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焕铨 《农家顾问》2005,(12):43-44
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发展必须延伸到饲料的投喂环节,饲料投喂是饲养管理的中心工作,也是取得效益的关键所在。投饲技术包括投饲量的确定、投饲时间、投饲次数和投饲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戴永良 《当代农业》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3.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鱼类下一顿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目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8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群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4.
戴永良 《农家致富》2009,(13):40-40
五、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按照“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精粗结合”及“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以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等,植物性饲料有小麦、玉米、豆饼、山芋、南瓜、马铃薯、水草等。春季水温达到15℃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河蟹体重的3%-8%.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前期3%-5%.中期5%~7%,后期7%.8%.根据河蟹有昼伏夜出、喜欢夜晚觅食的习性,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喂.上午7~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17~18点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3-5月份.投喂颗粒饲料,促进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5.
王文彬 《农技服务》2006,(11):37-37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6.
2.投饵管理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水生动物性饲料。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皤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每天投喂饲料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因小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喂2/3。5~10月份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量的5%~8%,可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春季和晚秋水温低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一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7.
颗粒饲料是根据鱼类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把多种单一饲料和添加剂按比例科学配制而成的养鱼专用饲料。对以优质鱼为主养的养殖水体,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尤其是膨化颗粒饲料投喂后浮于水面,不易散失,可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科学使用颗粒饲料,首先要正确确定投饲量。投  相似文献   

8.
日常管理 幼虾放养后,前期日投饲料3~4次,投喂量每万尾幼虾0.15~0.20公斤。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中、后期定时向池中投施腐熟的草粪肥,一般每半个月1次,每次每亩100~150公斤。饲料投喂每日2~3次,日投饲量为0.30~0.50公斤/万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淡水养殖一方面力求精养高产,一方面又要尽量降低饲料系数.因此,准确把握投饲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养殖成本.投饲量过低,鱼处于半饥饿状态,生长发育缓慢,高产量无从谈起,投饲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造成浪费,而且病害增多,效益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刘勃 《农家致富》2006,(9):39-39
饲料与驯化 驯食在夏花放养后第2天即开始.用于培育冬片鱼种的人工饲料主要有鱼粉、蚕蛹粉、豆饼粉,常规鱼类颗粒粉碎料亦可.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38%以上)。日投量:体长3厘米的鱼苗250~300克,万尾:体长5厘米的鱼苗500~600克,万尾:体长6厘米的鱼苗1—1.2公斤,万尾:体长7.8厘米的鱼苗1-5公斤/万尾。一般日投饲料2次(上午、下午各1次),可在池塘周边泼洒投喂(上风处多投),也可在池塘边搭多个食台投喂。开始驯化的前10~15天.采用较细的粉状饲料(30目左右),随着鱼种个体的生长,粉状饲料的颗粒逐渐加粗。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鱼吃食及生长情况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一、投饲囤养黄鳝时,因密度大,要投喂黄鳝喜食的鲜活饵料(特别是越冬前夕),如蚯蚓、蝇蛆、蚕蛹和螺、蚌肉等,投喂量一般为囤养黄鳝总体重的2%-3%。次日检查黄鳝摄食情况,如全部吃完,可增加投喂量,如有剩余则适当减少投喂量。此外,还要根据天气及水温的变化及时调节投喂量。因为黄鳝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  相似文献   

12.
1、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如果在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正常投饲量),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2小时,说明饲料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或没吃饱,应该适当添加。如果每旬(10日为1旬,1月分3旬)投饲量一定,旬内日投饲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饲料在不到2小时内就被鱼  相似文献   

13.
一、投饲 囤养黄鳝时,因密度大,要投喂黄鳝喜食的鲜活饵料(特别是越冬前夕),如蚯蚓、蝇蛆、蚕蛹和螺、蚌肉等,投喂量一般为囤养黄鳝总体重的2%~3%。次日检查黄鳝摄食情况,如全部吃完,可增加投喂量,如有剩余则适当减少投喂量。此外,还要根据天气及水温的变化及时调节投喂量。因为黄鳝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  相似文献   

14.
《当代农业》2011,(15):45-45
投喂次数关系到饲料的利用率和鱼类的生长。投喂过频,饲料利用率低,劳动强度高;投喂次数太少,每次投喂量必然加大,饲料损失率也大。一般情况下,同种鱼类,鱼苗时期投喂次数适当多些,鱼种次之,成鱼可适当少些。  相似文献   

15.
如东 《农家顾问》2005,(8):51-51
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池塘秋管理应抓好几点:①投饵。9月前是鱼摄食生长旺季,主养吃食性鱼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再投喂精饲,日投饵量约占鱼体重3%~6%。10月后日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上旬。鱼种池可晚停食。②施肥。以滤食性鱼为主养鱼的池塘,  相似文献   

16.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蕾 《饲料博览》2008,(3):56-58
1科学投饵抓关键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不要用其他虾饲料来代替。养殖前期注意施肥,培育有益于虾生长的生物群落,如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并向池电移植一些有益的饲料生物,以减少饲料投喂量:随着基础饲料的消耗,可投喂一些清洁无菌的鲜活饲料及幼虾专用配合饲料,然后逐渐过渡到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  相似文献   

18.
利用藕田养鱼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减少饲料投喂量,同时鱼粪又是优质的藕田肥料,一举多得,提高效益。其栽培及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1选择营养物质合理,均衡、品质好的饲料。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饲料品质好,鱼类吃食后可消化吸收的部分高,鱼类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反之,用品质差的饲料养殖鱼类则会大大加重养殖成本。2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减少饲料浪费,控制饲料成本的有效途径。投饲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少养鱼户投喂鱼饵用全池泼洒的方法,既浪费饵料,又污染了水质(投喂豆浆或投施粪肥除外)。正确地搭设食台,可以避免浪费,节约饵料.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还能使鱼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缓解拖食现象。为此,应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和饲料种类采用不同的食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