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品质的确定依赖于审评技术。笔者以多年实践之体会,论述了现行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技法及其利弊,提出了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的新技术,即“三香五味”(香气的香型、纯度高低、长短及持久性;滋味的浓度、纯与醇、甘甜、鲜爽味、润滑)兼顾“两性”(即耐泡性与均衡性)之技法评审乌龙茶香味品质便能由繁变简,易于把握和刻画。这种技法在香味之下细分项目,按具体项目的审评感受以审评术语定义品质性质,再依每个项目的实际品质差异分为若干档次,或以记分表示差距,就使得品质规格一目了然。既有切合茶叶品质实际的文字表述,又有一看就明白的数字体…  相似文献   

2.
茶叶品质评分是评茶人员通过给分的多少来表示茶叶品质优次的方法。它与评茶术语、茶叶价格构成茶叶品质的评价体系。通常茶叶感官审评较多采用评茶术语描述,应用茶叶品质评分的较少,在实际工作中也常遇到“高级茶低分,低级茶高分”的尴尬,甚至把茶叶品质“在档内之差,扩大到档次之差”。因而一些人认为没有“实用”并加以否定。本文以乌龙茶品质评分为例,阐述了茶叶品质等级评分的依据、方法,结果判断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例题计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茶叶审评的内容与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及价值的高低,主要通过对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的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又可以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通过对茶叶进行外形干评和内质湿评来确定茶叶品质的优劣。一般地说,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应以湿评内质为主要依据,但因产销要求不同,也有以干评外形为主作为审评结果的。所以,审评茶叶品质应外形内质兼评。  相似文献   

4.
茶叶品质是茶叶外形与内质的体现,快速准确地对茶叶品质作出评价,对于茶叶加工和茶叶贸易等至关重要。感官审评、成分分析检测以及新兴技术是目前主要的茶叶品质评价技术方法。综述了近年来3种主要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感官审评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但结合定量描述分析可以降低主观性的影响;成分分析检测门槛高、操作难、耗时耗力,得出的结果相对准确;新兴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但目前还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准确率。在茶叶产品多样化的今天,唯有多维度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才能快速、高效检测茶叶品质,为茶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茶叶品质与茶叶商品规格、商品信誉及经济效益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而茶叶品质评定方法本身的先进程度对茶叶品质评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开发既准确、稳定,又简便、快速,能适应生产、加工、检验各环节的茶叶品质评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茶叶品质评定方法的回顾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实际标准样为依据的、依靠有经验的评茶师来评定茶叶品质的感官审评方法,自古以来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只需几秒钟就能对茶叶外形和内质作出较客观正确的评定。但是我们也发现,这种审评方法既要求评茶师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曾国渊 《中国茶叶》1992,14(1):30-31
乌龙茶品种多样,具外形的条索、色泽特征,依地区及品种不同而异。人们对乌龙茶商品规格要求有着传统的习惯与爱好,一般不注重外形而讲究内质,但是,外形与内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成品乌龙茶的审评,主要是看香气和滋味达两个因子,其次才是外形和叶底因子,汤色仅供参考。福建乌龙茶按地区分闽北及闽南两大类,不论是闽北乌龙茶还是闽南乌龙茶,其成品茶的品质要求都为香高幽雅、茶汤橙明、回味甘甜、耐冲泡,品评方法也部分干评和湿评两种。 1.外形首先是检视茶叶应归属于哪个区域和品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香气与品质审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龙茶以香高味醇而著称于世。然而由于品种繁多,性状各异,各具风格,尤其是那引人入胜的香气,历来为鉴赏家称誉与品质审评探究的课题。1乌龙茶香型与芳香物质根据日本山西贞等人研究,茶叶香气技性质分组,大体可归纳为十大类型(见表1)。各类香气之间的各种成分比率不同便形成各种茶叶香气特征。乌龙茶的香气以自然花香突出为特点,但因品种、鲜叶嫩度、地理环境、不同季节、制茶天气及加工技术等条件有所不同。芳香物质在组成和比例上的变化,形成了各类独特的香型。1.三香气类型:乌龙茶产品的香气,根据感官审评结果大致可分为如…  相似文献   

8.
安溪铁观音堪称乌龙茶之极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两种。由于清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气清高悠长,滋味醇厚鲜爽的优异品质,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这不仅促使了安溪传统乌龙茶工艺的革新,而且在茶叶感官审评上,对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特征也应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种类多样,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香味受到众多茶客的青睐,而铁观音是正乌龙茶中的主要代表,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关于铁观音的审评主要是通过感观对其品质进行鉴定.本文从个人角度对铁观音的审评方法及步骤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茶叶审评人员及铁观音爱好者提供品评经验,以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品种多,品质千差万别。外形有弯曲,圆曲。内质有音韵、岩韵等不同特征。这些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应该怎样审评呢?现就外形、内质等几个方面作一些介绍。一、外形。按照通常审评茶叶外形方法,分取试样100—200克,倒在审茶盘中,用手将样盘回转数次,然后检视粗细、老嫩、整碎、色泽及匀净程度等,对照标准样茶加以审评。由于乌龙茶着重品种,在检视上述外形各项目时,必须同时判断茶是属于哪一个品种。乌龙茶的初制分包揉和不包揉两种不同制法,这就很容易把圆曲型茶和弯曲型茶分开。铁观  相似文献   

11.
乌龙茶的感官审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龙茶是我国的特产,按产地不同,有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之分。乌龙茶具有外形条索粗壮,色泽油润有光,内质香气馥郁芬芳,汤色清澈金黄,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绿叶红镶边的独特品质特点,尤其注重香气和滋味,其审评方法与其他茶类有所不同。由于产地、品种、加工方法不同,各地的乌龙茶品质也有差异,其审评方法也不完全一致。一、审评设备1.审评室审评室坐北朝南,要求光线调和明亮,周围没有异气物品的影响。为使室内光线调和充足,在北面设有倾斜角为30°的黑色遮光板窗户,顶部玻璃下设置白色调光布,使干看台面受光均匀。…  相似文献   

12.
陈香普洱茶品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通过对不同陈香普洱茶的外形,内质审评及其主要成份的化学分析测定,探讨不同陈香普洱茶所具有的品质特点及其品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将色谱应用于茶叶审评的方法。色谱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审评中应用色谱可以提高汤色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将汤色简单、直观地加以再现,处理好人眼的实际分辨力与茶叶品质质量差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汤色术语的标准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闽南乌龙茶感官审评 闽南乌龙茶感官审评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因产地、季节、气候条件、品种、加工方法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制成的茶叶品质千姿百态.评茶员需利用人体的嗅觉、味觉、触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分辨分析判定茶叶品质的特征和优次.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其审评重视内质,香气和滋味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重要条件。而“乌龙茶”香气与茶树品种关系很大,本文首次报道著名的中国福建乌龙茶:铁观音、色种、武夷水仙和武夷奇种茶的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6.
评茶术语是感官审评时用于表达茶叶品质状况的一类词汇,据初步统计有近600条之多。其中有些术语是一个名词,本身不具有区分茶叶品质好坏的功能,只有在其前面或后面添加辅助词,才能表达出茶叶的品质情况。例如“洒面”一词,它只是作为砖茶表层茶的一个名称,本身无品质上的含意,但与辅助词组合后,如组成“洒面太粗老”,才具有表达品质优劣的功能,成为评茶术语。也有一些术语既可用于香气,也可用于滋味,或者既可用于外形,也可用于叶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故而会在不同的审评项目中重复出现。还有一些词语,本身虽不属于评茶术语,但在茶叶审评中  相似文献   

17.
丹桂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年至1997年从肉桂天然杂交中采用单株选种育成,其性状为灌木型、中叶类、早芽种,制乌龙茶品质好,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引种南靖一年来,对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观察认为,丹桂比本地大面积种植的毛蟹、梅占具有发芽早、茶叶品质高的优点,是我县扩种新茶园和老茶园改植换种的一个首选品。  相似文献   

18.
茶叶审评分干评和湿评二大工序八大因子,即干评荷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净度;湿评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审评过程主要靠审评人员通过眼睛、鼻子、嘴巴,对八大因子鉴别来决定茶叶的品质。乌龙茶品质审评以湿评为主,干评为辅。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具有滋味醇厚甘爽,香气浓郁,有天然花果香气和特殊的品种香韵之品质风格。2005年,全国乌龙茶产量约10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1.49%,比2004年增长11.1%,成为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类。乌龙茶市场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乌龙茶加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清高香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初制工艺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清高香乌龙茶是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根据国内外消费者对乌龙茶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研制的闽北乌龙茶创新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清高香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揭油润,内质干嗅茶香显露、冲泡后清花果香高而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鲜爽醇和、耐冲泡,叶底呈"金娃娃"状,曾在我省首届发明与革新成果大会荣获优胜奖。关于清高香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已有报道[1]。本文以清高香乌龙茶的某些内含成分与闽北水仙对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其主要品质特征与初制工艺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清高香乌龙茶工艺流程鲜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