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灌区冬小麦高产优质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 玉米”种植模式是关中灌区吨粮田高产开发的主要形式,小麦部分目标产量为6000-7500kg/hm^2。本文组装配套“九五”最新研究成果,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系统论述了陕西省东灌区小麦高产优质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杂种小麦能否稳步突破应用关走向大面积生产,除强优势组合是关键因素外,还要配套以高产栽培技术.西杂一号(简写XZ1)经多年多点试验,已突出地表现出了一个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的诸多特点,将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比较协调地融为一体.1999~2000两年度参加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前生产试验,无论是中肥组、高肥组,还是生产试验均排名第一.两年参试的38个新品种在22个区试点,平均比对照陕229增产11.1%~15.5%,最高增产达35.43%.  相似文献   

3.
赵彥峰  马兵 《中国种业》2018,(8):104-104
西农20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12年以丰产、抗病、高产、优质的郑麦366/陕农981//郑麦36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强筋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多穗型小麦品种,每667m2产量潜力在650kg以上,生产水平一般在550kg左右,对关中灌区中高产水肥地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陕禾192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课题组于2004年用郑麦366作母本、陕农981作父本,配制郑麦366/陕农981杂交组合,2005年用(郑麦366/陕农981)F1作母本、郑麦366作父本,配制郑麦366/陕农981//郑麦366回交组合,采用有限回交育种法,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优质、强筋、多抗,适宜在陕西省关中灌区种植,201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关中中部地区冬小麦的最佳播期和播量,为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6年在关中中部灌区以‘西农509’为供试材料,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西农509’目标产量为8250~9750 kg/hm~2时,适宜播期10月12—18日,适宜播种量125.3~154.0 kg/hm~2,播期与播量互作效应最佳处理的播期为10月12日、播种量为136.8 kg/hm~2,产量可达最高9265.5 kg/hm~2。不同播期播量对‘西农509’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早播且适当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间和硬度。  相似文献   

6.
西农921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用H18-5/周麦26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品种属于半冬性中早熟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条锈病。抗倒伏和适应好的特点,适宜于陕西关中灌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洛阳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生产上呈现小麦种植品种较多,同一品种面积相对较小的特点。根据我市自然条件及种植实践,坚持小麦品种以半冬性品种为主,适量选用弱春性品种的原则,积极稳步开展小麦高产、稳产品种试验,加大新品种示范力度,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小麦套种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栽培技术孙明辉,张竹青(山东省莱西市望城农技站266601)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我市开展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栽培技术,一般小麦产量4500一6000m2,花生产量3750-6000kg/hm2,大面积获得小麦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9.
张树正 《种子科技》2011,29(9):44-45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就是优质小麦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要保证高产条件下的优质,才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施优质小麦示范与推广,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粮食战略调整的意图.改变以前在粮食生产上以温饱战略为主,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构合理性的做法,加快小麦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如何能够提高优质小麦的产量,实践中我们摸索了一套实用技术措施。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及品质,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黔西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密度和底肥试验表明织金县小麦高产栽培与品种、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密切联系,试验条件类似生态区小麦高产栽培宜选择黔麦17号、贵农19号和毕麦19号品种,底施46%高效复合肥20~40kg/667m2,保证基本苗8~12万/667m2.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探讨许农5号小麦新品种在宽幅技术与精播量技术结合条件下的高产情况,我们于2011~2013年安排试验进行研究与分析,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探索出许农5号小麦新品种宽幅精播新的高产栽培模式。1试验目的通过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克服传统精播高产栽培中出现的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2.
王效平 《种子科技》2011,29(10):43-43
晋麦85号,原名“临旱6207”,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属冬性品种.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晚2—3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抗倒性较好,一般旱地亩产270~320kg。我县于2009年引进种植该品种。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中灌区夏播陕单8806玉米密度与播期耦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明确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种植的适宜播期和合理密度,从而使优良品种与地区生态环境相适应,发挥群体优势而夺取高产。【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了密度与播期对陕单8806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明确了在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播期对玉米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密度,关中灌区夏玉米生产应力争早播。【结论】通过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密度和播期二因素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筛选确定了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夏播的适宜播期为6月11日—18日,合理种植密度为60494 ̄70442株/hm2。  相似文献   

14.
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远来 《作物杂志》1997,13(2):20-20
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洪远来(江苏省如皋市戴庄乡农技站226574)1995年秋如皋市农业局与我站在八里村7组理行了小麦百亩丰产方的小、壮、高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试验地为沙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中稻,产量达10110kg/hm2。小麦于去年10月……  相似文献   

15.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才 《作物杂志》1999,15(2):28-28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中的招标课题。该项研究的主要攻关指标为建立0.33~0.66hm2单产9000kg/hm2以上的样板田,并系统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我们课题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小麦高产栽培资料,借鉴国内外小麦高产栽培经验及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原理,集成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单项技术,结合当地生产情况,进一步深入开展试验研究,提出综合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从探索小麦高产规律和生产管理诊断的需要考虑,实行超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选用品种实现小麦高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2012年度,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带动下,北京市5.22万hm2小麦平均产量达到5 257.5kg/hm2,比上年增长7.7%,创20年来最大产量增幅.全市20个高产点平均产量7 258.5kg/hm2,较本年度全市小麦产量增产37.8%.综合分析2008 ~2012年北京市小麦高产创建主推品种表现认为,科学选用高产稳产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基础,2012年20个高产示范点主推品种产量平均较其他品种增产330.0kg/hm2,增幅4.7%.  相似文献   

17.
王福芹 《种子世界》2002,(10):23-24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烟辐188系烟台农科所育成。我站于1997年引进试验,1999推荐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烟辐188在淮北地区种植表现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矮秆大穗、耐肥抗倒,综合性状佳,在大面积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加快成果转化,做到良种良法一齐推,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我站于1998~2000年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探索出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小麦主要以旱地种植为主,为了使小麦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区实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出了黔西北山区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黄坤 《种子科技》2023,(17):69-71
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我国对种植业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应加大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研究力度,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意义,深入探讨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宁陵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累计实施万亩示范片16个,创建面积1.24万hm2,每667m2平均产量605.6kg。宁陵县农技站通过对小麦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总结高产攻关经验,组装配套成冬小麦大面积每667m2产量600kg以上的高产创建栽培技术集成体系,为该县持续提高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示范方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