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解溥  李鹏  穆娟微 《种子世界》2011,(10):30-31
本实验从温度、pH值、光照和相对湿度等4个方面研究环境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2℃,在30℃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适宜pH值范围为6.03~7.94,在pH值6.90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与黑暗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相对湿度低于93%,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在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2个籼稻品种II优航1号、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齐穗后去除顶穗和保留顶穗对倒2节间叶腋内休眠分蘖芽(倒2芽)的生长动态及倒2芽、倒2芽着生节(倒2节)中内源激素(IAA、Z+ZR、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顶穗后,倒2芽休眠解除,开始萌发生长。在去除顶穗后1 d内,倒2节中吲哚-3-乙酸(IAA)水平、倒2芽中脱落酸(ABA)水平迅速下降,其后2种激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留穗处理这2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大。去除顶穗后,倒2节和倒2芽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均持续升高,与留穗处理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其变化动态与倒2芽生长动态相一致。而2个处理间倒2节中ABA水平、倒2芽中IAA水平相差不大。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芽中较低的ABA/(Z+ZR)值、节中较低的IAA/(Z+ZR)值有利于分蘖芽的生长,其值较高抑制分蘖芽生长。  相似文献   

4.
水稻休眠分蘖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个籼稻品种Ⅱ优航1号、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齐穗后去除顶穗和保留顶穗对倒2节间叶腋内休眠分蘖芽(倒2芽)的生长动态及倒2芽、倒2芽着生节(倒2节)中内源激素(IAA、Z+ZR、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顶穗后,倒2芽休眠解除,开始萌发生长.在去除顶穗后1 d内,倒2节中吲哚-3-乙酸(IAA)水平、倒2芽中脱落酸(ABA)水平迅速下降,其后2种激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留穗处理这2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大.去除顶穗后,倒2节和倒2芽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均持续升高,与留穗处理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其变化动态与倒2芽生长动态相一致.而2个处理间倒2节中ABA水平、倒2芽中IAA水平相差不大.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芽中较低的ABAJ(Z+ZR)值、节中较低的IAM(Z+ZR)值有利于分蘖芽的生长,其值较高抑制分蘖芽生长.  相似文献   

5.
内源CTK和IAA平衡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抽穗期分蘖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CTK和IAA含量及CTK/IAA值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平衡对水稻分蘖的调控作用。采用外施6-BA打破分蘖芽休眠和去穗后外施IAA抑制分蘖芽萌发两种处理,创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材料,测定伸长节和伸长节分蘖芽中CTK和IAA的含量。6-BA处理打破了分蘖芽的休眠,显著提高了倒二节和倒二芽中CTK含量,降低了倒二节中IAA含量,对倒二芽中IAA含量影响不大,显著提高了节、芽中CTK/IAA值。去穗后外施IAA逆转了去穗对节、芽CTK含量提高效果,CTK含量维持在较低值,显著提高了倒二节中IAA含量,对倒二芽中IAA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节、芽中CTK/IAA值。CTK和IAA共同调控分蘖发生,较高的CTK/IAA值利于分蘖芽萌发,较低的CTK/IAA值使其休眠,节中CTK/IAA值在2.6~2.8,芽中CTK/IAA值在4.8~5.0,可作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甘蓝型油菜种子的低温萌发特性,本研究选取8个主栽油菜品种,在20℃、16℃、12℃和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萌芽试验,测定分析不同温度下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发芽势在温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8℃低温显著降低油菜种子发芽势。随着萌发温度降低,油菜根和芽的生长显著受抑,且在不同温度间和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这3个指标可作为油菜萌发期耐低温特性评价的主要鉴定指标。此外,为筛选适宜春播作绿肥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通过春播试验分析发现,‘沪油早1号’的春播鲜草产量达1 712.53 kg/m2,远高于其他7个品种,其8℃低温下的相对根长仅次于‘沪油17’、相对芽长仅次于‘沪油肥1号’,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作绿肥早春播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种苋属植物种子萌发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霞莉  毛一梦  王爱民 《种子》2012,31(7):51-53,64
以徐州地区常见的4种苋菜种子,皱果苋、凹头苋、反枝苋和白苋为材料,分别在15、20、25、30℃和20℃/25℃变温、遮光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皱果苋和白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凹头苋和反枝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变温对4种苋菜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黑暗条件下,反枝苋的萌发率显著提高,而其余3种无显著变化。冷藏4年后在25℃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皱果苋和白苋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方面与储藏前比较都显著降低,而凹头苋和反枝苋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方面与储藏前比较都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野罂粟丸化种芽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照培养箱,参考种子萌发试验法,利用现代技术来研究野罂粟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萌发力的变化,为野罂粟引种驯化栽培提供新的技术指标。当温度为3~5℃时,无光照有利于野罂粟丸化种芽的萌发,当温度为15~20℃时,野罂粟丸化种芽萌发均不受光照的影响,低于5℃,光照条件下野罂粟丸化种芽基本不萌发。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相似,3~5℃时,无光照条件下野罂粟丸化种芽的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光照环境下的发芽指数。发芽势的变化趋势差异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都呈现出“S”型曲线。温度是影响野罂粟丸化种芽萌发的环境因素中的重要限制因子,光照对其萌发力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光照和温度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恒温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或高于此温度,种子萌发率降低或萌发期延长;变温条件下,10℃/20℃、10 ℃/25℃和15 ℃/25℃为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萌发率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索小麦叶锈菌寄主体外萌发的适宜载体及温度,并为小麦叶锈菌的孢子萌发阶段RNA转录组分析提供优良的试验材料。采用高湿度黑暗培养法,以新鲜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FHJT的夏孢子为供试材料,测试不同载体对小麦叶锈菌夏孢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在所测最适温度20℃下,以6种不同材料为培养载体,小麦叶锈菌夏孢子的芽管生长率和芽管生长长度均有显著差异,在无纺布上的夏孢子的芽管长度最长达到465.85μm,微孔滤膜上的夏孢子芽管伸长速度最快,而在这6种材料上夏孢子12 h的萌发率基本相同。微孔滤膜更利于萌发孢子的收集,因此,微孔滤膜是最适宜的萌发载体。  相似文献   

11.
推动现有甘蔗栽培模式实现从“甘蔗种茎”向“甘蔗种苗”变革,达到消除农民自留种目的,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分。以桂糖42号脱毒健康苗第3代种茎为材料,设完整单芽、1/2单芽、1/4单芽育苗、常规种茎种植(对照)4个处理,比较不同体积单芽育苗差异及移栽效果。结果表明,完整单芽处理的株高、苗粗、叶片数、根鲜重、根干重均显著高于1/2单芽和1/4单芽处理;1/2单芽处理的叶片数、根鲜重和根干重显著高于1/4单芽处理,而两者之间的株高和苗粗差异不明显;所有育苗移栽处理的成活率和有效茎数均优于常规种茎种植,产量和蔗糖分也高于常规种茎种植,其中完整单芽处理的产量和蔗糖分分别比常规种茎种植提高了18.13%和1.10个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完整单芽育苗的农艺性状、原料蔗产量和蔗糖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木兰属等3属植物的芽种类、结构与成枝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木兰亚枓植物有预生分枝、同生分枝的科学性、真实性,及其在该亚科分类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选取木兰属、玉兰属和含笑属等3属植物的代表种--荷花木兰、玉兰、耐冬含笑,对其芽种类、结构解剖、分枝习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荷花木兰芽有4种:盲芽、休眠芽、叶芽、混合芽;玉兰芽有3种:休眠芽、叶芽、玉蕾;耐冬含笑芽有4种:休眠芽、叶芽、花蕾、混合芽。同时,首次发现含笑属有混合芽及单歧聚伞花序。3属混合芽与玉蕾区别显著,具有系统学意义。(2)R. B. Figlar提出的预生分枝和同生分枝的基础不同,无可比性,无系统学意义。荷花木兰等植物均具有预生分枝及预生-同生分枝,绝无同生分枝的现象。其成枝规律随树种、立地条件、栽培技术、树龄不同,且区别明显。R. B. Figlar以分枝习性不同,将合笑属并入木兰属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3.
钼对不同专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钼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理和结构效应,以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钼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钼处理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0 mg/L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钼影响种子淀粉酶活力相一致;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随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变化趋势,但根比芽对钼敏感;一定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体积变大和数量的增多,但分生区不同部位对浓度响应有差异;不同专用小麦对不同钼浓度响应有别,品种对钼反应敏感表现为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14.
李智军  谭铭喜  曾晶  卢文佳 《种子》2021,(2):35-41,52
对4个黑皮冬瓜品种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比较分析了小孢子发育与花蕾形态建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黑皮冬瓜品种的小孢子发育过程相同,可分为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单核有丝分裂期和双核期5个时期。小孢子发育与雄花蕾形态建成密切关联,小孢子直径与蕾径、蕾长、萼长、瓣长及雄蕊直径均呈对数式的正相关。因此,黑皮冬瓜小孢子发育时期可以根据雄花蕾的形态指标判定。黑皮冬瓜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雄花蕾蕾长0.54~0.76 cm,蕾径0.53~0.73 cm,萼长0.78~1.18 cm,瓣长0.49~0.60 cm,雄蕊直径0.39~0.53 cm,蕾长/蕾径0.99~1.06,萼长/瓣长1.68~1.97,着生于开花节之上的第7~8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2016年-2017年以生态休眠状态下的‘夏黑’葡萄冬芽为试材,经单芽扦插处理、用转录组方法辅以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影响葡萄冬芽休眠解除的关键因子。单芽扦插7 d (EB1)和扦插14 d (EB2)后冬芽转录组测序均得到45 Mb以上的Clean Reads,经过滤、拼接、数据库比对均得到25 000以上转录本。从基因表达分析看EB2与EB1相比,1 051个基因上调表达,587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DEGs) GO富集分析发现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DEGs主要富集在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和单有机体过程,进一步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植物信号转导途径是休眠解除的重要参与环节,尤其赤霉素(gibberellin,GA)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代谢与休眠解除关系密切,芽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和信号转导路径上相关基因qRT-PCR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本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和植物信号转导是调控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解除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红星茵芋离体花梗腋芽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红星茵芋高效的快繁体系,以红星茵芋花梗为试验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对花梗腋芽的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梗腋芽诱导以MS 2,4-D0.3mg/L IAA0.2mg/L BA3.0mg/L KT2.0mg/L培养基最好,诱导率可达91.1%。丛生芽诱导以MS NAA0.8mg/L BA3.0mg/L KT2.0mg/L培养基最佳,继代增殖系数可达8.73。  相似文献   

17.
以水培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Hg污染对农麦2号、农麦3号和新春23号3种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污染对3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以及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Hg+污染对农麦3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芽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而对农麦2号和新春23号种子,浓度小于50 mg/L时,对发芽势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和芽长影响不显著,浓度大于100 mg/L时,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都受抑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3种小麦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浓度的汞污染下均降低,且浓度越大幼苗的抗氧化活性越低;当Hg+浓度达300 mg/L时,Pb2+浓度达到500 mg/L时,就会严重影响3种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相似文献   

18.
修剪对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修剪青蒿植株下部衰老叶片后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试验采取盆栽,3次重复,以6个不同来源地的青蒿为材料,在修剪和未修剪2种栽培模式下,研究修剪青蒿植株下部衰老叶片后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活性含量以及青蒿植株花蕾鲜重的变化。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含量以及青蒿花蕾鲜重均增加。经过方差分析,6个青蒿材料各项指标在修剪和未修剪2种栽培模式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棉花开放花蕾性状的遗传及其在杂优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开放花蕾主要来源于种间杂交的后代。我国将这一性状称作雌雄异熟系或柱头外露,为便于学术交流,本文建议应与国际上的称法相一致,即开放花蕾。开放花蕾是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所控制,陆地棉与海岛棉均为单节隐性基因纯合体,但基因型不同,各带有一对位点不同的隐性基因。开放花蕾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应用潜力。尤其是带有低酚标志性状的开放花蕾系“E-81”,有助于提高制种效率。开放花蕾性状的雌、雄蕊发育进度,在减数分裂前是不同步约,但减数分裂后雌配子体的发育速度加快,最舌达到雌、雄配子体同步成熟。 当花柱外露长度达6~7mm时,柱头的生理活性强,是杂交制种中授粉的有利时期。开放花蕾的天然异交率最高为100%,最低为40%,平均达8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