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襄北古驿岗地区的主要小麦地下害虫,有蛴螬和沟金针虫两种。这两种虫子的发生比率,蛴螬占62 5%,沟金针虫占37.5%。该地区往年由于播种较迟,冬季的为害期较短,且仅个别地块有点片为害现象。今年的小麦,在播种期方面,比往年约提前了10—15天,由于播种早,温度高,出苗快,生长较旺盛,但现在却普遍遭受地下虫为害。据本站与区技术推广站调查,一般麦苗被害率已达到4—6%左右,严重的达12.38%;其被害面积,据本站调查的907亩小麦中,有316.3亩受害,占34.87%,其中被害严重的有200.6亩,占22.12%。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永年区小麦播种时间为10月5~15日。进入10月份,从10月7~10日,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降水过程,小麦因播种期间遇到两次降水过程,总体来讲,对小麦出苗生长利大于弊,降水有效地补充了土壤墒情,使小麦出苗整齐,据对永年区小麦生产情况调查,10月6日前播种麦田已经出苗,苗龄在2叶1心;10月16日前播种的正在出苗,大部分已达到出苗期。小麦墒情充足,出苗整齐,缺苗断垅少。  相似文献   

3.
陕南关中的气候情况一般是冬春季节雨量缺少,经常发生春旱,缺墒严重的影响了棉花的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造成大量的缺苗,例如西北农科所1954年在扶风等五县的调查,平均缺苗率为10%左右,严重者有达40%,影响产量很大。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种种原因,小麦生产中会造成麦苗出苗不齐,生产上以麦行内10cm长没有苗为缺苗,16cm长没有苗为断垄。种子质量差,出苗率低;耕作粗放,播种时漏播跳播;地下害虫危害;种子或土壤处理不当发生药害等是造成缺苗断垄的原因。对缺苗断垄的田块,要及早做到查苗补种和疏苗补稀。另外,小麦冬前的管理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查苗要及时出苗后的小麦要及时查苗,对出苗不好,特别是有缺苗断垄的地块,要进行疏苗移栽和催芽补种;对于春性及弱春性品种播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白粉病过去仅在我国西南各省(区)发生较重,近几年,在河南省也逐年严重发生。据1983年调查,全省发病约2000万亩左右。1990年全省发生3970万亩,不少田块白粉病发展到旗叶和穗部,一般病田减产5-10%,严重病田减产20%以上,根据几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就该病寄主、病原物和环境条件等对其发生的影响及发生特点作一概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华 《河南农业》2019,(25):36-36
小麦播种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小麦烂籽、烂芽,造成小麦出苗较差,大田缺苗断垄,直接影响小麦产量。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一、小麦出苗差的原因(一)种子质量若播种的是假种子、劣质种子或者陈种子,由于种子自身发芽率不高,活力和发芽势不强,顶土力弱,一旦出现土壤和气候条件稍有不当就会发生种子霉变、烂籽和烂芽,造成出苗差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1.低产原因 据多年调查,稻茬麦比旱作两熟制小麦产量低,主是是因为亩穗数不足,穗粒数偏少,千粒重偏低.致使低产的原因如下: (1)整地困难 稻茬地土壤板结,土质粘重,耕翻整地土块间隙大易跑墒,特别是大型农机具作业后,田间基本都是细土块,播种时落种浅,土壤形成漏风土,不易出苗,难获全苗、壮苗,缺苗断垄多.  相似文献   

8.
一、查苗补种,疏苗补缺,雨后破除板结 生产上常因耕作粗放、底墒不足、播种过深或过浅、药害、虫害等而发生缺苗断垄现象.因此,小麦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查苗,对10厘米以上严重缺苗断垄地段,要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补种,墒差时要顺沟浇少量水,种后盖土踏实.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95-96
四平市的气候特点是春季低温干旱,这对大田作物玉米的出苗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2016年的春季出现了特殊的气候,持续低温多雨寡照,造成了很多玉米田缺苗死苗现象,甚至不得不补种和毁种。走访所辖各县调查,总结出玉米缺苗断垄的各种原因:降雨量大温度低,造成玉米出苗不好,肥料烧种烧苗、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根腐病发生较重,造成玉米死苗缺苗。对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同时介绍了其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查苗补苗。小麦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生缺苗,应及时补齐,对密度过大和疙瘩苗也要及时疏苗,争取达到苗齐、匀、全、壮。移栽。对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块,可在小麦分蘖期选用同一品种壮苗进行移栽,移栽的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后及时浇水和松土,移栽的时间最迟不能晚于小雪。及时防治病虫害。土蝗、蟋蟀、蚜虫和灰飞虱是秋苗期防治的重点。小麦出苗期要注意防治麦田周边杂草上的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了发生在山西省原平县的一起污染事故,对作物伤害症状、相关污染源水质、受害区土壤及地下水多种污染物进行了全面监测,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污灌水中铵态氮严重超标是造成小麦死苗、玉米缺苗的主要原因,为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郝建峰 《河北农业》2014,(10):14-15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播种及出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麦蚜、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  相似文献   

13.
正冠县地处山东西部,属黄河冲击平原。常年种植小麦面积在85万亩以上,玉米78万亩左右。麦后直播玉米占玉米面积的99%以上。近10年来,随着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小麦机收率达到99.5%,玉米机械播种率达到96%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小麦收获后较高的麦茬和秸秆留在田间,常常拥堵玉米播种机,造成播深不一致,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了玉米播种质量,对玉米单产带  相似文献   

14.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查苗、补苗、间苗是消灭缺苗断垄,防止疙瘩苗,实现全苗的补救措施。3寸无苗为缺苗,5寸无苗为断垄,对分蘖期以前发现有缺苗断垄的田块要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对分蘖期以后发现缺苗断垄的田块可结合疏密补稀进行移栽。  相似文献   

15.
<正> 小麦地膜覆盖,对晚茬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据1984年9个乡,21个点,44亩晚播小麦试验,平均亩产703.8斤,比不盖膜的亩产566.3斤,增产24.3%。一、地膜覆盖对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1、地膜覆盖对麦苗的影响根据试验调查,11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播后随盖地膜,出苗期比不盖膜的提前3—5天。12月调查,主茎叶片增加1~2片。翌年3月5日调查,株高、叶长、次生根、单株鲜重分别增加11.5厘米、2.6厘米、6.4条、1.5克。3月25日调查,株高、叶长、次生  相似文献   

16.
缺苗断垅是小麦增产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现象在华北各省,包括山东、河南在内,特别是山西,河北两省,极其普遍而严重,旱地此水地尤为严重。当然陕苗断垅不单是地下害虫问题,如种籽之良好与否,整地保墒,播种技术等等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因为地下害虫为害而引致缺苗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很普遍的现象。今年我们农村工作组,在河北和山西两省,长期调查小麦生产工作。在这些代表性村庄里,大都发现严重地下害虫为害,例如山西洪洞县左家沟。这个村子,就有300多亩麦地,被金针虫严重为害,已经三年没有收成。运城、安邑许多麦苗被金针虫咬坏,严重的竟达80%以上。夏县金针虫和蝼蛄为害的现象,更是普遍,姚村有被蝼蛄为害而缺苗达50%者。在河北省这些例子也很多。石家庄区,定县安国一带,蝼蛄为害也是相当普遍而严重。在山东省各地金针虫蝼蛄的为害也很严重。就今年以平阴一县来说就有几万亩被害,其中有许多麦地因秋苗保不住而致翻去,长清县新屯村,受金针虫为害的麦地就占全面积90%,而为害严重的占40%,最轻的亦在20%。这些例子多得很,所举的不过是一些此较典型的例子而已。  相似文献   

17.
黄褐丽金龟子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丽金龟子(Anomala ecolete Falde rmann)是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境内麦田发生的地下害虫,尤以古浪县永丰滩乡发生严重.据20世纪80年代初调查,发生严重时,为害面积占到当时播种面积的70%~80%,平均虫口23.1~16.0头/m2,小麦被害率为15%~35%,通过数年防治为害虽有所下降,但仍对小麦、玉米、马铃薯有影响.为此,近年我们对该虫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邯郸县小麦种植面积24万亩,其中18万亩主要集中在道东平原区,一小部分分布在道西山区丘陵地带。平原区水利条件好,土壤肥沃,是邯郸县小麦主产区。近年来,由于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面积由2005年的3.4万亩、2008年的9.8万亩到2012年发展到12.5万亩,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虫害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由原来轻发区转化为重发  相似文献   

19.
1金针虫的危害特点 一是取食小麦种子胚乳,造成种子发不了芽,从地面看出现缺苗断垄。二是取食麦苗幼根,小麦出苗后,取食小麦须根及主根,使麦苗地上部分枯死。三是取食分蘖节,当麦苗开始形成次生根及分蘖时,幼虫取食地下茎、茎基部,将分蘖节蛀成孔洞,小麦地上部枯死,造成死苗、缺苗。四是成虫喜欢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小麦生产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种植模式,既有传统的破茬深耕整地播种,也有破茬旋耕播种,还有条带免耕播种等模式。结合田间调查与小麦播种机具使用对比分析,存在小麦播种量偏大,出苗率差异大,缺苗断条率高,出苗不齐或苗弱等现象。以播种质量为核心,分析影响小麦出苗效果的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或操作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