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无性系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3之间,生长性状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生长与材性性状遗传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杨树纸浆材而言,材性改良应以生长性状的改良为前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选出XL-90、XL-77、XL-101、XL-75、XL-92共5个综合性状优异的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其中XL-90、XL-77表现尤为突出,与I-69比较,其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60.71%、46.45%,单株纤维产量分别提高51.43%、44.13%。  相似文献   

2.
杉木纸浆材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16a对杉木无性系材积、单株干物质、单株纤维量、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和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纤维长、宽不受立地影响。材积、纤维含量、木材密度对单株纤维量贡献率分别为61.7%、22.6%、15.7%。各性状遗传力0.51~0.68。选出了长纤维型造纸材优良无性系12个、中纤维型造纸材优良无性系4个、适合立地条件较差的造纸材优良无性系4个。  相似文献   

3.
对22个群改杨无性系的材性和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定,分别采用六项指标(纤维长度、壁腔比、纤维长宽比、密度、树高、胸径)评分法和三项指标(纤维性状、木材密度、材积)评分法,探讨了无性系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邵武市35个15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了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4个主要经济性状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有较高重复力和中等的变异系数;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采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个性状,应用选择指数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它们在木材密度基本保持试验群体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材积比试验群体平均值大48.17%,比试验对照大105.45%。  相似文献   

5.
杉木生长与材性兼优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宁镇丘陵地区试验研究表明,杉木无性系生长与基本密度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按“两个阶段独立选择法”从供试材料中评选出013、026、027号等3个生长、材性兼优无性系,005、016、024、011号4个生长优、材性较优(与融水优良种源相近)无性系,和029号1代种子园最优家系子代。6年生时,它们的材积比对照(广西融水种源杉木)增加10.6%-144.9%,木材基本密度提高1.16%-20.26%,可作为优质、高产杉木优良无性系在低丘综合治理与开发中扩大应用,研究选出的021、014号等5个优质无性系,材积生长比对照差,但木材基本密度比对照高8.72%-19.68%,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杉木材性与生长杂交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6.
杨树无性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及多性状选择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克胜  任建中 《林业科学》1996,32(2):111-117
以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生长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6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木材密度、树高、胸径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长和材质性状受中等更强度的遗传控制.6个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81.9%,73.3%,70.52%。64.3%.68.8%,70.54%.胸径和树高之间、纤维长度与纤维长宽比、胸径之间、木材密度与胸径之间都呈现出较高的遗传正相关.宜接选择效果优于间接选择,指数选择优于直接选择。由4性状树高、胸径、纤维长度与基本密度配合的选择指数对本实验群体比较合适。利用选择指数评选出4个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家系木材性状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5个月生32个尾叶桉家系的6个与木材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6个木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家系选择可以获得性状优良的家系/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木材含水量、纤维宽、纤维长宽比与生长、形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该4个研究性状能各自遗传,可以分别独立选择;纤维长与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纤维长度随树龄增长而增加,材性逐渐得到改善;所有木材性状间的遗传力均在0.5左右,说明各性状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水分含量、基本密度、树皮厚度、纤维长宽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较高,表明尾叶桉家系在4个性状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进行性状遗传改良可获得较高遗传增益,按25%入选率,预期遗传增益可达5.68%~17.66%.  相似文献   

8.
对13个桉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选择出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高且材质优良,可作为纤维材在闽南山地重点推广应用的优等无性系C1、C6、C9和C10,近4年生平均树高、胸径、杆材重量、纤维产量分别可达16.0 m、13.9 cm、47.5 kg.株-1和21.9 kg.株-1,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长宽比分别为0.569 g.cm-3、0.926 mm和56.3;选出生长量(产量)较高且材质优良的无性系有EC1、C2、C3、C4,这些无性系可根据闽南山地的具体立地条件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9.
群众杨改良无性系材性的遗传及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群众杨改良无性系研究了木材材性性状的遗传及性状之间的相关,9个性状纤维长、纤维宽,长宽比,纤维壁厚,木材密度,年轮度,树高、胸径,材积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纤维长,长宽比和木材密度具有较高的重复力,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增益,三性状同性状3-4年与5-6年之间的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简单相关,典型相关、通径分析均表明木材密度与纤维性状、生长性状是独立的。通径分析表明纤维长,树高,  相似文献   

10.
对桤木优树树高、胸径、材积、单株纤维量、纤维长、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和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状变异系数规律是生长性状大于材性性状;各性状间没有显著相关,各性状可独立改良;材积、纤维含量、木材密度对单株纤维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7.47%、17.02%、15.51%;各性状的改良潜力是:材积可达1倍以上,胸径48%,树高18%,木材密度可提高10%以上,纤维含量可提高4%以上,纤维长度、长宽比分别可提高7%、12%以上,生长与材性联合改良的效益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无性系木材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个20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含对照)的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分析了木材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供了丰富的变异来源。毛白杨无性系木材材质指标满足造纸要求,适合作纤维原料,通过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毛白杨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材积存在一定的相关,与树高存在微弱的相关,总的来看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相关均不显著;而纤维长度与胸径、材积存在弱负相关,与树高存在微弱的相关。研究中也发现生长快的无性系也可以有较大的木材基本密度。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变异分析和家系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通直度、高径比、冠径比、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宽度、管胞长宽比等性状,发现家系间除管胞长宽比性状差异显著,其余性状均达差异极显著,暗示着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8年生林分内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以树高性状为最高(0·691),其次是木材基本密度(0·64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量性状的改良可间接改善通直度,且生长量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和宽度不相关。采用10%入选率,发现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入选家系一致,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9·74%和19·23%,且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生长量性状的遗传相关极显著,认为马尾松制浆造纸材短轮伐期的初选年龄可确定为5年生;根据性状遗传力的相对大小和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认为马尾松家系选择可适当注重树高生长量指标。以树高和材积为选择指标,按照10%入选率,兼顾材性和种子园内无性系的开花结实情况,筛选出制浆造纸材短轮伐期优良家系12个。  相似文献   

13.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与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系组成的5个实生对照平均值分别高出43.59%、27.37%和19.82%。  相似文献   

15.
以25 a生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木材纤维特性以及化学成分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无性系之间及其与实生林木材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湿地松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蓄积较实生林分别高9.10%,17.50%和50.80%;各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内无显著差异,纤维长度低于对照3.70%,纤维宽度高于对照约12.73%,长宽比小于对照14%;各无性系的综纤维素含量为73.05%~78.22%,木质素含量22.40%~28.82%,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12.30%~22.70%,均达到纸浆材材性要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各无性系中最优的无性系为S-4,无性系S-8和S-11综合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6.
闽南山地桉树纤维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 2个试验点 1 3个桉树纤维材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 ,并经多性状综合评判 ,选择出具有较高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 ,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 0、EC1、EC3、C6共 5个纤维材优良无性系 ,其中尤以C9、C1 0、EC1三个无性系的各性状为最优。这 5个无性系 ,3a生年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株干材重量和纤维产量分别可达 3 93~ 6 60m、3 83~ 4 97cm ,9 71~ 2 0 48kg·a- 1 和 4 3 6~ 9 5 2kg·a- 1 ,而且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等特性良好 ,可进一步扩大繁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长白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胸径木芯与伐倒木取样方法,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的生长性状、木芯材质性状、解析木材质性状及其制浆造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木芯管胞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木芯管胞性状差异显著,家系遗传力在0.56 0.80之间;解析木基本密度、早材微纤丝角、管胞长度、早材壁腔比、木质素、阿拉伯糖含量、抗张强度、撕裂度等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在0.64 0.86之间;晚材率、管胞长宽比、综纤维素含量等差异显著,家系遗传力在0.51 0.61,家系水平的材性改良潜力较大。生长性状与木芯管胞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芯基本密度、管胞长宽比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以及管胞长宽比与解析木相应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回归模型较为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各性状值预测其单株值,间接选择和评价纸浆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和木芯管胞长宽比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生长、材质以及纸张物理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优良家系材积、木芯基本密度和木芯管胞长宽比的遗传增益(超过对照)分别为48.34%(38.80%)、14.01%(3.63%)和19.89%(6.4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杨树超短轮伐林纤维含量构成因素及其贡献率,明确育种目标,为杨树超短轮伐林选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以5个3年生欧美杨无性系(库安托杨、凌丰1号、凌丰3号、凌丰4号和凌丰5号)为材料,利用Excel、SPSS 17.0软件对5个无性系各性状数据进行方差、标准差分析,计算变异系数和重复力,利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进行多重比较;对无性系各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并建立单株纤维含量与生长、材性性状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对纤维含量主要构成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贡献率,了解其作用模式。【结果】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5个无性系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无性系的遗传比重较大,而材性性状中,除单株纤维含量外,木质素、综纤维素、纤维素、基本密度、微纤丝角、纤维平均长度、纤维平均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粗度9个性状在无性系间变异较小;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显著,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单株纤维含量与其他性状间的关系模型,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终模型,结果表明单株材积、纤维素和基本密度对单株纤维含量的影响效果显著;通过偏相关分析得出单株材积、纤维素和基本密度均能很大程度地影响单株纤维含量,同时三因素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与关系模型中表达的结果一致;通径分析表明提高单株材积对提高单株纤维含量作用最大,增加木材基本密度次之,提高纤维素作用最小,其贡献率分别为72.61%,13.55%和13.84%,与偏相关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欧美杨纤维含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为单株材积、纤维素和基本密度;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与材性性状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将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作为选育标准。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黑杨派纸浆材无性系生长与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西部的7个黑杨派优良无性系为试材,以13年生的生长量(胸径、树高、)和材性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壁腔比和1 % NaOH抽提物)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6个性状在7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胸径和树高的重复力较高.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对7个无性系进行生长与材性综合评价,47号杨的综合表现最好,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无性系优劣排序上基本吻合,但无性系间的Ci值差异十分明显,而灰色关联度差异不大.此外,还对分析中各性状权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优质速生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种源、林分和个体选择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无性系,通过13 a的测定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择出一批生长、材性兼优的杉木无性系以供生产上应用.12年生入选杉木无性系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分别为16.8 cm、11.0 m、0.133 1 m3、0.319 3 g·cm-3和331 7 μm,遗传增益分别为27.99%、8.09%、94.29%、6.72%和4.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