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在长春选用耐寒性较强的 Mironovskaja 808和加 690两个品种,探讨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加 690生育期早于 Mironovskaja 808,两者小区产量相似。推迟播期时,各生育时期延迟,而生育天数缩短。由于晚播冬小麦使千粒重显著下降,导致冬小麦小区产量降低。当以不同的密度种植时,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在两个品种上反应不同;对小区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偃展4110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生育期、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008-2009年度条件下,偃展4110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时期也推迟,密度对生育期影响不大;成穗率随播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随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淮北地区适宜播期可掌握在10月18-30日,密度控制在270-405万根/hm^2。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试条件下皖稻68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皖稻68生育期天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递减,但推迟到6月14日播种仍可正常成熟;移栽密度对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不同播期同期栽插的,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因秧龄长短的原因,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递减;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增加穗数而增产。本试验条件下皖稻68作为沿淮麦茬稻栽培,育秧移栽的以5月5日和15日播种,移栽密度为30.0万/hm2和40.0万/hm2产量最高,机插秧以5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直播稻以6月4日至14日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4.
扬稻6号对不同栽插密度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稻6号叶层配置合理,后期叶面积系数下降速度慢,光能利用率高,对栽插密度有广泛的适应性。亩栽1 ̄3万穴,产量均超过600kg/亩。但生育期受栽插密度影响,过分稀植,生育期推迟。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杂交棉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杂棉8号为材料,2008~2010年在湖南常德研究了不同密度下杂交棉生育期的差异、农艺性状的变化以及对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方面,现蕾前无差异,现蕾后各生育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推迟但差异不大;农艺性状变化总体上符合随着密度的增加第一果枝节位、株高增高,而果枝数、果节数和单株成铃数减少的规律;从单位面积产量构...  相似文献   

6.
浙北稻田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北稻田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的研究表明,直播油菜的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株高等主要生物学性状随播期和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产量性状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在同一播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减少,而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大;10月21日播种的处理中,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1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最高;10月31日和11月10日播种的处理中,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10月31日播种,密度37.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在密度优化的条件下,浙北稻田直播油菜的安全播种期可推迟到11月1日前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膜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密度和播期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筛选出适宜的品种、密度和播期。【方法】分别在库尔勒、阿拉尔、图木舒克进行试验,采用无膜滴灌栽培方式和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品种、密度、播期3个因素对棉花生育期、产量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品种和播期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生育期较短的早熟棉花品种子棉产量较高;播期推迟造成生育期延长,并使子棉产量、单株铃数、衣分、霜前花率逐渐下降,对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密度增加造成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量逐渐下降,对子棉产量、纤维品质未造成显著影响。【结论】棉花品种中619熟性较早,产量较高,可作为新疆南疆无膜滴灌栽培的适宜品种;适宜的播期为4月15~25日;密度22.5×104株/hm2的子棉产量在3个密度中最高,为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完善小麦新品种华麦1028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设置了播期及密度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播期及密度对该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对华麦1028部分农艺性状以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都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华麦1028的生育期各阶段不同程度延后,使全生育期缩短。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高产栽培中在适期播期范围内应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减少倒伏风险。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穗数增加,而成穗率、穗粒数及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在试验条件下,该地区华麦1028适宜播期为10月25—11月14日,适宜播种密度225万~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肥料与密度对绵油6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11月上旬直播的棉油6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的影响大于施肥量;当施肥量取135kg/hm^2,密度取28万株/hm^2时,绵油63可以取得约2600kg/hm^2的产量,产量比对照降低约10%,熟期推迟7d,生育期缩短40d。  相似文献   

10.
播期与密度对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一年两熟制高效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9月20日—10月10日)与密度(525万~825万株/hm~2)种植条件下早熟冬小麦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早播分蘖成穗率高、晚播越冬率低;随密度增大分蘖成穗率呈降低趋势,越冬率呈升高趋势;有效穗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密度增大而升高;穗粒重随播期推迟呈先升后降趋势,随密度增大呈下降趋势;高密度早播、低密度晚播的千粒重大;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产量随播期推迟、密度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播期9月30日与密度750万株/hm~2的处理组合条件下,产量与其他处理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宁夏引黄灌区早熟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30日前后、密度为750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晚播对秋马铃薯生育期、产量、效益的影响,特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变化不大;出苗期、现蕾期推迟,生育期缩短;产量、效益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蔺草(Juncus effusus L. var decipiens Bchen,品种:鄞蔺1号)生长、开花及产量对一些栽培措施的反应.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丛茎数(SPH)、草茎开花率(SFP)、长蔺率(LSP)、短草率(SSP)、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较高的种植密度使整个生育期SPH和产量显著高于低种植密度,但随着密度的增加,LSP显著下降.两种不同母本大小之间的SPH、SFP和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即使只有3枚草茎的移栽苗已具有感受环境因子时开花诱导的能力.随着移栽期的推迟,SFP显著增加,但对SPH、平均草茎长度(MSL)、LSP、SSP、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故建议,为减少草茎开花率,蔺草应在晚稻收割后尽早移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黑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播期对春油菜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的变化及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黑膜栽培模式下,与露地同期播种的春油菜在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均优于推迟播种,推迟播种不利于黑膜春油菜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直播油菜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油菜单产急剧下降,而密度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但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可适当增加油菜播种密度,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选用3个生育期不同的品种,在双季晚稻采用14×30 cm和17x30 cm两种种植密度规格实施机插,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性状.研究种植密度对双季晚稻机械插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短生育期品种采用较高种植密度产量较高,而较长生育期品种则是较低种植密度产量较高.生育期稍短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其产量库可与生育期较长品...  相似文献   

16.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食葵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食葵生长发育、经济产量指标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食葵萌发和出苗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播期与生育期呈负相关关系,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减少0.502 d,播期推迟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达14.99,通过投影寻踪和产量与播期预测模型分析,认为4月下旬为试验区食葵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85-6586,6622
为了明确沿淮地区不同播期和栽培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不同处理试验,研究了沿淮地区淮麦22生育进程、地上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栽培密度2因素中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较大,栽培密度间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拔节期之前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比较大,灌浆期差异变小。小麦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通过回归方程的解析,其潜在最大产量值达到7 916.82 kg/hm2,对应的播期为10月27日,栽培密度为340.5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摘薹对双低油菜宁杂11号、宁油16号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及净收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杂11号各处理的菜籽产量和净收益均显著高于宁油16号,但菜薹产量略低于宁油16号。随着种植密度提高,宁杂11号的净收益显著增加,但摘薹后净收益增加不大。宁油16号摘薹后净收益大幅度增加。摘薹后油菜生育期推迟、株高降低、总角果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但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21-7月12日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基地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4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菊苣生长特性、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菊苣的单株叶片数、单株根重、表观叶面积均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单株根重与生育期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播期推迟导致菊苣生育期缩短,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播期对菊苣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山西中部地区,6月21日播种的菊苣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不同行距对糯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3个不同行距对糯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为65 cm时,糯玉米穗型大小适中,外观商品性好,产量较高,为820.6 kg/667 m2;行距为80 cm时,因糯玉米种植密度较稀,产量也较低,为619.2 kg/667 m2,成熟期比行距为65 cm、50 cm推迟2d;行距为50 cm时,糯玉米产量虽保持较高水平,但穗型小、有秃尖、商品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