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粗榧的生物学特征、习性及其在园林方面上的应用,探讨了粗榧苗木繁育种的圃地选择、种予采集、层积处理处理、播种方法、苗木管理、出圃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大姚县粗榧生境条件及分布现状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粗榧为珍稀濒危物种,为我国特有种。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了大姚县粗榧生境条件及分布现状,确定了粗榧在大姚境内分布的面积和数量,为保护粗榧资源,研究粗榧群落特点,扩大粗榧群落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红壳松(又名海南粗榧)属于粗榧科的粗榧属。这一属共有八种,产亚洲东部。我国有六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山东鲁山以南,直至台湾和海南。据《海南植物志》所载:海南岛有海南粗榧、粗榧和三尖杉等三种(见附表)。在《海南木材》一书中,海南粗榧和粗榧的原用名称均为“红壳松”,木材商品名统称为“粗榧”。  相似文献   

4.
珍稀濒危抗癌植物海南粗榧种群结构和资源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样方法研究霸王岭及尖峰岭保护区内海南粗榧种群结构特征,共取样方24个,总调查面积为10 400m2。记录海南粗榧的胸径及高度等形态指标,并将海南粗榧按高度及胸径分为5级,以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3龄海南粗榧幼苗成活率很低,从而导致海南粗榧种群结构不稳定,Ⅴ级大树数量不多。通过其生物量和生物碱含量估算,推算出海南粗榧经济价值,就霸王岭和尖峰岭保护区内海南粗榧含高三尖杉酯碱这一项的经济价值来看,就约为225 107.4万元,其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的。因此保护好海南粗榧,做好海南粗榧的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对恢复和维护良好的海南粗榧种群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缓解市场上对三尖杉酯碱等的急切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以1996—2005年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海南粗榧种群内的海南粗榧植株各林龄存活率、幼苗高度增加比、幼苗高度增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年最高温度对各种群海南粗榧幼苗的存活率影响最大,年最低温度对各种群海南粗榧幼苗的植株高度年增加值影响最大,而土壤的厚度及湿度严重影响了海南粗榧幼苗的生长。因此,在保护海南粗榧野生种群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其生长环境(主要是温度及土壤)对植株的影响,以便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改善植株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6.
对人工冷冻处理后的粗榧枝条内细胞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MDA)、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冷冻处理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冻处理温度的降低,细胞保护酶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然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MDA含量依冷冻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植物枝条原生质膜透性增加,粗榧的半致死温度是27℃。  相似文献   

7.
王箭 《绿色科技》2011,(3):53-57
对人工冷冻处理后的粗榧枝条内细胞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MDA)、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冷冻处理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冻处理温度的降低,细胞保护酶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然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MDA含量依冷冻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植物枝条原生质膜透性增加,粗榧的半致死温度是-27℃。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5日,在土名羊岩山坡上发现了一株雌雄同株的“两性”榧树。 香榧是个总的称谓,可分细榧和粗榧两种。细榧为嫁接之榧,粗榧为实生之榧。同为红豆杉科榧树属,雌雄异株植物,常绿乔木。雌雄同株的榧树实属罕见。 该榧树枝叶茂盛婆娑,呈麻菇状,树龄逾百年。同株树上,雄花蕾、幼果、混合花芽,或雌花蕾、混合花芽同时生在同一小枝条上的情景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9.
对铁观音茶叶苗木应用清水和植物激素吲哚丁酸溶液、生根粉溶液进行了不同处理,对扦插后的苗木和栽培的茶树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清水处理扦插生长的苗木高度25cm、地径粗0.23cm,栽培1年生长茶树高42cm;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扦插生长的苗木高度27cm、地径粗0.25cm,栽培1年生长茶树高48cm;生根粉溶液处理扦插生长的苗木高度29cm、地径粗0.26cm栽培1年生长茶树高52cm。应用生根粉溶液进行处理培育的苗木和栽培的茶树,比应用吲哚丁酸溶液和清水进行处理培育的苗木和栽培的茶树,分别苗高7.4%、苗粗4%、茶树大7.4%。径粗16%、13%、13%。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大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的种群数量,对海南粗榧进行就地及迁地抚育研究,结果表明:1)在就地抚育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以及增施肥料对海南粗榧株基径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对其叶绿素增长有显著影响,并且显著降低SOD酶活,缓解其逆境条件。2)迁地抚育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对海南粗榧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营养土作为基质的海南粗榧幼苗叶片叶绿素也有极显著增加;除了降低光照对SOD酶活性增加有影响外,其他环境因子都会降低SOD酶活性。3)人工抚育手段能很好地促进海南粗榧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海南粗榧是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可以提取出显著的抗癌特效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该文主要对海南粗榧资源研究、种群与群落学研究、核形态学、药用成分、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繁育技术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海南粗榧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不同基质及其配比,不同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在不同季节进行海南粗榧扦插。结果表明,9个处理间的扦插生根率、根条数和最长根长均达到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海南粗榧在海南宜在秋冬季进行扦插,以甘蔗渣1∶1拌表土为基质,IBA浓度1 500 mg/L为生根剂时其扦插生根率最高,达到84.89%,是最低处理的1.50倍;而以锯木糠1∶1拌表土为基质时根条数最多,为9.55条;以椰糠1∶1拌表土为基质时根系最长,达到12.83 cm;甘蔗渣、锯木糠及椰糠分别以1∶1拌表土为基质均适用于海南粗榧的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粗榧茎段外植体灭菌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研究表明,以海南粗榧温室扦插苗的嫩茎作为外植体,70%酒精1min,0.1%氯化汞溶液12min表面消毒处理效果最好;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NAA+0.5~1.0mg/L BA+2.5~4.0mg/L 2,4~D。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澳洲坚果品种‘A16’半同胞家系的155株化学诱变苗为材料,进行茎粗生长量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澳洲坚果诱变苗木的茎粗生长量受遗传因素和秋水仙素共同影响,产生了丰富的变异,处理间变异系数排序为处理E(39.37%)处理A(38.9%)处理F(29.54%)处理B(26.22%)处理D(21.25%)处理C(16.68%)对照(14.58%);(2)对照(CK)苗木长势比较整齐,化学诱变苗木受秋水仙素影响,苗木长势参差不一,同一处理内茎粗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38倍;(3)对照(CK)的年均增粗量最快为14.72 mm,处理F增粗最慢年均增粗8.82 m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 20;(30±2)℃,记为T 30 ]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和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相似文献   

16.
海南粗榧(Cephalataxus mannii)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主产海南,该树体内含有多种生物碱,抗癌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资源匮乏,已列入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笔者通过资料查阅并结合实践工作,初步总结海南粗榧种苗繁育技术,对今后海南粗榧育苗及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的海南粗榧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样方中的乔木层、灌木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但同一样方中乔木层和灌木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保育群落中的优势种主要有红紫麻(Oreocnide rubescens)、野芭蕉(Musa wilsonii)、药用狗牙花(Ervatamia officinalis)等;保育区内海南粗榧成年和幼体植株生长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断根方式对美国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采用切根、移栽两种断根方式,研究不同断根方式对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处理能促进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快速生长,移栽处理能促进地下部分增粗生长,对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移栽处理能显著促进苗木地下侧根增长、增粗,以及鲜质量增加,切根处理能显著促进苗木须根数量和鲜质量增加。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促进美国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选育后嫁接繁殖栽培的优良品种,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用、种植要求、幼林管护、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香榧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东阳市香榧基地发展现状,分析了香榧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穗源基地缺少、优良香榧接穗资源紧缺,香榧资源破坏严重,接穗价格高、品种混乱,榧农对接穗的常识掌握较少、品种概念不强,缺乏健全的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多品种的良种基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资源、加强苗木市场的管理、合理利用实生榧资源、加强技术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