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素芳 《蜜蜂杂志》2014,34(11):53-53
<正>【张素芳报道】2014年9月18~20日,由中国养蜂学会主办,山西振兴鱼蜂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振欣塑业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及装备专委会第一届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召开。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吴杰研究员,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山西运城市畜牧局局长姚蔚,亚蜂联副主席张复兴研究员,山西省养蜂协会会长陈廷珠,中国养蜂学会蜂机具专委会主任王以真,副主任赵泽民、蔡英伟、刘喜刚,蜂机具专委会秘书长谢勇以及来自全国110多家养蜂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2.
脱蜂5方法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7,58(8):17-17
大量蜜蜂附着在蜜脾上,取蜜之前,必须要采取方法脱蜂。笔者根据多年养蜂经验,向初学养蜂者介绍以下5种脱蜂方法:一、抖蜂操作时,双手握紧巢框上两个框耳,用手腕迅速抖动几次,使蜜蜂来不及防备就被抖落坠入巢箱中。此时,新脾容易断裂,所以抖动时不必用力,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同等条件早晨取蜜比下午取蜜,虽产量低4-7kg,但其质量却显著提高,在奉行优质价的市场规律下,经济效益不仅不会下降反而提高5-16%。间隔时间较短频繁取蜜,蜜质稀薄低下,市价较低甚至没有市场;正常流蜜期每间隔三天取蜜一次,蜜质较好,可卖上好价钱,效益比间隔一天的高出11-27%。早晨取蜜有利于刺激采集蜂积极出勤,下午取蜜则影响了蜜蜂正常采集和酿造活动,人为缩短了蜜蜂的劳动工时,不  相似文献   

4.
林清 《中国蜂业》2012,(6X):17-19
<正>"我的父亲是一名养蜂员,养了许多蜜蜂。我小时候,上学之余也帮父亲养蜂,虽然曾多次被蜇过,但我对蜜蜂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养蜂有着浓厚的兴趣。"谈起如何与蜜蜂结下缘分,武汉蜂之宝蜂业有限  相似文献   

5.
文彬 《中国蜂业》2007,58(10):38-38
在古埃及,蜜蜂产品蜂蜜是一种重要的商品,用作甜味剂和药用,蜂蜜用于治疗刀伤、烧伤和多种体内疾病。有些墓穴至今仍保留着蜜脾或密封在坛中的蜂蜜,作为供品。早在古埃及中王国时代,蜂蜜生产至关重要,受国家的监控。英国牛津艾希摩  相似文献   

6.
袁耀东  陈黎红等 《中国蜂业》2001,52(4):36-36,41
(续 2 0 0 1年第 2期 )  四、阻碍西北各省 (区 )养蜂业发展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西北各省 (区 )养蜂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大量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总体水平滞后于东、中部各省 (市 ) ,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点 :1、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 ,西北部农业与内地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 ,这一差距更加拉大 ,在这一大环境下 ,养蜂业不可能“一枝独秀”优先发展 ;2、西北部地区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总体文化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而养好蜂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文化 ,这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西北农牧民涉足养蜂业。3、由于长期贫困 ,西北各省区 ,…  相似文献   

7.
<正>4月中旬,我们应邀到革命老区协助解决蜂业生产的问题。这里蜜源丰富,养蜂人说,5月中旬可采洋槐蜜,6月上、中旬采枣花蜜,7月中旬采荆条蜜,每群蜂的产量可达50多千克。蜂场情况让我们感到春繁管理到位,多数养蜂员掌握继箱取蜜、取成熟蜜技术。  相似文献   

8.
黄忠连  黄淦 《中国蜂业》2015,65(2):44-45
<正>目前养蜂车可以说还处在使用的初级阶段,虽然有不少优点,同样也存在缺陷,属于一个正在不断完善的生产工具。甜蜜家蜂业有限公司通过几年车载养蜂实践与对专业养蜂车的不断改进,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一、养蜂车的优点1.快速转移蜂场2014年4月下旬,我们在福建厦门地区的龙眼蜜场地接到公司的指令,让我们当晚把蜂场转到莆田采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09,(8):8-8
【广西新闻网讯】6月21日,广西扶绥县东门镇群众在一处郊野山坡密林中,发现一个蜂巢长约1.5米、宽约1米,蜜蜂数量约4.5万只的特大野生大蜜蜂群。据养蜂专家介绍,如此大的群体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0.
杜宏业 《中国蜂业》2012,(9X):48-50
<正>养蜂生产的改革养蜂历史悠久,好技术、好经验、好传统要传承、发展,而对那些不适应的、落后的进行改革,以推动养蜂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改革饲养模式在养蜂过程中,多数为定地饲养,即蜂群在一个地方不用移动,蜜源少,花期不连续,产量低,顺其自然;此方法不用运输,省开支、省工、  相似文献   

11.
陈渊 《蜜蜂杂志》2014,34(12):20-21
<正>任何一件新生事物从萌芽、成长、结果到发展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被诋毁,这不足为怪。例如:梁朝友是响当当的养蜂大户,生产100%的成熟蜜和巢蜜,却有人未经调查研究说他的蜂产品是用白糖喂出来的,更有不堪入耳的言辞。为了了解事实,本人3次对他进行了访问考察,事实证明他所生产的巢蜜和  相似文献   

12.
去虫取蜜法,即在摇蜜过程中,除掉部分幼虫,减轻蜂群负担,达到增产的目的.我们曾在取蜜过程中应用此方法,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薛运波 《中国蜂业》2012,(7X):36-37
<正>与《中国蜂业》的初次邂逅1978年,我高中毕业参加高考,2分之差只好从大学门口擦肩而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能再参加高考,回乡务农当了2年农机手。1980年6月得知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招收养蜂学员时毅然放弃了拖拉机,选择了小蜜蜂,开始了学习养蜂,此时的我还不满20岁。当时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刚刚成立了2年。我和单位都处于养蜂事业的起步阶段。这时候在敦化小牡丹林场非常偏僻的蜜蜂育王交尾场初次见到《中国蜂业》(原《中国养蜂》杂志)1980年第1期,之后我们就结上了不解之缘,她一直陪伴我  相似文献   

14.
蜂缘一生     
袁德雨 《蜜蜂杂志》2006,26(2):41-42
我这一生就是与蜜蜂有缘。十一二岁时,我跟随当教师的父亲去外地读小学,父亲一边教书,一边养了十来箱蜂。每当他开始管理蜂群时,我总是头上罩一件衣服,留着一条小缝,从缝中观察那些活泼的小生灵,感到特别好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常识,像摇蜜、防盗、收捕分蜂等,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后来父亲去省城进修,他把养蜂的事交给了我。我一边读书一边养蜂,觉得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能干,有的小学生去摆弄蜜蜂时,我以“蜜蜂会螫你”为由把他们吓跑。参加工作后还是与蜜蜂有缘。我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县农林局,工作35年,直到退休,一辈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话说京西蜜     
杜宏业 《中国蜂业》2013,(5X):65-66
<正>京西蜜的来历门头沟区地处北京的西部,辖区内的蜜源植物丰富,尤以荆条蜜源植物茂盛,俗有"京西蜜库"之称,荆条蜜又称"京西白蜜",简称京西蜜。从唐代,京西白蜜为贡品延续至清朝。解放后,人民养蜂人民享用蜂产品,可谓是:"过去宫廷贡品,今日福泽百姓"。京西白蜜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6.
张伯云 《中国蜂业》2012,(8X):62-63
<正>养蜂人多以花为媒,以崇山密林、农田果园、花海深处为家,以小蜜蜂那种勤劳、勇敢、团结、奉献的精神为支柱;随着季节变换,从事着一种特殊的向大自然索取甜蜜而又艰辛的劳动。而我从事的业余养蜂,虽然坚持数十年,因多为定地养蜂,主要承担为果树和农作物授粉的任务,饲养数量每年只有十多群,虽然时常  相似文献   

17.
何庆彪 《中国蜂业》2012,(7X):49-49
<正>养蜂业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作用以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被社会所认同,要怎样发展养蜂业?《中国蜂业》应起核心推动作用,同时呼吁政府部门加快促进和完善对中国养蜂业的支持政策。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村办养蜂场养蜂并有幸结识了《中国蜂业》杂志。在湖北荆州种蜂场蜂具门市部我购得一本1969年的《中国蜂业》杂志,1972年开始订阅。偏僻的乡村加上转地放蜂,每年很难收集到当时一年6期全部杂志,但作为初学养蜂者,其中很多理论的介绍,特别是关于蜜蜂生物学方面的小经验和国外养蜂的报道使我  相似文献   

18.
专利申请号 :0 0 2 2 540 7 授权公告号 :2 440 3 2 4专利名称 :简易取蜜盒一种简易取蜜盒 ,是由框板和板条组成 ,其特征在于 :由四块长方形的框板组合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盒子 ,在盒子底部有一定间距的板条若干 ,本产品的优点在于 :箱式盒养 ,置于蜂箱内 ,供养蜂和取蜜于一体 ,得到更直观、纯净的蜂蜜。专利申请号 :0 0 2 2 160 4 授权公告号 :2 440 3 2 2专利名称 :移虫器本实用新型移虫器涉及的是一种蜜蜂虫、卵转移的蜂具。结构具有蜂王产卵盒组件 ,产浆组合条 ;蜂王产卵盒组件包括上盖、蜂王产卵盒、底盖、幼虫托条 ,上盖装置在蜂…  相似文献   

19.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12,32(3):19-21
自古以来,我国有生产优质蜜的优良传统,以取自然封盖的成熟蜜为技术核心,把蜂蜜的量和质统一起来,做到量多质优,把提高产量和保护蜜蜂良好生态环境相统一。勤取蜜、取稀蜜的不科学性,在于它不仅生产出质量先天不足的蜂蜜,经济效益低,而且严重干扰蜂群活动,从而产生多种弊端和多方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徐子成 《中国蜂业》2007,58(9):20-20
每一个养蜂人都知道,在大流蜜期蜜蜂分蜂会影响蜂蜜的产量。具体到某群蜜蜂来说,若多次分蜂,该群基本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