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远工程、系统工程,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乡村运营是践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乡村茶产业带头人培训中存在的培训意愿不高、需求调研不够、师资力量不强、培训效果不佳、培训组织不力等问题,围绕当好"战斗员"、"勤务员"、"示范员"做乡村振兴的引领者、乡村产业的带动者、共同富裕的实践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已经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而且也有很多地方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茶乡为例,在简要分析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就如何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旨在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乡村农业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思想教育彰显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在教育、引领农村青年思想上发挥重要效度,凸显本科院校育人效能,实现农村乡村振兴理念的践行,进而提升农村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质量。对此,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院校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在关联,论述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院校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的方法,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院校对农村青年思想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而推进供给侧改革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出发,以陕西省为例,在总结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建议,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12月16日于北京召开的"2017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三农"与全面小康成为与会人员讨论话题之一。该论坛以"新时代与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小康》杂志社主办。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迈入新阶段,推进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文章在分析新阶段农村居民、农业和农村面临的增收增效、产业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保障措施。研究认为,构建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产业组织度,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供给流通体系。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县域统筹规划、智能精准服务、治理人才引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针对我国三农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方案的提出为我国农村发展提出了战略性的指导意见,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茶乡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站在社区居民获得感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整体发展,才能有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创新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乡村振兴的举措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是不够的,激活"资金"支持机制才是通往成功的创新有效途径。创新财政支持机制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应更大力度向乡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匹配。应在"整合""撬动"和"开源"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9.
正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新的认识和最新思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决策。因此,全面准确了解和分析名山区农业农村现状、特点、优势,找准存在问题,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出合理长远的目标和措施,以推动和实现名山乡村全面振兴和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8,(7)
这是激荡在广袤乡土大地上最为动人的梦想,这是回旋在亿万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汉中茶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是汉中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文章立足汉中茶产业实际,从优化基地、培育主体、拓展市场、打造品牌、质量安全等方面,就汉中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百千万行动(简称"百千万"行动),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5月12日,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南平市建阳区科技特派员黄庭旭研究员、游晴如副研究员在建阳区种子管理站廖海林站长及书坊乡人大主席胡雄华的陪同下赴建阳区回瑶镇回瑶村和书坊镇钱塘村开展科技助力乡村"百千万"行动调研与帮扶工作。黄庭旭研究员一行通过与当地农技人员以及种粮大户交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科技与各行业结合,成为新时期产业创新的新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茶叶产业的现状为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茶叶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快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健全完善乡村金融政策,提供茶叶生产技术支持以及实施专业化人才培养与就业计划。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九大工作会议中,国家提出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又要求其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四川凉山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蕴涵着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内容,还包含很多具有传统村落表现形式的村庄。凉山地区特有的的价值制度和文化信仰,不仅给推动其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也进一步促进四川凉山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茶产业对于四川凉山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的工作作用,需要采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与茶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等形式,积极完善生态建设方法,以及实现对优秀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战略规划.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发展好棉花产业对新疆的乡村振兴战略起着无比关键的作用.运用典型的SCP分析方法,对新疆的棉花产业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包括对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其棉产业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行为等问题的理论分析,并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腾飞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棉种多杂乱问题、提升棉种质量和优化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结构和行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关键在人。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加强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乡村人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从“建设美丽中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各个省市就开始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文化振兴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正全力推进。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将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完美结合,特别是信阳毛尖茶文化建设,取得不菲成绩,这种基于地方文化建设角度振兴乡村的形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为我国其他省市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模板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8,(9)
正9月8日下午,"乡村振兴,茶业扶贫"县域论坛在"2018上海国际茶业展"期间成功召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董事长庞言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等领导及来自安徽、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市的县区政府代表、数十家一线品牌茶叶企业代表,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代表近150人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围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邀请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本文以南京江宁街道黄龙岘村的茶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茶文化乡村生态景观、乡村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景观和特色体验建筑景观四个方面分析黄龙岘景观规划策略,通过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文旅融合下的茶乡景观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全面提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提出,2018—2020年,福建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用于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重点用于优质、专用良种重大科研育种攻关、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以及种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列入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省级重点种子企业的,省级财政每年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