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农业”也需要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绿色农业”一词非常走俏,但对于我们“种地的农民来讲,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许多媒体在宣传“绿色农业”时都说:“绿色农业”不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一旦使用了,就不是“绿色农业”,也就生产不出“绿色食品”。对于此种观点,不少农民有着不同的看法。诚然,任何科学的发展,都会带来相应的负作用。比如化肥用多了会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农产品口味;农药用多了会污染环境、污染食品;农膜用多了会污染土地,这些道理农民也懂,但要说“绿色农业”不需要这些生产资料,那后果恐怕是十分可怕的,到时候可…  相似文献   

2.
走进老区江西省兴国县,感受最深的是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一些旧俗悄悄远离了城乡,生活富裕的兴国农民,用行动谱写出一曲曲“科技兴农”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3.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它是指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来确定双方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合同签订后,农户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根据合同进行收购。“订单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实际效果与农民的期望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走进老区江西省兴国县,感受最深的是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一些旧俗悄悄远离了城乡,生活富裕的兴国农民,用行动谱写出一曲曲“科技兴农”的新乐章。 从今日的婚礼、祠堂、茶馆里可以洞察兴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抹绚丽的色彩。 书报伴女嫁郎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兴国人特别看重青年婚事的举办,那热闹的场面自然让人难忘,更引人注目的是看新娘的嫁妆,由当年的“老三件”到现在的“新三件”,讲究物质享受的农民,把目光盯在文化消费上。于是,书报作嫁…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海门市德胜镇德新村“甜瓜书记”季汉平.凭着对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靠科技勤劳致富的成功之路.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种植业科技示范带头人。  相似文献   

6.
正廊坊市瑞海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是安次区重点扶持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安次区甜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核心企业。自2019年成立瑞海农业创新驿站以来,通过整合多方优势资源、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加快驿站升级步伐,做大品牌影响力,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跨越发展的同时,推动"安次甜瓜"向高质量发展。瑞海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科研型企业,主要研究甜瓜制种育繁工作,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前端。公司现拥有3000多份甜瓜育种试验材料,以河北两个世代、海南一个世代的种植模式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7.
台湾省发展“休闲农业”台湾当局面对农业萎缩、外国农产品倾销等一系列问题,1990年制定了一个发展农业的12项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发展“休闲农业”。具体提法是“农业发展要实现以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自然化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子洲县把农业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提出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探讨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多错并举壮大县域主导产业,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于 《农家顾问》2005,(4):14-15
农民发展家庭“循环农业”,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切实增收。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中央农村:亡作会议提出要“构建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体面劳动,是每个农民的“中国梦”,也是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大思路,通过推动实现这一目标,将撬动农业生产方式深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北京怀柔县科委1.“绿色证书工程”培养了大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杨宋镇北年丰村农民技术员唐华,1995年参加“绿色证书”培训后,成为当地的农民技术骨干。他根据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知识,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引进了...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黑龙江)》2014,(8):I0003-I0003
如果说农业机械化将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中解脱出来,那么农业物联网则进一步把农民从田间解脱出来,轻点鼠标也能种田,并且种得越来越‘聪明”。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物联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记者近日来到天津,探究物联网如何让农业变得“智慧”起来。  相似文献   

13.
赵艳丽 《云南农业》2011,(11):56-56
在农业信息行业上将农民接受农业信息服务说成是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服务。玉溪市农业信息网自2001年底开通以来,为全市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无偿的政策、市场、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对农业信息的进村人户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传统农业信息推广模式的“网破、线断、人散”,玉溪市农业信息进村人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4.
田里土货,林间山珍,怎么卖最赚钱?安吉农民说:最好是“小车带走”,而不是“货车拉走”。说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于浙江省安吉眼下正在探索的“精致农业”之路。他们通过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让农民鼓起了荷包。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与农业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浙江农业的发展。浙江人多地少,现有耕地面积2387.6万亩,人均耕0.53亩,人均粮地仅0.34亩,土地资源的局限,迫使浙江农民“走出去”,向更广阔的空间要资源、要市场、要效益。“外拓农业”成为浙江农业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开办农业保险.实现了“取百家救一家”.使农业保险成为黑龙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定心丸”。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吴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贯彻吴川市委、市政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指示,积极推广“订单农业”.重视发展农业订单项目,“订单农业”已成为吴川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挑战农业     
发生在“九五”期间的这样一个过程,揭示了农业形势的一个重要变化,即由1998 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的:农业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这意味着经过“九五”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已初步走出了“多了少了”的循环,而从此形成了买方市场。 于是,粮食产量高低不再是判断农业形势好不好的唯一标准。 从此,农民增收的更大希望,走到农业以外甚至农村以外。 经历了“九五”,人们对农村问题的认识要加清晰:检验农村改革是进了还是退了有条标准──农民的自主权是大了还是小了;检验农村政策是对了还是错了…  相似文献   

19.
杭州“城郊型”农业发展对策朱春韬(杭州市农学会秘书组杭州310002)“城郊型”农业是农业生产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它是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认真抓好“城郊型”农业的发展,不但得益于广大农民,而且对繁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科特派”就是推行农业科技人员下派到农村,实行驻村入户,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指导与服务。政和县是南平地区最早推行这一措施的县之一。自1999年初至今,全县先后选派了四批203名科技特派员进驻90多个村(场),5家龙头企业和5个生产基地。在农村越来越受到农民的真诚欢迎,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破解“三农”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科技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