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和生产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讨论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的39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以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多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荔枝种植户通过相互学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来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门槛模型存在单门槛值,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荔枝种植户存在最优生产规模,荔枝种植户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高接换种是荔枝品种结构调整的最简便方法。钦州市近年来荔枝高接换种实施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择优良的砧穗组合、中间砧应用、高接前回缩修剪,同时将密蔽果园改造技术、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节本增效轻简栽培技术、“三避”技术等有机结合,获得了荔枝高接换种后快速恢复产量的效果。文章以钦州市荔枝高接换种为例,总结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并适合生产实际、操作性强的荔枝高接换种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三峡库区45户桔农和45户粮农进行抽样调查,在种植规模和农户文化素质对柑桔和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结构调整中小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柑桔单产与种植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2=0.8214**)。柑桔单产随种植规模的扩大迅速增加(y=440.53 x+307.64),柑桔种植规模每扩大667 m~2,单产可增加440.53 kg,而粮食单产与种植规模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同样,农户文化素质对粮食单产基本上不存在影响,而对柑桔单产存在影响,且随着农户素质的提高,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从种植规模和农户文化素质对柑桔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可知,相对于粮食生产,柑桔生产是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均相对较高的产业,随着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户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柑桔和粮食间比较效益的差异将使得柑桔种植规模的扩大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单位,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整是诱发农业结构变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植行为的调控必须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荔枝是广东阳西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是当地农业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基于2021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阳西分队的实地调研,实地走访2个镇4条村104位荔枝种植户,对当地荔枝种植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观察了解,发现当地荔枝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荔枝龙眼间伐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荔枝龙眼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农户的问卷调研,分析农户采用间伐技术情况,评估间伐技术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调查的257户农户中,117户采用了间伐技术.间伐后卖树的收益基本可以弥补砍树的成本支出,大多数果园间伐后每667m2收益比改造前明显增加.对间伐技术采用户和未采用户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总数、果树树龄、种植面积、水果收入比重、每667m2销售收入、人均管理种植面积等不同农户禀赋对农户是否采用间伐技术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焦源  赵玉姝  高强 《北方园艺》2018,(3):180-186
农户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该研究基于山东省5县共461份问卷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菜农对不同农业技术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良种、病虫害防治等传统农业技术需求旺盛,而对冷冻保鲜及产后加工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弱;从农技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多数农户使用的技术多集中于产前和产中阶段,对以蔬菜冷冻保鲜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代表的产后技术采用较少。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政府补贴对良种栽培技术影响明显;种植规模和地区生态环境状态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作用显著;交通运输条件和农技信息来源渠道则对产后加工技术的采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金强 《蔬菜》2022,(3):1-12
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并将长期存在.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中国有2.3亿户农户,耕地面积10亩以下的小农户有2.1亿户;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周年供应市场的一种精细蔬菜。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一般选用无限生长类型的适合周年栽培的优良品种。目前番茄最常见的育苗方式,首选是工厂化育苗,但规模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其次是日光温室育苗,适合多户共用;另一种就是小拱棚育苗,生产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经济易行的壮苗培育新技术,更适合农户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
杧果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其生产分布100多个国家,栽培面积200万hm2以上,年产量超过1 600万t,都仅次于香蕉。在我国,2005年杧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居第四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居第五位;产值仅次于香蕉、荔枝和龙眼,居第四位[1]。杧果炭疽病病原  相似文献   

10.
生产效率提高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蔬菜生产近年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利用北方五省市农户调研数据,分析生产集聚对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1)生产规模方面,蔬菜种植面积在10005~26680 m2(15~40亩)的农户技术效率值较高,而10005 m2(15亩)以下农户的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面距离较远;2...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广西荔枝龙眼主产区965户农户实地调查,对比采用与未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的农户户主基本情况及生产经营情况,并选取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两个示范园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纵向对比分析采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前后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965户农户中,仅有73户采用了水肥药一体化技术。户主是男性、年龄46~55岁、受教育7~9年的农户倾向于采用该技术,家庭人口3~6人、种植年限较长、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倾向于采用该技术。典型案例分析发现,水肥药一体化技术节本增效效果显著,采用该技术后,两个示范果园产量均增加22%以上,成本下降了4%以上,这对于周边农户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现代园艺》1997,(3):37-38
我县果业发展很快,果树面积已达7千多公顷,产量15218吨。为了总结推广和完善我县果业生产责任制,我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园责任制进行调查分析。一、我县果园生产责任制形式1.户办适度规模果园调查根龙镇井洲村的5户,是1984年栽的温柑,户办园较大的1.1公顷,小的0.3公顷,据果农介绍,果园的经济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产量稳定30~38t/hm2,纯收入22500元/hm2以上。由于农户自愿经营,能量力而行,规模适度,外界干扰小,果园管理好,见效快。这种形式值得巩固和推广。不易之处,果园较分散,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2.…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荔枝果园栽培方式落后,生产成本飙升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产业调研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目前在荔枝生产中容易做到的省力化栽培七大关键技术,包括密闭荔枝园改造技术、简化修剪技术、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省力化喷药喷叶面肥技术、简化土壤施肥技术、省力化花果管理技术和省力化土壤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9):76-79
基于我国新疆吐哈盆地实地综合调查的农户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技术获得感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培训、技术获取渠道、参加合作社、哈密瓜面积占比与文化程度分别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户对现行技术满意度与栽培方式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需求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其中农户对现行技术满意度成为影响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基于农户不同需求效应,应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以带动农户之间的交流;同时,要求我们在对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时,不仅要注重效果还要引导农户将农业绿色技术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植保环节是种植业产生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水果是我国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植保高投入的特点使之成为制约种植业绿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水果生产以小农户为主,果园用药普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对其用药的管控难以有效实现。基于对主产区300余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访问,首先回顾了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农户常规栽培管理是造成果园环境污染和水果质量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其次从社会需要、农户需求、农户意愿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小农户苹果生产的植保托管需要,指出了构建果园植保托管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我国水果产业绿色发展的视角,针对政府、服务者、农户3个行为主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都区联城镇凤鸣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葡萄生产专业村,从1990年起开始种植葡萄,现有栽培面积667hm2多,是丽水水果市场葡萄供应的主要来源村。全村共有农户370户,总人口数1100人,在家务农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葡萄,平均每户2000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对荔枝生产中一些栽培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10年来,荔枝生产中又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般荔枝园丰收年份较少,能稳产的更是少之又少,病虫防治靠农药,效果时好时差,成花、着果、落果、虫果、病果等一连串问题仍常困扰着荔枝生产。前不久,深圳市龙岗区水果生产技术协会组织了40多位荔枝生产场的主要管理人员,针对荔枝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在此,笔者针对生产者反映的一部分问题进行探讨。1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目前,霜疫霉病是为害荔枝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荔枝产区多数果农对此病发病条件和规律都有一定的了解,防治方法也掌握了不少。但此…  相似文献   

18.
合理施肥对果树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合理施肥的前提之一就是对果园土壤肥力及施肥现状进行调查 ,以便发现问题 ,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新兴县作为“九五”期间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的 1 5个示范区之一 ,在果树尤其荔枝、青梅的种植生产方面成绩突出。我们对新兴县荔枝园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取样分析 ,为施肥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调查了水台、东成、稔村、河头、洞口、车岗、太平和新城等八乡镇 ,这些乡镇是新兴县荔枝的主产区 (新兴县统计局 ,1 999和 2 0 0 0 )。以农户为单位 ,采集 31个有代表性的果…  相似文献   

19.
荔枝第二期雄花对花期落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荔枝花有3种类型:雄花、雌能花和雄能花。荔枝开花顺序主要是先开雄花(第一期雄花,简称M1),再开雌能花,最后开雄能花(第二期雄花,简称M2)。荔枝所开雄花当中第二期雄花所占比例最大。本研究旨在揭示第二期雄花对荔枝花期落果影响的基础上,以找出生产上防止...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荔枝保鲜加工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采摘季节极短暂且集中 ,只有 2 0~ 2 8d ,水分蒸发干耗率高 ,果糖含量高 ,盛产期又集中在七、八、九月这一盛夏高温季节 ,故变质极快 ,储藏、保鲜、长途运输很不容易 ,即使在原产地鲜销 ,贷架期也很短。各主要产区分别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事保鲜、加工技术研究 ,但从全国范围看 ,目前尚无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下面介绍澳大利亚荔枝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概况。1 荔枝生产的基本情况澳大利亚的荔枝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的东北部、昆士兰州的东南部 ,最集中的产地在昆士兰州布里斯班附近的马鲁奇多地区。全澳有荔枝种植农户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