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野生柳黄蘑子实体分离部位、菌丝体分离培养基质、菌丝体生长温度、培养基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柳黄蘑的菌褶和菌柄交界处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小麦-蛋白胨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0~28℃,最适温度是24℃;柳黄蘑菌丝体适宜酸碱度pH6.0~8.0,最适酸碱度范围pH6.5~7.0。  相似文献   

2.
对紫色丝菌菌丝子实体部位纯种分离、母种培养基质筛选、菌丝体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紫色丝膜菌菌褶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加入牛肉浸膏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0~28℃,最适温度是25℃;菌丝体适宜pH 6.0~8.0,最适pH 6.5~7.0。  相似文献   

3.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4.
白雷蘑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雷蘑是山西省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我们对其菌丝体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以腐殖土浸出液制成的葡萄糖酵母青琼脂(DYA)加富培养基是其母种的适宜培养基.原种适宜培养基配方是杂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5%,腐殖土5%。最适pH为6~7,最适温度是21~23℃.培养过程中,4~6℃的低温处理对促进菌丝生长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的印度丽蘑菌株为试验对象,进行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印度丽蘑对温度、pH的适应性较广,适宜温度范围为26~36℃,以32℃时生长最佳;在pH 5.0~9.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最适pH为7;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6.
草原白蘑是我国宝贵的食用菌资源,但由于草原退化及人为过度采收等原因,其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产量不断下降。而且人工栽培至今未获实质性突破。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现对其菌丝体主要的生长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白蘑菌丝体生长温度22~28℃,最佳碳源为淀粉,其次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有机氮源如酵母膏,无机氮源中以氯化铵为好。添加维生素对菌丝体生长无明显影响。pH5.5~7.5,最适pH6,最佳碳氮比为20∶1~40∶1。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pH值、光照对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培养基中,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黄豆粉培养基:黄豆粉40g,蛋白胨2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至1000mL。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最适温度为25℃,适宜的pH值为6~7。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研究白香蘑菌丝营养特性的基础上,对白香蘑菌丝培养条件及人工驯化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香蘑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25℃;pH范围为4~10,最适范围4~7;光照对菌丝体影响明显,以暗培养最佳;适宜的C0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子实体人工驯化栽培以稻草、玉米芯、麸皮、黄豆粉、石膏、石灰按一定量配比方可得子实体。  相似文献   

9.
pH值和温度对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册  刘雍  程继鸿  陈青君 《中国食用菌》2010,29(1):35-36,51
为了确定北京怀柔地区的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最佳pH和温度,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不同pH值及温度对该地区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玉米粉培养基上,墨汁鬼伞菌丝体在pH 5~10范围内均能生长,pH6~8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稍慢,pH为9时菌丝浓密,生长速度最快,为最适pH值;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3℃~29℃,适宜温度为21℃~25℃,25℃生长最快,13℃生长缓慢,33℃则不能生长。怀柔墨汁鬼伞是一种喜碱性、中低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PDA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菌盖与菌柄联接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pH分别是:配方①pH.5.0~5.5,配方②pH 5.5~6.0,配方③pH 6.0~6.5.  相似文献   

11.
对采集自岫岩的野生肺形侧耳进行了菌种分离纯化,并通过比较碳源、氮源、温度及pH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对该菌株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培养基适宜pH为5~11,最适pH为6;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氮源是酵母膏。出菇试验,生长出的子实体与采集的野生标本菇型一致,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料可实现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特性,以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为指标,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pH及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最适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或酵母粉,培养基适宜pH为5~7,当培养温度为25~30℃时,菌落完整,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且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13.
沼生花褶伞菌丝体纯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不同培养基、碳、氮源、温度和pH值对于沼生花褶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沼生花褶伞菌丝体的最佳培养基是粪草培养基 ,蔗糖和玉米粉是最好的碳源 ,蛋白胨和尿素是最好的氮源 ,最适温度为 2 6~ 30℃ ,最适pH值为 7 0~ 9 0。  相似文献   

14.
翁祖英  吴政声 《食用菌》2005,27(4):10-11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和平菇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8,最适pH7.2~8;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5~8,最适pH值为6-6.5。  相似文献   

15.
pH和温度对攀枝花野生鸡枞菌PXT-1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亚  李敏杰  周君 《北方园艺》2011,(11):164-165
以野生鸡枞菌菌丝体PXT-1株为试材,研究了温度、pH对鸡枞菌菌丝体PXT-1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鸡枞菌菌丝体PXT-1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最适pH为5~6,此时菌丝体干重最高,菌丝在培养基中长势浓密。鸡枞菌菌株PXT-1是一种喜酸性、中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璐  常继东 《食用菌》2006,28(5):10-12
从碳源、氮源、微量元素、温度、培养基pH值、光照等方面探讨了羊肚菌M.E.194的菌丝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K^+,Zn^2+,VB1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光照对菌丝体生长略有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对分离的野生桑黄菌swp-9从不同的温度、pH值、不同的碳源和氮源以及原种培养基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显示桑黄菌swp-9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是葡萄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本项目研究的数据为桑黄菌swp-9的菌种生产、菌丝体发酵、子实体载培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元蘑菌丝生长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度、光照、pH值等生长因子及碳源、氮源等营养源对元蘑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得出结论:元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元蘑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最适pH值为5.0-6.0,元蘑菌丝适宜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光照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驯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淑敏 《食用菌》2010,32(3):14-15,17
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野生大肥蘑菇的发生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引种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具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露出地表,生活史均在地下完成的特性。菌丝体在PDA、CDA、PT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体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的pH7.0~9.0。发酵料堆料及袋料栽培在12~23℃温度内均能产生子实体。  相似文献   

20.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培朱红密孔菌,在培养料上菌丝发满菌袋时间为26~30d,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时间约为3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