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杂交糯稻不育系嘉农wx6A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35 kGy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杂交稻保持系中9B干种子约0.5 kg,于M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糯质基因突变体嘉农wx6B,通过与中9A的杂交、回交,育成糯稻不育系嘉农wx6A。除胚乳性状差异显著外,嘉农wx6A与中9A生育期相同,且农艺性状、穗部性状、花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和配合力均十分相似。嘉农wx6A于2005年9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组合嘉糯6优3号(嘉农wx6A/蜀恢527wxR)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优质杂交糯稻不育系D62wxA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0.35KGy 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杂交稻保持系D62B干种子约0.5kg,于M2带胚糙米群体中获得糯质基因突变体D62wxB,之后通过其与D62A间的杂交、回交,育成糯稻不育系D62wxA。D62wxA与D62A相比较,除胚乳性状差异显著外,两者在生育期、农艺性状、花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和配合力等方面的表现均十分相似。该不育系已于2003年9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组合嘉农糯优5号(D62wxA/蜀恢527wxR)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明紫02S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05年8月26日通过了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利用该不育系已测配出许多苗头组合,如两优248(明紫02S/明恢248)、明紫02S/明恢2155、明紫02S/明恢07和明紫02S/优99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自主选育的水稻糯性品系的特征特性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作用,在福州早季对水稻早熟糯性品系的农艺性状、米质、抗性及恢复力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WX4’、‘WX8’和‘WX9’三个品系的农艺性状、米质、抗性和恢复力方面综合表现较好,是可以加以应用的恢复系。通过考察各品系与三个糯性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种关键性状看,糯性品系与‘嘉农WXA1’配组产量优势比较明显,在与‘嘉农WXA1’的配组中,嘉农WXA1/WX3,嘉农WXA1/WX4组合生育期符合福建早季选育标准、糯性得以保持,产量虽然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显著。结合恢复系和杂交稻的综合性状考量认为:恢复系‘WX4’综合性状好,经评价鉴定后可在常规稻和杂交稻选育方面有较好的利用价值,‘WX4’命名为‘福糯恢1号’。  相似文献   

5.
明糯S-1是三明市农科所利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SE21S与湖南杂交水稻中心选育的双光S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光温敏型的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2005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明糯S-1为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叶鞘、稃尖、柱头紫红色,谷粒呈长粒型,光壳,叶  相似文献   

6.
杂交糯稻不育系龙特浦wxA选育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用0.35kGy60Co γ射线辐照保持系龙特浦B干种子,M2获得糯性突变体龙特浦wxB,通过与龙特浦A的杂交、回交,育成糯稻不育系龙特浦wxA.龙特浦wxA保留原龙特浦A综合的优良性状和配合力,并于2000年8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新组合特优63糯与特优63具有相同的生育期,十分相似的农艺性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起源于美国北部、美国南部、日本和菲律宾的普通野生稻,栽培稻作为细胞质供体。以株1S、准S为细胞核供体,经连续回交12次,构建两套1种核9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对照不育系与新质源不育性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同核异质不育系及同核异质组合的生物学性状主要受核基因控制,但细胞质效应和质核互作效应对部分性状也有显著影响。细胞质对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日本晴细胞质能显著增加不育系的剑叶面积、宽度;Lemont细胞质能降低不育系的穗长和颖花数,缩短不育系的生育期,V20A细胞质能降低不育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8.
对两优2186亲本(母本SE21S,父本明恢86)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制种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母本SE21S具有株型好、生育期长、柱头外露率高、抗性好及分蘖能力强等特性;父本明恢86具有分蘖能力强、生育期长及叶片数多等特性。通过对两优2186亲本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就两优2186在该县高产制种管理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梅  吴献强  奉志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69-7171
[目的]了解几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方法]在南宁自然栽培条件下,观察、分析香125S、安湘S、培矮64S、贺S共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结果]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生育期由短到长依次为:香125S、安湘S、培矮64S、贺S;农艺性状各不相同且各有优势;育性表现均较好,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不育性稳定,花粉不育率高;开花时间较长,花时高峰明显,基本集中在10:00~11:00,午前开花百分率高;除香125S外,其他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均达80.0%以上;张颖时间长,颖尖距离大,张颖角度较大;柱头生命力除香125S保持5d外,其他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均能保持6d。[结论]该研究为香12S等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南宁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和利用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优质糯米日益增长的需求。【方法】采用350Gy60Co-γ射线辐照恢复系9311和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干种子,借助淀粉遇碘粉碘化钾溶液的显色反应原理,在其M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相应系糯质基因突变体。经福建、海南异地种植鉴定,育成糯质9311恢复系(命名为嘉糯恢7号)和糯质广占63-4S不育系(命名为闽糯1S)。用闽糯1S和嘉糯恢7号分别作母本和父本配制杂交糯稻"糯两优7号",2017年推荐该组合参加国家区试。【结果】糯两优7号表现优质、高产,于2019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简要阐述"糯两优7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麦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组合后代糯小麦材料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小麦糯性(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江苏白火麦"、"内乡白火麦"、"Kanto 107"等为试材,配制组合.在后代群体中鉴定糯性变异材料,结果表明,全糯质籽粒的分离比例在组合间存在差异.讨论了糯性蛋白亚基缺失类型组合早期时代糯小麦材料鉴定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两站间无旁接含蜡热油管道蜡沉积分布和运行工况数学模型:出站油温、周围环境温度及流量决定着含蜡热油管道的结蜡方位;管道结蜡后,结蜡段传热系数、流速、管道摩阻及管道沿线各流态长度等运行工况将发生变化。算例分析表明:管道沿线因存在结蜡层而使散热量降低,但提高管道出站油温,进站油温升高并不明显;随着结蜡起始点与出站之间距离的增加,管道沿线总摩阻基本呈线性降低且直线斜率较大;管输油品不同流态长度与管道沿线结蜡位置基本呈线性变化关系。(图3,表3,参11)。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糯性小麦材料,研究糯性小麦籽粒的出现频率,明确各分离群体的Wx基因型,使筛选的糯性与非糯性材料呈现出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统一,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普通小麦品种克旱16、克春5号为母本,糯性小麦品种宁糯1号、南农09P18为父本4个杂交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半籽粒碘染色与分子检测法为研究手段,对F2分离群体进行糯与非糯性材料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组合克旱16/宁糯1号、克春5号/宁糯1号、克旱16/南农09P18、克春5号/南农09P18糯性小麦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1%、1.4%、1.4%、1.3%;从4个组合的F2群体100个单株中筛选到了共11株Waxy基因全缺型的植株,与碘染色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湘农白糯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1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N02作父本于2000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单交种.2001-2005年在各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株高(210cm左右)适中、早熟(自出苗至鲜穗采收只需80~85d)、产量(平均鲜穗产量10800kg/hm^2)较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52500~60000株/hm^2.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以寒丰不育系(HFA)为母本,突变体寒丰糯(HFwxB)为父本,通过多代杂交、回交转育,育成糯稻不育系寒丰糯A(HFwxA)。HFwxA与HFA比较,除籽粒胚乳呈蜡质状和千粒重降低外,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花粉不育特性和配合力等方面的表现均基本一致。寒丰糯不育系(HFwxA)表现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等特性。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组合,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糯米淀粉黏度特性指标值也优于常规糯稻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6.
糯玉米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糯玉米具有更为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介绍了糯玉米的起源、营养特性、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糯玉米的综合利用途径,以促进糯玉米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挖掘、利用玉米耐贮藏基因资源,对糯玉米组合N7×N32的216个F2单株种子进行2年的常温贮藏,并以贮藏后种子的单位质量电导率和发芽率为耐贮藏性指标,建立极端耐与不耐贮藏BSA混池.首先筛选在2个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后在多态引物所在的染色体上增加引物,以F2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同时结合测得的F2...  相似文献   

18.
江南紫糯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574作母本,自选系40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2004-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春、夏、秋播均可种植,春播生育期90d左右,适宜种植密度为(6.00~6.75)×104株/hm2。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鲜食糯玉米保鲜储藏的两种方法及其加工工艺,提出了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甜糯玉米杂交种“糯玉一号”进行春季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随着播种期延后而随之缩短,出苗到采收需≧10℃活动积温2000℃左右;不同播期对鲜果穗产量和蒸煮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 5个播期处理中,4月20日播种株高、鲜果穗产量、蒸煮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说明“糯玉一号”在巴彦淖尔市春季播种以4月20日左右为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