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插是一项新兴的农业节本增效技术。该文通过选择4个田块进行追踪调查,对工厂化育秧机插和人工栽插秧的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工厂化育秧机插比人工栽插增产增收显著,每667m2净增340.76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参考。【方法】探讨工厂化育秧工艺流程,分析工厂化育秧技术应用情况。【结果】运用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整齐、健壮,整个育秧过程20d即可进行插秧,比常规育秧减少5d以上。目前工厂化大棚集中育秧发展较慢,关键原因是成本太高。【结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能有效保证秧苗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不受不利天气的影响,种籽发芽整齐,秧苗生长健壮;工厂化育秧能提前插秧的时间;工厂化育秧可流水线作业,可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育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工厂化育秧筹备工作、把好播种关和做好苗床精细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以期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进行总结,系统介绍了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的特点、育秧设施要求以及育秧管理措施等,为推动机插水稻商品化标准化集中育(供)秧,从而带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育秧质量好、节本省工等特点。介绍了水稻育秧工厂的选地建造、育秧工厂的机械化作业、育秧工厂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相似文献   

6.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育秧对水稻种植及整体产量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潜山水稻种植实际,积极建立水稻工厂化育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技术水平和农业技术基础等因素的限制,潜山县在水稻工厂化育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效果距离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水稻工厂化育秧质量,应立足问题实际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水稻工厂化育秧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水稻生产良种化和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机插秧质量,加快机插秧的推广。该文根据水稻工厂化晚稻育秧的实践操作,总结了清流县晚稻工厂化机械育秧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经生产实践证明,工厂化育秧的水稻长势良好、茎秆粗壮、丰产,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介绍了工厂化育秧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包括育秧准备、床土配制、种子处理、播种、秧苗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运移栽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育秧播种机分为秧盘播种机和苗床播种机.国外主要采用秧盘播种机,进行工厂化育秧.国内虽已引进国外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国产化,但因其造价高,难以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示范效果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福建省建宁县2013年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插秧的示范情况,比较分析机械插秧与人工插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育插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目前东北地区应用的工厂亿育秧、机械插秧机器配备方案,提出了适合我省应用的集中播盘分散育秧作业方案,并建立了该种作业方案的机器配备线性规划模型。集中播盘分散育秧的机器配备,比现行的机械作业方案亩投资降低60~70%,平均为40~50元/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轻水稻移栽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2004年雨季至213106年旱季,从秧苗移栽后恢复情况、插秧成本、所获产量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在菲律宾对抛秧、机械插秧和手工插秧进行了经济可行性比较.结果表明:1)从移栽后秧苗的恢复情况看,抛秧和机械插秧要快于手工插秧,抛秧、机械插秧和手工插秧秧苗完全恢复的时间分别为5,8,10d;2)从插秧成本看,机械插秧法的最高,抛秧法最低;3)从产量看,抛秧法和机械插秧法每hm^2分别比手工插秧法增产14.67%和10.74%,每hm^2分别多获得利润1210元和826元.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机插秧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根据近年来国内水稻机插秧方面的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方面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精确定位稀播匀播,培育适宜机插的大壮苗是提高杂交稻机插秧技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单季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百亩连片的示范,示范结果表明:实施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水稻产量比人工栽插增加7.19%,纯收入增加154.68元。并总结了机械化育插秧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清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9号适宜的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设置4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油29号以传统育苗移栽种植产量最高(为191.89kg/667m2),投入成本最多(为793.0元/667m2),而以稻桩直播产量最低(为153.71kg/667m2),投入成本最少(为269.0元/667m2)。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及产投比从高到低依次均为稻桩直播>机械直播>免耕移栽>传统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针对湖北省四大稻作区的4种丰产栽培集成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其中鄂东南"三熟三高"模式全年水稻双季产量(公顷产量,下同)达到18495kg,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增加4 260元,纯收益高,边际成本低;鄂中"稀、控、重"模式产量达到12 099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970元;"轻型栽培"模式产量达到9 195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220元;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产量达到7 815 kg,纯收益比露地移栽水稻增加2 625元;农民评价"轻型栽培"模式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产教协同推广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时效性偏差和多元推广主体联系不紧密,导致水稻机插秧技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以机插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基础,构建"一站两主体三中心四协同"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产教协同推广模式.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产教协同推广模式统筹技术、资金、人才和利益等因素,缩短了技术研发、传输和应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插秧正在被农民逐步认识和接受.在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水稻机插秧的生产特点和生育特性,提出了与机械插秧相配套的关键农艺技术措施.旨在使这项轻简栽培方式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以形成促进水稻生产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崇明水稻生产上推广机插秧种植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主推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花优14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机插秧和人工撒播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以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插秧比人工撒播增产1 000.35kg/hm2,增幅11.40%,经济效益增加1 701.77元/hm2,增幅10.82%。[结论]对杂交粳稻种植而言,机插秧种植方式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