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乡村是湖南全面现代化的短板,乡村现代化的水平就决定了整个全省的现代化水平,能不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农业农村。本文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障碍,并基于新型农民培育视角,提出湖南省加快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发展的构建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湖南省农业大省的产业优势,加快湖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其对乡村振兴起到的正向作用以及潜在风险,同时提出相应风险对策,旨在从多角度分析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从而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其对乡村振兴起到的正向作用以及潜在风险,同时提出相应风险对策,旨在从多角度分析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从而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茶产业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鼓励智慧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进传统茶业向智慧茶业转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智慧农业(茶业)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介绍了福建农林大学以特色专业-茶学为核心培养智慧农业专业人才的实例,提出了智慧茶业产业集群打造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智慧农业尤其是智慧茶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素质不高以及人才结构不优等一系列的人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意识薄弱、经费不足、培训不够是制约乡土人才振兴的主要瓶颈,结合湖南省乡土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人才管理体系、多途径引进、分类型培养、多方面提升等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通过乡土人才的培养来推动和促进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3月29日,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16年全省茶叶基地工作会议,与基地厂家及茶农签订了总金额30亿元的购销协议。会上,湖南省农委副主任邹永霞介绍了2015年全省茶产业情况,茶园总面积发展至203万亩,出口1.5亿美元,综合产值580亿元,各项指标均实现稳步增长,整行业呈现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7.
卜健  陈媛媛 《福建茶叶》2024,(4):105-108
乡村振兴直接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其中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新时代劳动教育直面现实社会生活、直接与生产劳动相联系,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茶蕴含着中华民族美好价值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基础,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校以茶创新劳动教育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能涵养学生优秀劳动素养、养成服务“三农”情怀、促进文化理解和传承、培育绿色低碳责任感。以茶创新劳动教育应遵循以茶文化丰富劳动教育课程文本、以茶产业拓展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以茶文创培育学生创造性劳动思维、以茶科技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茶叶通讯》2008,35(1)
2007年12月22~23日,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主办、湖南省茶叶学会和湖南省茶业协会等单位协办的湖南省科技兴茶"五个一工程"汇报会暨万名茶农首期培训班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行,省直单位有关领导和全省茶叶主产县的150多名茶叶科技示范户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常德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现状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针对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农民回乡创业环境较差、跟踪服务不到位、扶持政策不到位、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环境、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搞好精准跟踪服务、加大投入、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等对策,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常德市农业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茶产业是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山区茶农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平水日铸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实施“六统一”管理,提升品牌美誉度、带动山区茶农增收致富。文章介绍了“六统一”管理的经验做法,针对山区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6,(3)
周重旺,男,1963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任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湖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湖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副监事长。多年来,他积极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化建设,领导公司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选择我省相对贫困落后的山区、库区,建立了52个优质茶出口基地,总面积42万亩,其中16个有机茶基地通过了欧盟“I-MO”、美国“NOP”、日本“JONA”有机茶国际认证,共涉及茶农100万人,直接带动我省8.5万户茶农致富。如…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20,(7)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全产业链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贯彻"感动客户、造福茶农、奉献社会、成就员工"的经营宗旨,始终坚持视三湘茶农为父母,充分发挥自身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带动茶区产业发展、促进茶叶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 《中国茶叶》2012,(11):1-1
10月12日上午,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来到省茶业有限公司湘茶高科技产业园,调研全省茶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抓紧制订完善全省茶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强茶叶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加快建设茶业强省,力争早日实现湖南省千亿茶产业战略目标。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内外贸并举、全产业链经营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去年,该公司经营茶叶4.5万吨,占全省茶叶经营总量的70%,实现总销售额30.6亿元,利税1.5亿元,并带动全省20万户茶农户均增收5500元,  相似文献   

15.
7月29日,湖南省茶业协会成立大会在省会长沙留芳宾馆胜利召开。协会是在省人大常委会庞道沐副主任倡议,杨泰波副省长批示下成立的。会上听取了协会会长曹文成同志的筹备工作报告,有关嘉宾和领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庞道沐副主任也亲临大会表示祝贺,并对大会今后开展的工作寄予厚望。会议通过了茶业协会章程及相关协会办法,决定了协会机构,选举了协会领导人,邀请省老领导刘夫生和省人大庞道沐副主任担任协会名誉会长。湖南省茶业协会的成立为政府与企业、科教单位及广大茶农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将在今后发展湘茶产业、做大做强湘茶品牌…  相似文献   

16.
何溶 《茶叶通讯》2011,38(3):51-51
日前,由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长沙、湘西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叶人才培训中心、湖南省茶业协会、湖南省茶叶学会协办的湖南高级管理人才研讨班于6月8~21日在长沙成功举办。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刘文珠、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出席研讨班开学典礼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8,(9)
正9月8日下午,"乡村振兴,茶业扶贫"县域论坛在"2018上海国际茶业展"期间成功召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董事长庞言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等领导及来自安徽、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市的县区政府代表、数十家一线品牌茶叶企业代表,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代表近150人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围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邀请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福建茶业取得了很大发展,茶业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已初步建立,为实现“两个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探索,如茶业市场的经济法规尚不健全,经济秩序比较混乱;茶叶税赋重、成本高、效益低;茶叶科技投入短缺,茶业经营管理粗放等。针对福建茶业的现状,提出加快福建茶业“两个转变”的途径:一、加快福建茶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茶农;积极完善茶业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茶业市场的中介组织;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二、加快福建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相似文献   

19.
茶业是四川凉山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茶产业在产业振兴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而当前四川凉山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专业人才不足、标准化生产落后、产业化项目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茶产业的发展。因而可以从加强人才建设、标准化生产、构建生态产园、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快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加强茶产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福建茶业取得了很大发展,茶业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已初步建立,为实现“两个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探索,如茶业市场的经济法规尚不健全,经济秩序比较混乱;茶叶税赋重、成本高、效益低;茶叶科技投入短缺,茶业经营管理粗放等。针对福建茶业的现状,提出加快福建茶业“两个转变”的途径:一、加快福建茶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茶农;积极完善茶业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茶业市场的中介组织;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二、加快福建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茶业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福建茶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