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宝霞  白斌  李景侠 《草业科学》2006,23(12):12-16
从生态、社会经济和有效管理3个方面选取了20项指标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单项及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处理,计算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总分为77分,说明该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效果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不仅为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运用科学区划及有效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保护区中实验区和缓冲区中的资源,是保护区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保护区如何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经济,增强活力,缩小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把保护管理与持续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在于如何利用.要合理利用好保护区内的资源,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王万云  杨赵洁 《野生动物》2009,30(6):340-344
1965以年,秦岭地区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个(其中水利部门4处),总面积487 134.6 hm^2,占陕西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7.8%。但由于保护区级别、管理体制、管理部门以及资金投资主体不同等原因,使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本文通过对秦岭地区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一个大自然保护区的思路,即建设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并指出适合秦岭地区保护区建设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提出了优化和改革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三江源生态工程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核算2004年和2012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牧草供给和水供给等主要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在采用模型模拟变量控制法厘定生态工程与气候因子对生态成效贡献率的基础上,开展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2年间,三江源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 372.23亿元。其中自然保护区内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比例高于非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的实施对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土壤保持服务;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生态效益显著,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 035.32亿元,占增加总量的43.64%,其投入产出比为1:13.73,净经济效益为959.92亿元。虽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的实施使得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并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但生态系统全面恢复仍需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5.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芳  于洪贤 《野生动物》2009,30(3):152-155
在综合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适宜性、稳定性和人类威胁等7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质量评价。计算得出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分值为0.7386。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最后就该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建立保护区重要性、机构设置及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07,28(2):46-49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和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植物群落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历史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社区经济概况、保护区建立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并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局,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保护东北黑蜂这一独特的物种。近年来保护工作一直有序进行,但笔者认为还要加大保护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蜜源植物的保护保护区内主要蜜源就是椴树,但近年来由于地方  相似文献   

9.
宁陕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更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本文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7,24(3):64-64
据国家林业局2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0&年我国湿地工程共投入3.66亿元,开展了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48个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 据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目前中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0多处,将45%约1700多万hm^2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严格保护。其中对世界惟一的高原湿地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生态安全,也保护了湄公河流域下游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郭尔庆  赵壮  王文 《野生动物》2008,29(3):165-167
吉林波罗湖、洼中高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春市西北部,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吉林波、洼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保护区发展旅游业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保护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陕西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建设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叙述陕西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群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地域冲突,单个保护区不成规模,以及人为造成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的倾向,提出了对现有保护区进行必要整合的构想和整合方案,并对整合与完善建设后的自然保护区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花鹿南方亚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级,仅分布于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浙江西北部,分布区域日益萎缩,分布区之间隔离程度较大。江西桃红岭是该亚种分布区之一,为保护该亚种,1981年成立桃红岭自然保护区,200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解桃红岭野生梅花鹿现生种群数量,评估保护区过去30 a的保护成效,我们于2011年秋季采用直接计数的广义样线法开展梅花鹿种群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梅花鹿数量为365只,密度为2.92只/km~2,近年来梅花鹿种群增长较慢。经过30 a的保护,该保护区自然植被正在演替恢复。然而,当地的顶级植物群落可能并不是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因此,近年来,梅花鹿向保护区外扩散趋势明显,由此带来的各种管理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春  刘浩  古彦昌 《野生动物》2011,32(2):83-86,110
为了掌握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和认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查阅资料、鸟类环志和鸟类救护的方法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鸟类20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白头鹤、丹顶鹤、金雕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枕鹤、苍鹰、鸳鸯等33种,鸟类多样性极其丰富。在鸟类保护工作方面,目前虽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工作,但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与鸟类保护相矛盾、人为干扰严重、自然资源利用过度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保护区在今后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丹顶鹤健康生长、繁衍生息,保证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对保护区周边淡水鱼进行随机采样,解剖,通过直接压片和人工消化两种方法进行吸虫囊蚴检验。通过检测发现丹顶鹤有通过食用生鱼感染棘口吸虫的风险,并指出每年的4—7月份是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寄生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检测结果为丹顶鹤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质量效益研究的内容是为改善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所进行的经济投入会为整个质量链和社会带来多大的效益的问题,即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实际上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也是最近国内质量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质量效益应该包括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社会效益和质量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质量经济效益是对企业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自然保护区制定管理和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19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与转移矩阵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选择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等景观指数对其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是老爷岭保护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5%,且1999—2019年呈稳定趋势(K=-0.017)。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老爷岭保护区的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其中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化最大。从时间跨度来看,1999—2009年是老爷岭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时段,自2009年后老爷岭保护区建立,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均在降低,这说明老爷岭保护区成立后,随着管理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保护区内的林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高晓冬  孙猛  郝萌  邹红菲 《野生动物》2012,33(3):166-169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具有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自然保护区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目前有超过5 000人居住,其经济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让人深思。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并分析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的经济现状,阐明了核心区居民经济现状的客观原因,指出存在的几个问题;(1)收入低,经济来源单一;(2)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3)核心区居民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对保护目标不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生态移民和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生态及数量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叶猴(Preslytis francoisi)是珍贵稀有的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仅分布在广西和贵州,属国家一级保护对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贵州省已在水城特区的野钟和沿河县的麻阳河建立了两处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对于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笔者曾先后于1986年10月至11月和1987年9月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1988年7月20日至8月12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期间,又分别对几个猴群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对该保护区范围内黑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栖息环境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县西北部锯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以及开发建设的成效,在分析保护区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建设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方针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