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真正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宗旨。在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设计方法教学中,关注"天",带领学生走进场地、感受场地、了解自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关注"人",观察使用者的结构组成、行为习惯,调查其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活动之中,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然而,伴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在很多方面都消耗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与资源成本,严重违背了风景园林建设美好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初衷。基于此,该文从实际出发,从生态文明保护的视角,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和施工环节及园林维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下,乡土景观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系统分析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乡土景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乡土景观研究新框架。以云南阿者科哈尼族乡土景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其空间组成结构,进而研究了阿者科哈尼族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及互动方式。最后探讨了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利用风景园林学理论展开相关后续研究内容的实践途径,并提出此新框架不仅拓展乡土景观的研究视野,也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1月8—10日,广东园林学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及2019年年会暨岭南园林论坛在湛江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广东园林学会主办,湛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支持,广东海洋大学协办。广东园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员、会员单位代表和个人会员、各专业委员会代表及湛江市有关风景园林单位代表等约360人参加了会议。年会以"广东风景园林创新发展70年——生态园林公园城市"为主题,展示、宣传广东风景园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推动城市公园建设及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古德泉 《广东园林》2020,42(1):27-30
通过梳理中国文艺创作中的意境理论体系,"意"与"境"因契合程度不一而出现"物境""情境""意境"3种艺术境界,阐明风景园林中意境思维与方法在当代风景园林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论述意境理论体系下风景园林创作逻辑。同时着重研究了立意与营境在风景园林创作中互构机制及其实践价值,并提出发展营境理论,只有回到东方文化源头探寻风景园林发展的驱动力,才能够在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中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22日下午,由广东园林学会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广东省生态城镇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2017广东风景园林教育学术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红楼多媒体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围绕着"风景园林教育的新时代、新发展"为主题,邀请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汇报,为风景园林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风景园林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践行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形式。"风景园林生态学基础"是我国高校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风景园林学生生态学思维、拓展生态文明认知的重要课程。该课程融合了生态学原理与生态规划设计案例,凝练了教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以案例教学为主要途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通过讲授生态学基础理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生态伦理与当代价值、生态逻辑与科学素养、生态智慧与文化自信、生态服务与空间正义、生态建设与社会责任等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风景园林对于塑造和谐健康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培育具有生态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IFLA世界大会     
《园林科技》2010,(2):49-49
5月28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在苏州隆重开幕,这是被誉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的会议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从5月28日到3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领域的2000余位代表,围绕“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就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发展传统的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兼顾保护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风景园林行业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风景园林师应该承担什么新的历史使命?风景园林、规划、建筑三大行业要不要跨界融合?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风景园林设计大师、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有着许多深入的思考。风景园林是"梦境"建设孟院士说,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首先要适应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风光     
《广东园林》2020,42(4)
园林造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山水景色为主旨,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法,将山、石、水、树木花草、建筑和园路等浑然一体,宛如天成。本组风光图片,试图为读者传递"观察自然,学习自然",让风景园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终极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用电告急,许多地方又开始拉闸限电。拉闸限电,对谁来说都是有影响的,许多人质问为什么就不考虑多建一些发电站?但我却为拉闸限电叫好。为什么,因为这至少“拉”醒我们的节能意识。缺电其实是个世界性问题,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别的国家同样会面临盛夏用电危机,那么他们又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了生态建设提法的由来,论述了“生态建设”一词的科学内涵。对否定“生态建设”提法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生态建设”的提法符合生态学原理,也是相关社会实践的科学概括。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一词已成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规范用语并为社会各界广为接受,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难免在广大国民中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岭南八局"经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10a的休养生息,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做好森林培育将成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文章针对"岭南八局"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建设能力,对森林培育目的、总体思路、培育方式和培育规模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因"与"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巧于因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之一。文章试结合实例从历史沿革、审美层次等方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易县"两山"划分和"四荒"拍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初,林业"三定"时划分给农户的"两山",治理效果不十分明显,而近年来"四荒"拍卖却异军突起,不仅拍卖后的"四荒"治理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治理效果也出乎一般人的预料.为找出"四荒"拍卖的理论依据,解除一些人的模糊认识,提高人们对"四荒"拍卖支持的自觉性,本文通过对易县的"两山"划分及现在的"四荒"拍卖情况,作一粗浅分析,以便找出一般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从小就在祁连山脚下长大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海蓉一直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3年来目光一直聚焦祁连山生态保护。今年35岁的杨海蓉是连任三届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上井村妇联主席。除了全国人大代表之外,杨海蓉还是市、县、乡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豫板栗2号”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优和对比分析 ,选育出了板栗新品种“豫板栗 2号”。经与“信阳大板栗”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豫板栗 2号”具有丰产性强、品质优良、抗病虫等明显的优良性状 ,是豫南地区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九五"时期林业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时期林业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都有一定的变化,投资效果显著."九五"时期林业投资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林业投资总量不足,林业投资渠道单一,两大体系建设投资偏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多方筹资,两大体系投资并重,加快林业投资改革步伐和提高林业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立法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突出了生态环境建设 ;围绕植树造林、林木管理和林地管理三条主线完善了基本法律制度 ;充分利用了立法赋予的强制手段 ;充分体现了权利义务对等的立法原则。在林业执法中应掌握立法的本意和宗旨 ,注意执法主体、内容和程序三个合法 ;具体执行中要注意 10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冠梨鸡爪病发生原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冠梨属中早熟梨良种,具有成熟期早、外形美观、品质优良、抗黑星病等优良特性,推广前景广阔,但近些年套袋果发生致命病害鸡爪病。通过对套袋果与非套袋果、不同土壤质地、降雨与否、树势强弱、是否使用膨大素、密植与稀植园、树冠及果实不同部位、不同贮藏运输环境条件等发病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进行了病皮切片观察和病健果表皮营养成分测定、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提出了“鸡爪病”预防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