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评价了锦鸡儿花及根中不同萃取部位的黄酮、多酚含量以及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为制备天然来源的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药食同源植物锦鸡儿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萃取部分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试验比较锦鸡儿花及根中不同萃取相的抗氧化能力。表明:锦鸡儿花及根中总多酚含量普遍大于总黄酮含量,以氯仿部位总多酚含量最高,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最高。锦鸡儿花及根均表现出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锦鸡儿花、根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分别为乙酸乙酯萃取相(IC50 = 0.16mg/mL)和正丁醇萃取相(IC50 = 0.28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均为乙酸乙酯萃取相(花:IC50 = 0.21 mg/mL;根:IC50 = 0.04 mg/mL);而对Fe+还原能力最强的分别为正丁醇层(EC50 = 0.56 mg/mL)、乙酸乙酯层(EC50 = 0.73 mg/mL)。结论:锦鸡儿花及根的乙醇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ELLMAN法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脑神经节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确定其适宜测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对虾不同组织AChE活性,比较毒死蜱、敌敌畏、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4种有机磷农药对凡纳滨对虾脑神经节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35 ℃,磷酸缓冲液pH 7.5时,凡纳滨对虾的AChE活性最高,保温时间对酶活性影响很小;对虾AChE活性存在着明显的组织分布差异性,脑神经节AChE活性最高,为(49.73±8.42) nmol/(min·mg),分别是鳃、肌肉和肝胰腺的3倍、15倍和19倍;对虾AChE 对敌敌畏最为敏感,IC50为0.19 μg/mL,对毒死蜱和辛硫磷敏感性较强,IC50 分别为7.20 μg/mL和9.39 μg/mL, AChE对乙酰甲胺磷敏感性最弱,IC50 为136.77 μg/mL。由此可见,对虾养殖中应注意防范敌敌畏、毒死蜱和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E (VE)和茶多酚(TP)对罗非鱼非漂洗鱼糜的抗氧化作用,为其在非漂洗鱼糜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3种抗氧化效果较好的抗氧化剂TBHQ、VE和TP,以不同量(TBHQ为0.2,0.4和0.6 g/kg;VE为0.2,0.4,0.6和0.8 g/kg;TP为0.4,0.8,1.2和1.6 g/kg)添加至罗非鱼非漂洗鱼糜中,于-20 ℃冰箱中冷冻保藏,定期取样测定样品的2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作为判定鱼糜氧化程度的指标,筛选出TBHQ、VE和TP的最适添加量;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抗氧化剂;通过协同试验探究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TBHQ、VE和TP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2,0.6和0.8 g/kg;3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大小为0.8 g/kg TP>0.2 g/kg TBHQ=0.6 g/kg VE。协同试验结果显示,0.6 g/kg VE+0.8 g/kg TP的抗氧化效果最好,表明天然抗氧化剂VE与TP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作用。【结论】在制作罗非鱼非漂洗鱼糜过程中,添加0.6 g/kg VE+0.8 g/kg TP组合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薇菜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对ABTS+·的清除动力学,为薇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薇菜多糖(POJT),Sevage法脱蛋白后利用SephadexG-200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薇菜多糖主要组分POJT-1,初步分析其单糖组成和结构,同时测定0.2,0.4,0.6,0.8和1.0 mg/mL POJT-1对ABTS+·的清除动力学。【结果】POJT-1的红外光谱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PMP衍生结合HPLC分离可初步判断POJT-1中可能含有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岩藻糖等单糖组分。不同质量浓度POJT-1清除ABTS+·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能更好地拟合POJT-1清除ABTS+·的反应动力学过程。POJT-1对ABTS+·的清除能力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ABTS+·清除速率加快,POJT-1清除ABTS+·的IC50为0.273 7 mg/mL。【结论】薇菜多糖对ABTS+·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且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能很好地拟合薇菜多糖对ABTS+·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臭氧(Ozone, O3)对大白菜低温贮藏品质和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影响,用200 μL·L -1 O3熏蒸大白菜0、10、20、30、40、50和60 min,测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确定最佳熏蒸时间,在最佳熏蒸时间用0、100、200和300 μL·L -1 O3熏蒸大白菜,处理后样品于(4±1)℃低温贮藏12 d,测定生理品质指标和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40 min的O3熏蒸处理能最大限度促进大白菜硝酸盐、亚硝酸盐降解,且200 μL·L -1 O3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蛋白质、叶绿素降解,减少MDA积累和腐烂指数上升。200 μL·L -1 O3熏蒸处理40 min能有效保持冷藏大白菜品质,且促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降解。  相似文献   

6.
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采用碱提法、酸提法、盐提法和醇提法分别提取双叉犀金龟幼虫蛋白质,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还原力为指标,测定4种方法所提取的蛋白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碱提法蛋白质提取率显著最高,蛋白质浓度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种类蛋白质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不同;其中盐溶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及总还原力最强,IC50和A700为1时的浓度分别0.360 4 和4.780 5 mg·mL-1;酸溶蛋白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IC50为4.439 0 mg·mL-1。综合来看,提取方法不同时,双叉犀金龟蛋白质具有一定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还原力,可为后续进一步向食品、医药等方向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品种紫苏叶醇提物抗氧化性和细胞毒活性。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获得醇提物,并测定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KG-1]·)的清除效果和对海虾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10个不同品种紫苏叶醇提物提取率和醇提物中迷迭香酸质量分数均差异显著,PX 1提取率最高为5.34%,ZY 10 1醇提物中迷迭香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8.70%。不同品种紫苏叶醇提物抗氧化性和细胞毒活性差异显著,ZY 10 1醇提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清除DPPH·、·OH和O2-[KG-1]·的IC50值分别为0.203、1.056和0.130 g/L;ZY 10、ZB 1和ZY 10 1醇提物对海虾致死活性最强,其LC50值分别为0.864、0.429和1.398 g/L。醇提物中迷迭香酸质量分数与清除自由基的IC50值和海虾致死的LC50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3、-0.765、-0.675和-0.906。  相似文献   

8.
土壤酸化是粘土矿物缓慢风化的自然过程,但近年来随着人类高强度的农业利用,土壤酸化现象逐渐加剧,而铵态氮肥的硝化作用是土壤酸化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传统的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常常会有反酸现象,并可能导致土壤板结。蒙脱石是碱性或中性土壤的主要粘土矿物组分,而在土壤酸化的过程中,蒙脱石被进一步风化掉。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硝化动力学拟合及对净硝化速率的计算,分别研究了蒙脱石(Ca-M)和石灰(Ca-OH)对酸性黄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黄壤添加石灰或蒙脱石后,土壤均发生了显著的硝化作用,且硝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NNO3=N0+Np(1-exp(-k1t))(P<0.001)。Ca-OH 处理土壤样品的净硝化速率(3.429 mg·kg-1·d-1)显著大于Ca-M处理(2.381 mg·kg-1·d-1);Ca-OH 处理土壤样品的潜在硝化速率(Vp)和平均硝化速率(Va)在pH 值5.7 和6.2 时分别为6.42、8.58 mg N·kg-1·d-1和2.71、3.87 mg N·kg-1·d-1,均显著大于钙基蒙脱石处理(pH 值5.7 和6.2 时分别为3.40、4.56 mg N·kg-1·d-1和2.36、3.04 mg N·kg-1·day-1)。结果表明采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复酸化现象的可能性及程度大于钙基蒙脱石,本研究为酸性土壤改良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κ-卡拉胶进行酸降解,经过透析得到2种低聚糖。进而分别马来酰化得到2种κ-卡拉胶马来酰衍生物(MA和MB)。对产物进行红外表征,采用GPC方法测定2种衍生物的分子量分别为4 350和4 540,比色法测定其取代度分别为0.61和0.44,并考察了2种衍生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MA与M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41 mmol/L和0.489 mmol/L;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01 mmol/L和0.273 mmol/L;MA清除过氧化氢的IC50为0.052 mmol/L,而MB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对过氧化氢未能达到半抑制;当浓度为0.5 mmol/L时,MA和MB的吸光度分别是0.894和0.487。可见,MA的抗氧化能力优于MB,即随着取代度的升高,抗氧化能力增强,这可能与马来酰基的吸电子性质有关。揭示了取代度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为κ-卡拉胶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相关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甲酸盐和葡萄糖对两种土壤N2O排放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探究某些根系分泌物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以甲酸盐和葡萄糖为外加碳源(0、0.5、1 μmolC·g-1),测定了其对菜地和稻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外加有机碳源情况下,菜地土壤的N2O-N(2.65~2.69 μg·kg-1)排放量显著小于稻田土壤(6.19~11.79 μg·kg-1)(P<0.01);添加葡萄糖的情况下,菜地土壤的N2O-N(2.47~3.44 μg·kg-1)排放量也显著小于稻田土壤(9.55~13.34 μg·kg-1)(P<0.01);但在甲酸盐(1 μmol C·g-1)的刺激下菜地土壤N2O-N排放量(54.86 μg·kg-1)显著高于稻田土壤(42.40 μg·kg-1)(P<0.01);增加施氮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土壤中N2O排放。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稻田土壤微生物拷贝数(包括真菌、细菌、反硝化细菌)是菜地的3~8倍。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反硝化真菌在菜地中的相对丰度(53.8%),远远高于其在稻田土壤中的丰度(6.6%)。有报道指出,反硝化真菌能够有效地利用甲酸盐产生N2O,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小分子有机物质的微量添加可以显著刺激土壤N2O排放;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显著地影响土壤N2O排放对不同有机碳源添加响应;甲酸盐添加下的菜地土壤中,大量反硝化真菌很可能是N2O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研究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其还原能力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近;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32mg/mL和1.54mg/mL,而BHT对两者的,IC50值分别为3.00mg/mL和1.81mg/mL,说明云南松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该清除作用与样品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大叶千斤拔叶黄酮(Flemingia macrophylla leaf flavonoids,FMLF)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为FMLF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以FMLF得率为优选指标,固定超声波功率50 W,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FMLF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表L16(45)优选FMLF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同时测定FMLF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的能力,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各因素影响超声—微波协同提取FMLF效果的排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液料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且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和液料比对FMLF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P< 0.05)。优选的FMLF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21:1(mL/g)、浸泡时间8 min、微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180 s,在此工艺条件下FMLF得率可达60.25 mg/g,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效率优于单独超声和单独微波提取。在试验范围内,FMLF对·OH、O2-·、DPPH·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与FMLF质量浓度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FMLF对·OH、O2-·、DPPH·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分别达73.05%、73.82%、82.54%和93.04%,其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42、2.88、0.66和1.24 mg/mL。【结论】正交试验优化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可用于FMLF的提取,FMLF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3.
甜菜红素喷雾干燥粉抗氧化活性及其咀嚼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菜红素喷雾干燥粉(Betacyanins spray-dried powder,BSP)抗氧化作用及其咀嚼片的研制,为开发利用BSP提供参考。【方法】以BSP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及BSP总还原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BSP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咀嚼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感官评价,研究BSP咀嚼片的制备工艺。【结果】BSP的抗氧化活性在40~1 280 μg/mL浓度内有剂量依赖性,当浓度在1 280 μg/mL时,BSP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23%、83.23%和91.26%,其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09.65、260.49和89.59 μg/mL;当浓度在40~1 280 μg/mL,BSP和VC还原力相当;BSP咀嚼片工艺配方的辅料比例(木糖醇:甘露醇: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山梨糖醇)为4∶4∶3∶1∶1,原料(BSP)与辅料比为1∶2,柠檬酸和硬脂酸镁添加量分别为1%和1.5%,润湿剂为75%乙醇,最终咀嚼片感官评分为90.14分。【结论】BSP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其咀嚼片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丹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φ=70%的乙醇超声提取丹参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丹参不同溶剂萃取物清除DPPH.、H2O2、.OH和还原Fe3+的能力(以BHT为对照)。结果表明,丹参4种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H2O2、.OH的能力均较强,IC50分别为0.513和0.650 g/L;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IC50为0.059 g/L。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红松子油的总还原力、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红松子油的总还原力较弱,质量分数为50%时吸光度为0.211,远低于对照组抗坏血酸的还原力。红松子油对DPPH·和·OH清除能力相对显著,对DPPH·的清除率略高于·OH,红松子油质量浓度在500 g/L以上时对二者清除率可达到100%,拮抗剂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2.05~23.69、13.74~13.74 g/L。红松子油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刺山柑茎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刺山柑茎中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方法]测定样品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还原力、螯合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评价刺山柑茎中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1)样品有较强的抗脂质氧化能力,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VC>VE>样品>BHT>空白;对棉籽油的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VC>样品>BHT>VE>空白;对葵花籽油抗氧化性强弱依次为:样品>VE>VC>BHT>空白;对猪油抗氧化性的强弱依次为BHT>VC>样品>VE>空白;(2)样品DPPH清除率强于VC和BHT;(3)样品还原力强于VE而弱于VC;(4)样品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5)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强弱依次为:样品>VC>VE.(6)样品螯合力弱于EDTA.[结论]刺山柑茎中总黄酮提取液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林蛙皮活性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涌  张岚  李杰  高硕阳  刘彦麟  刘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80-8082,8098
[目的]探讨林蛙皮活性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林蛙皮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将产物经葡聚糖凝胶G-25层析纯化,测定活性组分对DPPH.、.OH、O2-.的清除能力。[结果]柱层析共分离出4个组分(PⅠ、PⅡ、PⅢ、PⅣ),各组分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PⅡPⅢPⅠPⅣ。PⅡ组分对各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DPPH..OHO2-.。蛋白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4.23%;蛋白浓度为16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86.79%,对O2-.的清除率仅为26.32%。[结论]该研究为林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新的抗氧化物质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黔产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测定其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自由基.OH、O-2·和DPP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药食两用植物对·OH、O-2·和DPPH·均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其中木瓜对几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对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抗氧化能力的体外实验方法,研究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还原能力、清除·OH、O2-、DPPH·和ABTS·四种自由基的能力,以评价其抗氧化性,并以BHT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与浓度(0.4~0.8 mg/m L)呈量效关系。虽总体抗氧化活性较弱于BHT,但总体趋势与BHT相同,在浓度为0.7 mg/m L时,其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甚至略高于对比溶液。因此,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研究开发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北方林区刺玫果醇提物的制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为刺玫果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醇提物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刺玫果醇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槲皮素和绿原酸进行提取,与DPPH·、OH·和·ABTS+的清除能力利用Pearson法做相关性研究。结果回归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刺玫果黄酮醇提物与料液比、剪切转速、剪切时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5 g/mL,剪切转速为18 000 r/min,剪切时间为3 min,得率为(14.94 ± 0.47)%,回归模型的失拟值不显著,说明该回归模型模拟较好。绿原酸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在0.150 μg/mL时清除率达到80.84%;总黄酮对OH·清除能力最强,在0.484 μg/mL时清除率为82.32%;槲皮素对·ABTS+清除能力最强,在4.7 μg/mL时清除率达到91.32%。总黄酮与DPPH·、·OH、·ABTS+这3种自由基清除率相关系数最大,并与这3者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86、0.976、0.989(P < 0.01)。结论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的刺玫果醇提物得率比普通超声辅助醇提法效果更好,醇提物得率增加了(2.11 ± 0.51)%,且不破坏刺玫果主要成分活性,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