直接决定着河蟹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江苏育苗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河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归纳,旨在推广河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并为河蟹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是全国河蟹的重要产区,经过多年发展,河蟹产业已成为全市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拳头产业。本文阐述了扬州市河蟹发展历程、模式演变和产业特点,分析了河蟹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河蟹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3,(12):20-20
冬季来临,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河蟹就很少摄食或不摄食,蜇伏在池埂或池底洞穴中,处于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很少活动。为了使河蟹能够安全越冬,除了改善河蟹越冬的池塘环境外,还有必要加强河蟹越冬管理和制订提高河蟹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小河蟹,一年却为上海崇明区挣回了6个亿。依托资源做大优势、培育产业,崇明将小蟹做出了大文章。迅速崛起的河蟹产业如今成为崇明农业经济一大新支柱,200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突破31亿元,其中20%来自于河蟹产销。3万多户崇明蟹农去年净增收入超过2亿元。 全国河蟹分长江、欧江和辽河三大品质,其中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质量最优、身价最高,而它的种质资源产地就在崇明。得天独厚的河蟹种苗资源是最大的比较优势,结合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崇明区积极发展河蟹种苗特色产业,去年在沿江沿海滩涂上建起了5个生态蟹苗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4.
河蟹安全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已进入我国北方河蟹越冬季节。如何做好河蟹越冬管理,保证河蟹安全越冬,提高河蟹越冬的成活率,是河蟹越冬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重点介绍河蟹土池安全  相似文献   

15.
河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河蟹养殖也已形成规模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种质、资源、环境及病害等诸多问题。由于持续过度捕捞,河蟹的天然资源每况愈下;不同水系间河蟹的盲目引种和苗种的无序流动,造成种质混杂与种质严重退化,种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河蟹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绝大多数湖泊等大水面已开展了河蟹养殖,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病害频繁发生。为了我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当前河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一次整理和规范。 新年伊始,本刊特约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成永旭、李应森三位教授推出有关河蟹的专题讲座,对河蟹的生物学、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仔蟹培育技术、1龄蟹种培育技术、商品蟹养殖技术、蟹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1,26(4):23-24
有人认为“健康养殖等于不用药”。水域环境,尤其是集约化养殖环境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河蟹无时无刻不受着病原体的侵袭,我们提倡健康养殖,除了改善养殖环境之外,合理、安全地用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1 安全用药的概念 安全用药,就是要从药物、病原、环境、河蟹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考虑,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效果地使用药物。具体来说,要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 ( 1)认识河蟹疾病及其特征,对症用药 目前已发现的河蟹疾病有数十种,致病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所有的河蟹疾病,也没有一种药可…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河蟹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是我国河蟹生产大省,河蟹产业对江苏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江苏省河蟹产业经营环境、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的概况。通过对河蟹产业现状分析,认为江苏河蟹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如缺乏组织与规划、加工水平低及市场不规范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有多元投入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和市场障碍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蟹产业涉及育苗、育种、养成、成品加工及相关服务(如物资供应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当前养成环节是河蟹产业的核心,河蟹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成蟹养殖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心。然而,近年来全国各主要产蟹区的河蟹总产量虽持续上升,但广大养殖户没有随生态环境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及时采取应对的技术措施,优质河蟹的比例和产量没有因为河蟹总产的提高而提高,加之苗种质量,饲料品质及技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上也缺乏专业的河蟹营销公司的强力介入,使得河蟹品质、养殖成活率差异较大,河蟹的总体售价不断下跌,许多养殖户也因此多年没有获得预期…  相似文献   

19.
朱玲  毛玉泽 《内陆水产》2002,27(7):16-16
河蟹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水产动物之一,其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很多地区的主导水产品。南方沿海地区河蟹养殖已成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支柱,尤其江浙一带的湖泊、稻田养蟹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并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近几年,北方内陆一些地区也开始了河蟹养殖,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认为北方内陆地区养殖河蟹应注意以下问题。1扣蟹的选择扣蟹的质量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优良的苗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1.1苗种来源北方河蟹养殖苗种基本分为三类,即天然苗、生态苗和人工苗。其中天然苗的质量最佳,但来源有限,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河蟹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刚  周军 《中国水产》2011,(2):11-12
一、我国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以下简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辽河、瓯江流域。河蟹是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重要的养殖对象,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河蟹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有力地带动了饲料、渔药、餐饮、旅游、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