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火炬松、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需要大量的优树接穗。由于目前我省成年的母树很少,优树数量极为有限,同时每株优树又不能提供很多的接穗,这给建立种子园带来极大困难。为了探讨解决优树接穗供不应求和在生长期嫁接、提高成活率的途径,我们今年进行了生长季节火炬松的针叶束带皮贴接试验。 自五月下旬开始,到九月份为止隔半个月──20天接一次,每次接50株左右。砧木用二  相似文献   

2.
云杉是我省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它自然生长的林木良莠差异很大。因此通过嫁接建立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生产遗传性优良的种子是很必要的。1974年我们在东峡林场选出青海云杉优树18株,并建立了云杉无性系种子园。1978年已有雄花和球果,取得了初步成效。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嫁接。嫁接前要削去砧木和接穗相接触部分的针叶,并及时用酒精拭去刀上树脂,保持接穗和砧木切面的洁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杉木种子园提供优良无性系接穗,我所于1976年春选择了一片现有杉林作砧木,从武冈林场采来22个杉木无性系嫁接600株,建立了10亩杉木优树采穗圃.经过二年的培育,接株生长较好,平均高达122.4厘米,地径粗2.2厘米,今春提供接穗2881枝,其中顶梢445枝,除解决本所35亩杉木种子园所需接穗外,还支援了  相似文献   

4.
嫁接繁殖具有保持接穗亲本优良特性和提前开花结实的特点。因此,它是目前国内外建立树木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手段之一。马尾松适应性强,分布广,生长快,是我省最主要的荒山缘化树种和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为了迅速实现我省林木良种化,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我们进行了马尾松优树选择和无性系嫁接种子园的营建工作,但由于嫁接成活率低,严重地影响了营建种子园和采穗圃的进度。  相似文献   

5.
直干桉是我省优良速生树种之一,为了实现优质、高产,选择优良单株,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十分必要。嫁接技术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了探索直干桉的嫁接技术,我们在进行桉树有关试验的同时,进行了直干嫁接试验。嫁接试验采用1年生直干桉苗作砧木,接穗采自10年生大树上的1年生枝条,随采随接。试验过程中,我们分别进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生长素效应、地砧与盆砧嫁接的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二年以来,我们针对建立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需要解决的嫁接方法问题,连续三年在我所大马山试验林场进行了云南松嫁接试验,成活率最高曾达90%,成活后都能正常生长(见照片),部份嫁接植株在成活后的第二年就能开花结实。试验仅仅为了探讨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及技术,因此试验过程中没有考虑砧木和接穗的遗传品质。  相似文献   

7.
嫁接无性系种子园是用优树的接穗嫁接形成无性系后营建而成的。无性系种子园有如下几方面优越性: ①能生产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子;②能使种子生产连年稳定丰产;③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建立种子园,从而避免了种子远距离调运和利用外地种子时造成的适应性差的缺点;④形成低矮而宽大的树冠,解决了采种技术上的困难;⑤由于种子产量高,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好,从而降低了种苗成本。  相似文献   

8.
嫁接在建立无性系种子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主要从两方面来衡量,一是嫁接成活率的高低,二是接穗成活后长势的优劣,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从1977年开始,建立了马尾松中心采穗圃100亩和无性系种子园758.77亩,1978年又用嫁接方法建立了100.7亩种子园,成活率89.7%,但因松梢螟为害,保存率只57.8%。一年多来,我们在松树嫁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9.
提高嫁接成活率,是无性系种子园建设中重要的技术问题之一。实践证明,接穗失水会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搞清接穗失水量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对种子园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有关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企图用建立嫁接种子园的方法来解决林木种子问题。但是,直到目前仍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存在着争论,需要进一步试验。对接穗和砧木的一般要求接穗要采用优树上的枝条,这就要求预先检验优树的遗传稳定性。因为非常微小的生态条件都会引起变异,从而掩盖了种子园可以越过优树遗传性的检验。但是,花巨大的劳动砍伐建立的嫁接种子园,未必是经济有利的。因此,应当明确规定:只应该繁殖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是我省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但长期以来,我省马尾松造林所用种苗良莠不分,见种就采,有苗就栽,严重的影响了马尾松群体的遗传品质,为此,我省自1978年开始进行马尾松选优工作,初选出近千株优树,至1985年已复选出马尾松优树86株,并通过嫁接营建了采穗圃和无性系种子园,以便尽快生产高质量种子,逐步实现马尾松造林良种化。下面就营建采穗圃和种子园必须掌握好的嫁接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 营建油松种子园需用大量嫁接苗木,但一株高大的优树只能提供一,二百个接穗,大量繁殖受到限制。1984年我们用短枝进行嫁接,近年又进一步探索,已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现简介如下:油松的短枝一般称作“针叶束”或“针叶簇”,在顶端优势丧失或受到削弱的情况下.具顶端优势的短枝顶芽有可能恢复分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子代鉴定,就是指对所造优树后代进行遗传性的测定和比较。具体做法是将优树上自由授粉的种子或种子园各无性系控制授粉的种子,按田间设计技术,进行造林效果对照观察,在达到一定代期或开花结实时,按测定目的,做出评定,从中选出优良无性系,建立高质量的种子园,为造林提供更优良种子。 现在的种子园林都是用经过选择的优树接穗嫁接而建立起来的,亦称无性系种子园。因而种子质量显然较好,但由于优树的选择只能根据树木的外表特征进行,只能是表现型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 油松嫁接是收集优树资源和营建无性系种子园的重要环节。尽管夏季嫩枝嫁接技术已可获得很高的嫁接成活率,但是在优树资源的收集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优树分布在偏远的深山林区,交通十分不便,给优树的采穗建立收集圃和采种建立子代测定林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能使采穗和采种结合起来一次完成,以减少寻找优树和爬树的次数,达到省工省时、提高效率的目的,我们对油松的秋季嫁接(即采种期嫁接)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思茅松嫁接技术及接穗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索通过嫁接建立无性系思茅松种子园的可能性,1988—1990年在普文林场进行了各种嫁接方法和不同技术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思茅松嫁接成活率的主导因子是接穗保湿条件;在普文林场的气暌、环境条件下,嫁接时间区域较宽;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砧木定植方式对早期接穗生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嫁接技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是马尾松良种繁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十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利用嫩枝接穗嫁接不论是小范围试验还是大面积生产,均表现出质量高、效果好的优良特点。广东韶关地区林科所应用嫩枝嫁接,平均成活率达84.1%以上,比老枝嫁接高2~3倍。广西贵县覃塘林场连续4年分别不同季节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嫩枝嫁接成活率达84.5%~100%,而老枝嫁接仅有10%~21.4%。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与开化  相似文献   

17.
<正> 落叶松是速生用材树种。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是实现林木良种化,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途径。在建园中,由于优树少,接穗不足,影响了建园的速度。为解决接穗不足,于1977年做了劈半芽接试验,4年试验效果良好。现将嫁接技术及效果简介如下: 一、嫁接技术1.接穗的活化:嫁接前水浸接穗24小时,提高了成活率。2.接穗的制备:选择髓心形成层贴接后剩余的无顶芽短枝,侧芽饱满,截取长3—5厘米的枝段,通过髓心劈成两半,即得1—2个接穗,保留中间的1个芽,其余摘除,然后在接穗的两端由髓心向外切斜面成偏楔形,切面平洁。  相似文献   

18.
建立杉木嫁接种子园,接穗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目前情况是杉木优树少,每株优树接穗产量有限。因此,扩大接穗来源,实现一穗多用,这对于加速杉木种子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九七四年三月,我们进行了扩大接穗来源,一穗多用试验,其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滇楸是我省优良速生树种,生长快,干形好,材质佳。目前滇楸造林种源混杂,繁殖长期采用萌芽更新,出现衰退现象。为了达到速生、优质、高产的目的,选择优良单株,建立种子园是非常必要的。嫁接是建立无性系良种园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了摸索楸木嫁接技术,我们于1976年开始进行试验,1977年进行重复。嫁接方法采用皮下接,腹切接,切接和削芽接。嫁接时间为春季和秋季,砧木为1—2年生,接穗选用10—15年生树上的1—2年生枝条。  相似文献   

20.
我场现有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六种松。除马尾松外,其余五种松都是先后从外地引进的。两年来,我们对马尾松、华山松、湿地松、火炬松四个树种间的相互嫁接,作了尝试,其目的是: 1、初步了解这四种松之间的“嫁接亲合性”,以便进一步试验,为引种、建立无性系种子园、采穗圃扩大钻木材料的来源;并探求通过不同种间的嫁接促进嫁接母树开花结实、调节树形、矮化树冠、提高抗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