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施蔬菜专家系统是提高设施蔬菜栽培管理和设施环境控制智能化水平,实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结构及其开发平台,对目前国内设施蔬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和温室环境控制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我国设施蔬菜专家系统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物联网系统利用监测设备感知蔬菜栽培过程中的墒情气象、基地环境数据以及相关视频图像,通过无线或有线信息流传输通道传送到中心控制平台。中心控制平台运用蔬菜高效栽培模型、专家决策模型和图形处理与挖掘技术,实现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控制、智能自动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该系统能够达到设施蔬菜栽培信息化管理,提高蔬菜栽培生产质量和管理效率。实际工程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设施蔬菜高效栽培信息化和控制自动化,节约栽培成本,提高栽培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刘永 《吉林蔬菜》2021,(1):51-52
在各类设施蔬菜栽培种模式中(日光温室、各类大中小拱棚等)由于所种植的蔬菜生长期多处在温、光、水、肥、气不利于蔬菜生长的时期阶段。合理调控并协调好温、光、水、肥、气五大因子创造利于目标蔬菜生长的环境是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管理的关键与核心。经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以温、光、气、水、肥五项内容为主的设施蔬菜栽培管理调控与协调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解福双  费雅君 《蔬菜》2018,(12):1-4
正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设施农业是设施和现代农业的组合,包括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畜牧等产业,其中设施蔬菜的规模最大。设施蔬菜栽培通过人为控制环境因子,可以摆脱传统农业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蔬菜生产。在设施设备中,节能日光温室、塑  相似文献   

5.
常见设施蔬菜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斑叶螨近年来已经成为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从发现到蔓延继而难于控制,引起了蔬菜生产相关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现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二斑叶螨防治体系的研究,阐明了包括设施环境、栽培方式、生产管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自己多年高山设施蔬菜栽培水肥管理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洛南县高山设施蔬菜的水肥管理技术,旨在通过交流推动洛南县高山设施蔬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蔬菜产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设施蔬菜栽培不同于露地蔬菜栽培,其对肥水管理等有特殊的要求。笔者针对近几年来设施蔬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克服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令强  耿广东  王倩  张素勤 《蔬菜》2004,(12):22-23
设施蔬菜栽培是一种人工建造并且能人为控制其生态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近20年来,设施种植发展迅速。但随之设施内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土壤盐分表积现象明显,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除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外,还会造成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可以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当前设施蔬菜种植中发生土壤障碍的一个主要因子。一、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设施蔬菜栽培由于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环境的基础之上,人工干预性很强,一方面是高投入高产出,另一方面栽培系统却又是封闭或半封闭…  相似文献   

9.
周杰  师恺  夏晓剑  周艳虹  喻景权 《园艺学报》2022,(10):2131-2142
就60年来中国蔬菜栽培相关科技发展和产业应用情况,从蔬菜设施栽培与环境调控技术、无土栽培与植物工厂技术、育苗与嫁接技术、蔬菜生长发育与抗逆调控技术、土壤保育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有害生物和连作障碍防控技术、蔬菜品质与安全调控技术、蔬菜机械化与智能化生产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在分析中国蔬菜栽培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中国蔬菜栽培产业和科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康勇 《上海蔬菜》2022,(6):42-43
为缓解春秋两季蔬菜市场的供需矛盾,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近郊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栽培,提高春早熟、秋延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以保证蔬菜稳定均衡供应。但设施蔬菜的生产环境为病虫害的滋生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作者根据设施蔬菜常见虫害的发生特点,在加强植物检验检疫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设施蔬菜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景权 《中国蔬菜》2011,1(2):11-23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极其迅速,生产面积以每年10 %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形成了不同区域特色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特点,并从设施装备研发、设施蔬菜生物学与基因功能研究、设施蔬菜育苗技术、资源高效利用与连作障碍克服技术、抗逆与调控技术、优质与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最后在分析我国当今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今后设施蔬菜产业和科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喻景权  周杰 《中国蔬菜》2016,1(9):18-30
"十二五"期间,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取得了迅猛发展,生产面积稳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发展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本文分析了近5年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特点,并从设施装备研发、设施蔬菜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研究、抗逆机制与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研究、病虫害抗性机制与防治、优质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以及连作障碍克服与嫁接育苗技术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十二五"以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分析了我国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和科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化管理将在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针对智能化管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尚鲜见报道的情况,该研究以日光温室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光温室环境特征的分析,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低成本温室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并建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通过建模,建立不同子模块,实现蔬菜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光源及光质调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光质调控植株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是温室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为克服温室蔬菜的光照不足现象,多采用人工补光来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本文综述了人工补光光源及光质调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人工光源的特征(传统人工光源以及LED光源)及其在温室蔬菜中的应用、光质对温室蔬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温室蔬菜侧面补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LED灯在我国温室蔬菜栽培领域的应用前景及侧面补光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乌鲁木齐南郊日光温室蔬菜茬口安排情况及其蔬菜产量、产值进行调查研究,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产出/投入比值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蔬菜生产模式,并对该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为当地合理安排日光温室蔬菜茬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利用日光温室管网灌溉的静压能和文丘里管的特性,设计出在日光温室正常灌溉情况下的自动施肥系统。该系统设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于中等生产水平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泸西县大棚蔬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发展泸西大棚蔬菜应从加大资金投入、科技培训力度,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农民集约化、规模化栽培等方面着手,力求找出一条有利于泸西县发展支柱产业的健康之路,做大做强大棚蔬菜产业,使泸西县的蔬菜产业能够走向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青海高原地区蔬菜产业发展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又是高原蔬菜走向全国市场的关键措施,在青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青海高原蔬菜产业如何适应这种发展需要进行了探讨。在深入分析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健全蔬菜产业的市场支撑体系、构筑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行无公害蔬菜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上市、高效设施蔬菜为主要内容的高原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设施蔬菜栽培的土壤障碍及克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识温室蔬菜土壤肥力变化特点基础上 ,针对我国蔬菜温室培肥中存在的问题 ,从温室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提出减轻或消除温室土壤障碍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丹枫  戎恺 《中国蔬菜》2012,1(18):62-66
蔬菜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正在从安全监管、田间档案管理、信息溯源向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推进。蔬菜质量分析与关键点控制(QACCP)管理系统,是在蔬菜生产管理关键点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HACCP和GAP管理策略,融合物联网、专家系统、GIS等技术,以生育期为节点,实现蔬菜生产、贮运、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