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药的合理配制不仅能克服和延缓抗药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虫害、提高药效、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等作用。1复配类型杀虫剂加杀虫剂就是将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复配,目前主要有有机磷类和有机磷类、有机磷与拟菊酯类、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与氨基甲酸酯类以及有机氮与拟菊酯类等复配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荔县是陕西省棉花主产区,1992~1995年棉铃虫曾超常大发生,农药使用频次高,棉铃虫对常用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致使防治困难.1995年我站作为农业部棉铃虫抗药性监测点,开始监测棉铃虫对有机磷(久效磷)、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氨基甲酸酯(灭多威、万灵)等三大类常用农药的抗性发展规律,边监测边进行综合治理,取得较好效果.近两年全县推广种植了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发生特点有了新变化,就目前抗虫棉田棉铃虫对三大类农药抗性发展状况,调整了以往的防治思路,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防治斜纹夜蛾的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抗生素类及混配农药等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混配农药(菜丰2号乳油、菜丰1号乳油)、有机磷类(毒死蜱)、氨基甲酸酯类(灭多威)的防治效果优良。尤其是菜丰2号乳油防治效果特别优良,室内毒力测定,8000倍液时效果达97.5%。在田间试验中,10%氯氰菊酯EC与菜丰2号EC、48%毒死蜱EC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快速检测卡法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方法。针对市面上快速检测卡品牌繁多、质量不一、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等问题,对市面上多个品牌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菊酯类农药和多菌灵的快速检测卡进行了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残留检测效果较佳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测卡为HPE品牌、菊酯类农药速测卡为A和I品牌、多菌灵速测卡为X品牌。通过对筛选出来的速测卡进行集成,可以较好地对蔬菜中的12种农药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棉花害虫抗药性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省棉花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50年代主要应用有机氯(666、DDT)防治,60年代主要应用有机磷(1605、1059、3911等)防治,80年代主要应用菊酯类以及有机磷类农药防治。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少地区害虫抗药性增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棉铃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4~1995年,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不同棉区棉铃虫对常用5种农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临猗县处于中-高抗水平,襄汾县和平遥县处于中抗水平;对功夫菊酯,临猗县和襄汾县处于中-高抗水平,平遥县处于中抗水平;3个县棉铃虫对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的抗性分别处于低-中抗水平、中抗水平和敏感水平。抗性水平有逐年上升趋势,尤以对功夫菊酯和氯氰菊酯抗性上升最为突出。3个棉区棉铃虫抗性顺序是临猗县>襄汾县>平遥县,抗药性的大小与用药历史和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诊断剂量监测结果表明,抗性个体频率随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个监测棉区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个体频率均在58%以上,敏感个体只占棉铃虫群体的42%以下,如继续大量单一使用菊酯类农药,可预测棉铃虫对该类农药抗药性将会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7.
1994-1995年采用点滴法监测了河北成安县棉铃虫对常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到酯类农药的抗性。结果表明,成安县棉铃虫对氯氰菊酯、甲胺磷和灭多威的抗性倍数炒463.4倍、和6.2倍;通过棉铃虫大发生应包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的实施,该县棉铃虫对上述三种农药的抗性数分别降低81.4%、72.3%和61.3%。  相似文献   

8.
邹平县小麦蚜虫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防治麦蚜的有机磷类、菊酯类、吡虫啉类三大类常用药剂,选择氧化乐果、高氯、扑虱蚜3种代表性药剂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交替与轮换使用吡虫啉类与菊酯类农药防治麦蚜,并推广使用增效剂,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增强药效,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9.
菊酯类农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新一代杀虫剂在全世界已被广泛使用。我国从70年代末期也引进和合成了这类农药。然而一种杀虫剂被长期使用后,害虫必然要对其产生抗药性。Famham(1986)报道,全世界抗菊酯类农药的虫种已超过70种;慕立义等(1986)和刘润玺(1987)也先后报道了我国棉蚜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这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我省从70年代开始使用菊酯类杀虫剂,为及时了解我省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作者于1985~1988年连续4年对我省棉区的棉铃虫进行抗速灭杀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农药混用要讲科学 农民朋友为了方便和节省人工,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经常会把几种农药混在一起施用。但农药的混用不能盲目,应遵循以下科学原则。 1.混用的农药不能起化学变化. (1)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杀虫剂和二硫化氩雉甲酸衔生物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锰锌等)农药碱性条件下会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