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鉴别虫种。方法 取贵州从江县及都匀市牛带绦虫病人虫体的3节孕节(约30000~40000虫卵)直接喂养14日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日龄荷兰乳牛犊2头,于62日龄、67日龄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 都匀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的猪囊尾蚴原头节有两圈类似小钩的点状结构,而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后原头节无小钩。结论 根据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及其原头节小钩的差异,可以证实都匀牛带绦虫是亚洲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2.
正牛带绦虫病为寄生在人体小肠当中的人畜共患绦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在东非、中东以及近东等国家、拉美等国家比较流行。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比较流行。其中绦期的幼虫-牛囊尾蚴能够在牛的肌肉中寄生,如果人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感染牛肉,便会被感染。1牛带绦虫病的防治1.1感染症状牛带绦虫病为由牛带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又称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该病的感染不  相似文献   

3.
<正>牛囊尾蚴病是由牛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寄生虫病。牛是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被感染后表现出发热、腹泻、消瘦等症状,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增加淘汰率,严重时可导致病牛死亡。1病原导致牛囊尾蚴病的病原是牛囊尾蚴,它是牛带绦虫的幼虫。牛囊尾蚴与猪囊尾蚴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4.
牛囊尾蚴病也称牛囊虫病,是由牛带绦虫(属于圆叶目、带科、带属)的幼虫--牛囊尾蚴的侵害而引起的.牛吃了含有绦虫虫卵的人粪便或被虫卵污染的饲草,而被感染.虫卵在牛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钻人肠壁的小血管及淋巴管,随血液带到身体各部,但只有在骨骼肌和心肌里才能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牛囊尾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牛带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不但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对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囊虫病在动物卫生检疫中是必检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5.
<正> 牛囊尾蚴病是无钩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当人食入了带有囊尾蚴的生牛肉或加工熟制品不善时而受感染,其成虫——无钩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因其寄生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通常,牛感染囊尾蚴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加强牛囊尾蚴的检验对预防人的无钩绦虫病意义重大。据了解,在京郊动物卫生检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未曾有检出牛囊尾蚴的报道,这  相似文献   

6.
猪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猪肉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引起的疾病。  猪肉带绦虫病的患者或带虫者是该病的感染来源。厕所及粪便管理和使用不合理,使猪吃了病人的粪便或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有的地区养猪习惯于散养或猪圈与厕所相连,更易造成猪食人粪的机会。不合理的烹调和加工方法,使人吃入未熟的病肉;使用被病肉污染而未洗的炊具和餐具;个别地区有食生肉的习惯等,这些情况均可造成人感染猪囊尾蚴病的机会。有的地区对肉品缺乏严格的检验或食品卫生法执行不严格,病肉处理不合理成为本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猪肉带…  相似文献   

7.
牛囊尾蚴是由牛带绦虫(无钩绦虫)的幼虫-牛囊虫(牛囊尾蚴)寄生在肌肉内引起的,牛带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是一种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天峻地区牛囊尾蚴病感染情况调查未见报道过,笔者于1991-1996年9月-11月份,对本县肉菜公司上缴的12乡的牦牛,用随机抽样法进行牛囊尾蚴病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检出感染牛11头,感染率为0.484%,为天峻地区牛囊尾蚴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并对今后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在家猪体内的发育规律及致病性,试验用两种带绦虫卵分别灌胃感染家猪,于不同时间剖检,观察两种带绦虫在家猪体内的发育情况,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家猪对两种带绦虫卵均易感,是亚洲带绦虫的适宜中间宿主,牛带绦虫的非适宜中间宿主;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寄生数量多,各期发育良好;而牛带绦虫囊尾蚴寄...  相似文献   

9.
<正>猪囊尾蚴(猪囊虫)是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猪的肌肉内。链状带绦虫只寄生于人的小肠中。猪囊尾蚴不仅寄生于猪的肉内,而且还可寄生于人的脑、心肌等器官中,危害严重,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1病原体本病病原体猪囊尾蚴寄生在人体小肠里的带科带属的有钩绦虫(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的幼虫。有钩绦虫虫体全长2~4 m,头节上有四个吸盘和带有25~50个(两圈)小钩的顶突,体节总数约700~1 000个,体节较薄,  相似文献   

10.
牛囊尾蚴又叫牛肉囊虫,是一种人、牛共患的寄生虫病。人由于吃了未经高温处理的牛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牛肉绦虫病。龙井市自从1974年开展驱绦灭囊工作以来,猪肉绦虫病人显著减少,相反牛肉绦虫病人有所增加。1985年全市驱下绦虫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猪带绦虫实验动物模型,本实验通过口服激活、未激活囊尾蚴和尾静脉注射激活的囊尾蚴感染昆明小鼠、BALB/c小鼠、SD大鼠、豚鼠、金黄地鼠、沙鼠,对各种鼠体内的绦虫的感染、生长发育及寄生部位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在感染45 d的金黄地鼠体内检出可见虫体,检出的虫体多数吸附在小肠.本实验建立了猪带绦虫的实验动物模型,使得解决猪带绦虫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成为可能,也为猪带绦虫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期幼虫--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有10多个省市均有该病的发生。豆状囊尾蚴是寄生在犬、猫、狐狸等动物的小肠内的豆状带绦虫的幼虫,犬、猫、狐狸等动物是豆状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这些动物感染豆状囊尾蚴2个月后即可随粪便排出豆状带绦虫成熟的节片和虫卵,虫卵遇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发育为六钩蚴,家兔因吞食了被节片和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很容易被感染。感染后六钩蚴经肠管钻出肠壁,游离于腹腔或附着于腹腔器官,或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家兔成为豆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3.
将试验动物牛和猪分为4组:A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牛组)、B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组)、C组(都匀亚洲牛带绦虫感染牛组)及D组(都匀亚洲牛带绦虫感染猪组)。分别灌喂从江牛带绦虫和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的孕节,并于感染后第67d剖检,对牛带绦虫人工感染牛、猪的囊尾蚴形态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囊尾蚴分布在肝,C组囊尾蚴分布在肝、心、肾及四肢肌肉等;A组、B组囊尾蚴外有少量纤维组织包绕,A组囊尾蚴囊壁向囊腔内突出生长,周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组、D组囊尾蚴发生坏死、钙化,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D组肉芽肿形成,B组、D组均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4.
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俗称热水泡、滚油光、水铃铛等,是犬包囊带绦虫的幼虫阶段。不仅寄生于猪,也寄生于牛、羊、鹿、骆驼和兔,偶有寄生于马,一些啮齿动物亦发生寄生。国外由Belding在1945年曾报告人脑被寄生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Taenia Soelam)的幼虫——猪囊尾蚴(Gstlercuscelewtsae).猪和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人则是猪带绦虫(Taenia Sotiam)的终末宿主.猪感染猪囊虫往往是由于猪吃了混有猪带绦虫孕节卵的人粪便而感染发病.因此,不但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既危害人类健康也影响共公卫生.成为肉品卫生检验中的重大任务.笔者从事猪肉检验数十年,发现猪囊虫病肉在被检出的病肉中据首位.  相似文献   

16.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囊尾蚴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和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人则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猪感染猪囊虫往往是由于猪吃了混有猪带绦虫孕节卵的人粪便而感染发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既危害人类健康也影响共公卫生.成为肉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任务.笔者从事我县猪肉检验数十年,猪囊虫病肉在被检出的病肉中占据首位.不但影响了人民的食肉安全,而且使养猪户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各部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引起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项目之一。青海省属养猪业落后省份,生猪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  相似文献   

18.
猪囊尾蚴病是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1病原病原体为猪囊尾蚴,其成虫是有钩绦虫或称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虫体大,长达1~2.5m,头节呈球形或略似方形,有4个吸盘,在头节顶端有一个顶突  相似文献   

19.
牛囊尾蚴虫体在牛体内分布不均,以运动性强的肌肉寄生最多,一般虫体6个月后钙化,是牛屠宰检疫中的必检项目。由于该病在当地检出率极低,常使检疫人员产生忽视心理。2003年4月24日笔者剖检一头牛的咬肌时,发现无包液钙化囊尾蚴虫体2个,立即将该头牛剔出流水线,进行认真剖检。结果在颈肌发现有浑浊包液虫体1个,右深腰肌检出有浑浊包液虫体1个,心肌外表视检发现钙化无包液虫体2个,呈扁平状附贴于心脏外壁,剖检心肌发现无包液钙化虫体3个,其他部位如膈肌、腹肌、肩胛肌等未发现虫体。随即将牛肉尸及其副产品隔离封存,并采集有包液虫体2个、无包…  相似文献   

20.
<正>绦虫或带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刚,寄生于人体的绦虫共有30余种,多属于多节绦虫亚刚圆叶目。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妊娠节虫和虫卵被猪、牛吞食后,卵壳在其十二脂肠内消化,六钩虫幼脱出,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经小静脉及淋巴循环运往全身,以横纹肌为主要寄生部位,发育成囊尾蚴,称囊虫。含囊虫的猪肉叫米猪肉,绦虫病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分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