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1998,(6)
根据近几年来的调查,夏秋季各阶段桑园主要害虫的虫情是:夏伐后桑象虫食害拳上新发嫩芽;6月中旬至7月上旬桑天牛成虫啃食新枝嫩梢皮层和产卵破坏枝条;6月中旬后,桑菱纹叶蝉吸食叶汁,带毒传播萎缩病。整个夏秋季,野蚕、桑蟥、桑尺蠖、桑螟、灯蛾等均有发生危害。整个秋季,桑蓟马、红蜘蛛危害严重。夏秋季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结合桑树夏伐,修剪枯桩死拳,进行桑园翻耕除草,消除害虫的隐蔽场所,并改善排灌条件,提高抗  相似文献   

2.
<正>夏伐后桑象虫等桑树害虫将集中于拳部为害桑芽,此时白拳治虫能有效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夏秋季病虫防治压力。因此,夏伐后的白拳治虫工作,是一年中桑树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环节。一、农业防治:1.及时夏伐清园。夏伐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清除残枝、残叶,并带离桑田制作堆肥,消灭其中的病、虫源。2.清沟理墒。夏伐后很快进入梅雨季节,桑园容易涝,使桑树抵抗力下降,甚  相似文献   

3.
蓝色粘虫板对桑蓟马的寄主趋性及发生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桑蓟马对桑树品种的趋性及发生规律,采用蓝色粘虫板诱捕法调查了桑蓟马在桑树湖桑32号、云桑2号和农桑14号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个桑树品种桑蓟马发生量的顺序为湖桑32号>云桑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的每板虫量显著高于云桑2号和农桑14号;桑蓟马种群从2月至4月迅速增加,其大发生主要集中在4~5月,桑树夏伐后其种群数量降低,湿度可能是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素,相对湿度为50%左右时有利于其大发生.因此,桑蓟马更趋向于湖桑32号,在相对湿度较低季节,应重视桑蓟马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夏季,是桑园病虫害发生最多的时期,往往对桑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导致全株死亡.所以,要十分重视此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夏伐后管理.桑树夏伐后要立即喷药,以消灭桑象虫、桑尺蠖和桑毛虫等食芽害虫.一般可选用40%水胺硫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喷洒桑树.对虫害严重的桑园,7~10天后可再喷1次.  相似文献   

5.
桑树春季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春季桑树主要病害有:桑树花叶病、桑枝枯菌核病、桑疫病;主要的害虫有:桑螟、桑叶虫、桑象虫、桑瘿蚊、桑蓟马等。一、桑树花叶病桑树花叶病是春季桑园普遍发生的病毒性病害,病株通常出现以下症状:①黄斑花叶:病叶上有淡黄色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和  相似文献   

6.
为改进桑树夏伐技术,降低夏伐对桑树树势的影响,促进桑树生长,笔者对湖桑32、新一之濑和云桑2号3个桑品种夏伐后残留叶片的生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留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在夏伐后迅速提高,伐后4~5天达到最大值,以后缓慢下降;残留叶还可以减少伤流量,缩短伤流时间;与不留叶对照,保留基部叶片可使每枝桑条平均多发一个新芽且新芽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如对残留叶片喷施尿素,则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2005—2006年间调查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发现北方干寒地区桑园内主要虫害为桑蓟马和叶螨,主要病害为桑萎缩病和桑赤锈病。"向海1号桑"可作为干寒地区的抗病、抗虫综合抗性最强桑树品种推广。加强桑园的抚育管理,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或降低受害程度。及时掌握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行之有效的预测预报方法。应用40%丙溴磷乳油对桑园蓟马和叶螨可以同时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应用多抗霉素是防治桑赤锈病的首选药剂,可配合使用代森锰锌。乙蒜素防治桑萎缩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李可 《当代农业》2010,(15):37-37
一、及时夏伐需夏伐的桑园,只要春蚕用叶结束,1-2天内尽快伐条,做到采完一块伐一块,如果存在余叶,要带叶及早夏伐,促进桑树早发芽。同时做好清园工作,特别是农桑系列、71-1等易感桑疫病的品种,必须将残留的枝叶清除园并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可 《农家致富》2010,(15):37-37
一、及时夏伐需夏伐的桑园,只要春蚕用叶结束,1-2天内尽快伐条,做到采完一块伐一块,如果存在余叶,要带叶及早夏伐,促进桑树早发芽。同时做好清园工作,特别是农桑系列、71-1等易感桑疫病的品种,必须将残留的枝叶清除园并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桑树桑吸浆虫又称桑瘿蚊,俗称“封顶虫”,是夏、秋2 季生长于桑树顶芽的小型害虫。该虫的体型极小,肉眼不易察觉,再加上速度极快,传播快速。所以,一旦发生后,来势凶猛,可在短时间内,让桑树成片受害。文章重点分析桑瘿蚊的生活习性和桑瘿蚊的发生规律,阐述桑瘿蚊的危害,并提出桑瘿蚊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更多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桑树上桑蓟马虫口密度的调查,明确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桑枝3~10叶位上,最高虫叶位随桑树的树势强弱而变化。桑蓟马虫口数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高温干旱期,桑蓟马虫口数量猛增,桑树受害最重;风雨有碍桑蓟马的发生,每次可减少桑蓟马21%~88%。通过田间调查,桑蓟马的主要天敌有:大草蛉、中华草岭、横纹蓟马及一些瓢虫和小蜘蛛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危害陆良县桑树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桑蓟马、桑毛虫、桑尺蠖;主要病害有桑里白粉病、桑褐斑病、桑疫病,其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桑园虫害1.1红蜘蛛红蜘蛛又名火龙、火烙,分布于陆良县各蚕区,以坝区最多。危害症状:早春以越冬成虫危害正在展开的桑叶,吸食汁液。一般多沿叶脉危害,致叶脉折断或卷缩成畸形;夏秋季桑叶被害后,叶背布满丝网和脱皮壳。  相似文献   

13.
由于植桑养蚕是一项周期短、脱贫快的好项目,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近年来,河南省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除叶子用于饲养桑蚕外,每667m^2桑园每年夏伐后还可获得600~800kg的桑树枝条。南召县以前由于对桑产业的综合利用开发课题研究不够深入,夏伐的桑树枝条只能作为蚕农烧火做饭的燃料。近年来,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广大农村很少再用土灶做饭。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主产蚕区桑树病虫害的调查结果,湖北省桑树病害共有21种,桑树虫人有43种,其中桑黄化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以病、桑褐斑病、蓟马、桑螟、又尺蠖、桑瘿蚊、桑象虫等病虫为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桑蓟马在桑树上终年危害,摸清该虫在田间的发生危害规律,选择适合当地的抗性强的桑品种是提高桑叶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控制桑蓟马危害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是一种桑园选择性农药,对家蚕残毒期短,对桑毛虫、桑尺蠖、棉大造桥虫、白毛虫、红腹灯蛾、桑蓟马、朱砂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桑螟、野桑蚕这2种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较差。为保证对家蚕有较短的安全间隔期,同时还要提高对桑螟、野桑蚕的防治效果,经室内小区试验、室外大田试验调查,筛选出1个桑园专用选择性复配农药配方,即2%苦参碱、25%灭蚕蝇和水,3者配比为1∶2∶2 000,该配方农药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8 h,对桑螟和野桑蚕LC50分别为0.280 1、0.291 0 mg/L,对2种害虫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46.8、469.3,增效作用明显,对桑螟和野桑蚕的防治效果可达80%,对桑园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蒙自地区桑蓟马田间发生规律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蓟马在桑树上终年危害,摸清该虫在田间的发生危害规律,选择适合当地的抗性强的桑品种是提高桑叶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控制桑蓟马危害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桑蓟马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农家科技》2010,(7):24-24
<正>由于去冬今春连续温暖干旱,桑园田间害虫越冬虫口密度大,加上近段时间气候环境高温多湿,桑树生长速度快,桑叶封行通风透光差,导致桑蚕主产区不少桑园遭受桑蓟马害虫为害。遭受桑蓟马害虫为害的桑园,枝条中上部桑叶因桑蓟马成虫、若虫大量锉吸桑叶背面或桑叶柄表皮汁液,使桑叶出现连片失绿变锈褐色,桑叶硬化叶质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桑园条桑收获形式与片叶收获形式对产量、工效和养蚕的影响.[方法]针对陕西主要养蚕地区桑树春伐栽培模式设计了春季重剪梢、春伐夏剪2种条桑收获法和轮伐式全年条桑收获技术.通过多年试验调查剪条收获形式对桑树发条、产量、工效和养蚕的影响.[结果]采用春季重剪法和春伐夏剪法比对照春伐法全年枝条总长度分别增加77.89%、38.14%,桑叶产量分别增加30.06%、7.75%;"春季重剪梢-春伐夏剪"轮伐式条桑收获技术能达到全年70%~80%的条桑收获,提高采收桑叶工效2倍,养蚕工效提高18.18%,夏季和秋季条桑的养蚕和产茧成绩优于饲喂叶片.[结论]全年条桑收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桑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立足农业防治,创造优良的桑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规范药剂防治病虫技术;对春、夏桑园进行统一防治: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配制浓度和用药量,统一喷药方法和质量进度.要求各农户必须认真抓好春季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压低全年病虫发生基数,为全年桑园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夏秋季是桑树生长旺盛期,又是桑园害虫猖獗期.可视养蚕布局选用、推广新型桑园专用农药,如桑宝、桑虫清、双效磷、炔螨特等中短期农药,进行划片防治,密切注意农药残毒期,确保桑蚕安全生产,走生态型桑蚕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