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蓟马是大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害虫之一,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明确大蒜田蓟马的发生规律并筛选高效药剂,本文对不同播期大蒜葱蓟马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评价几种常用药剂对大蒜田蓟马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蓟马在秋播大蒜田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0月下旬至11上旬和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春播大蒜田仅有一个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葱蓟马的毒性最高,LC50为0.3512 mg/L,甲维盐、阿维菌素和啶虫脒毒性次之,螺虫乙酯对葱蓟马的毒性最低,LC50为17.2876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甲维盐乳油对大蒜田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乙基多杀菌素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佳。因此推荐大蒜田蓟马发生盛期,采用地上喷雾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和1%甲维盐乳油1000倍能够达到对蓟马较好的防治效果,并适时与新烟碱药剂混用以避免害虫抗药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4种生物源杀虫剂对桑蓟马的毒力及其在自然环境下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为桑蓟马防治药剂的选择或高效、安全混配药剂研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鱼藤酮、藜芦碱、苦皮藤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等4种生物杀虫剂对桑蓟马的室内毒力;并依次配制4种杀虫剂的1、2和4倍推荐剂量于桑蓟马为害时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于药前及药后1、3、5和7 d定株调查虫口存活数,计算校正防治效果,应用SPSS 17.0对各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4种药剂对桑蓟马的毒力排序为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乙基多杀菌素外的其他3种药剂均随剂量浓度增大其防效增强;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各浓度药后1~5 d的防效介于90.6%~99.8%,其各浓度的防效均大于其他3种药剂,其中7.5%鱼藤酮乳油1倍推荐剂量下药后1~3 d的防效(30.0%~85.3%)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效(90.6%~99.0%)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因降雨作用其药后5 d防效丧失,说明持效性较差;1倍推荐剂量下,1%苦皮藤素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防效较低,其药后1~5 d的防效分别介于45.7%~57.2%和23.3%~64.5%,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2倍推荐剂量下,1%苦皮藤素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药后1~5 d的防效分别介于57.4%~65.8%和57.0%~78.9%,二者防效接近.[结论]桑园桑蓟马防治以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为首选药剂,其次为7.5%鱼藤酮乳油(1500倍).雨季施用7.5%鱼藤酮乳油以750倍液、1%苦皮藤素乳油以6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以400倍液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葱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研究了6种杀虫药剂对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25~300 m L/hm~2、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450 m L/hm~2、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450 g/hm~2对葱蓟马的防治效果明显。试验结果为葱蓟马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选用5种杀虫剂在玉米上进行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效同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综合防效分别为1%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90.05%,30亿OB/g、100亿芽孢/g粘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96.08%,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91.3%,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73.8%,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87.8%。1%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30亿OB/g、100亿芽孢/g粘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个药剂表现出较好的综合防效,可推荐为今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主推药剂。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木垒县选用意欧、激健、杰效利、橙皮精油4种助剂与乙基多杀菌素混用,采用喷雾法对洋葱(Allium cepa L.)田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imen)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4种助剂与乙基多杀菌素混用防治葱蓟马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4种助剂与推荐剂量300 g/hm~2乙基多杀菌素混用时,防治效果为36.20%~89.75%;与乙基多杀菌素推荐剂量减量25%混用时,防治效果为38.04%~93.74%;与乙基多杀菌素推荐剂量减量50%混用时,防治效果为25.83%~90.84%。防治效果相当情况下,添加4种助剂可以使300 g/hm~2乙基多杀菌素推荐剂量减少25%~50%,杰效利与3种剂量乙基多杀菌素混用减量增效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添加硅藻土后不同药剂防治枸杞病虫害增效减量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减量33.3%、15%哒螨灵乳油减量25%、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减量25%的情况下与5000 mg/kg的硅藻土混用,考察对枸杞蓟马、瘿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硅藻土后均增强了乙基多杀菌素对枸杞...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葱蓟马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4种药剂对大葱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5%虱螨脲乳油1 000倍处理对大葱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治效果达81.26%,该处理在对大葱蓟马防治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上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8.
黑腹果蝇是蓝莓果实转色成熟期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为害期长且难以防治。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和0.3%苦参碱水剂4种杀虫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3 000倍液施药后第1天、3天和7天对黑腹果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96.1%和92.6%,且均无成虫羽化;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次之,3 000倍液施药后第1天未发现幼虫,施药后第3天时对黑腹果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2.2%;其他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较差。在蓝莓生产上,可以将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作为有效防治蓝莓黑腹果蝇的理想药剂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3):13-14
为了有效地防治小菜蛾,推广适合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杀虫剂,对0.3%印楝素乳油、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三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效,药后3d的防效在91%以上,药后7d的防效在94%以上。因此,这三种药剂可有效防治小菜蛾,并且可以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常用药剂抗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设施瓜菜上烟粉虱成虫抗药性,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连续3年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海南设施甜瓜上烟粉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对3.2%阿维菌素乳油的LD_(50)分别为0.013、0.003、0.056 mg/L;对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LD_(50)分别为0.059、0.010、0.062 mg/L;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LD_(50)分别为4.994、6.035 mg/L;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LD_(50)为2.689 mg/L,其他药剂在防治烟粉虱上易产生抗性,不建议使用,建议轮换使用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甲维盐4种药剂。  相似文献   

11.
5种药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1.8%阿维菌素乳油、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应用试验,毒力指数分别为6000.56、418.16、100、38.58和6.16;田间药效分别为82.61%、65.22%、64.13%、52....  相似文献   

12.
斑潜蝇因传播速度快,世代数多且重叠,并对化学农药易产生抗性等特点,使本地区已控制较好的虫情,有抬头趋势,鉴于此,该中心引进阿维杀虫单乳剂,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进行防治筛选。结果表明: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阿维杀虫单三种药剂中,施用5天后平均防效分别为80.2%、77.5%、60.1%;施用13天后平均防效分别为50%、36.4%、20%。三种药剂中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长效防治蔬菜斑潜蝇效果优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又均优于20%阿维杀虫单乳剂。  相似文献   

13.
利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3%甲维盐微乳剂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测定几种生物杀虫剂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为田间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3%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液药后3 d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3%甲维盐微乳剂2 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药后3 d校正死亡率均达96.0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7种杀虫剂对大蒜种植田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的防效明显优于其他药剂,虫螨腈防效较差。施药后14 d,7种参试药剂的防效为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丙醚>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虫螨腈。  相似文献   

15.
朱坤  吴学平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7):140-141,145
[目的]筛选蓖麻作物田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的高效安全化学药剂.[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在蓖麻田美洲斑潜蝇1~2龄幼虫期喷施7种供试药剂,测定防效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以推荐用量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效果较好,药后3、7、10 d后调查,防效分别达87.73%、90.09%、86.61%和86.96%、89.65%、89.16%.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次之,其他药剂相对较差.[结论]防治蓖麻作物田美洲斑潜蝇优选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必要时可在10 d左右进行二次喷施.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芋“烂芋皮”的药剂,在2016、2017年药剂试验的基础上,2018年选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1.8%阿维菌素乳油次之;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有一定防治效果;60 g·L-1乙基多杀菌素防效最差。同时又对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间、不同药量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只需在种植或培土时浇施1次0.02~0.03 mL·株-1的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即可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95%以上,每株浇水量为150 mL。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浇施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4种主要传毒蓟马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传毒蓟马均有一定防效,药后1 d除0.3%苦参碱外的其余5种杀虫剂表现出了较强的速效性,对烟田蓟马的防效均在90%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与20%螺虫乙酯悬浮剂的持效性较强,药后7 d的防效均在82%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三氟甲吡醚乳油、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7%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8.3%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10%溴虫腈悬浮剂等7个化学药剂处理进行西兰花小菜蛾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7%乙基多杀菌素+28.3%甲氧虫酰肼防效最好,是首选药剂,其次是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0%三氟甲吡醚,此3个药剂处理后1 d的防效在82%以上,药后3 d的防效在92%以上,药后 7 d的防效在 94%以上;此4种药剂出口日本基准较高、安全性好、性价比高,适合出口西兰花的生产要求,建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玉米蓟马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筛选出防治禾花蓟马的高效药剂,指导田间生产,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禾花蓟马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 h后,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螺虫乙酯、呋虫胺、吡蚜酮、氟腚虫胺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禾花蓟马的LC50值分别为0.332、0.984、21.132、25.670、27.866、27.940和30.973 mg/L。7种杀虫剂中以乙基多杀菌素效果最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效果较好,这2种杀虫剂明显优于其他5种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50%氟啶虫胺腈WD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枸杞的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这两种药剂的安全性。于枸杞蚜虫发生期,施用不同浓度的50%氟啶虫胺腈WDG药剂1次。于枸杞蓟马发生期,施用不同浓度的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药剂1次。结果表明,药后7d、15d、21d观察宁杞1号、5号、7号,药剂处理区枸杞叶片颜色正常,叶片与生长点无坏死症状,生长发育良好,无萎蔫、畸形,也无落花、落叶现象,与空白对照区比较无明显变化。药后21d调查枝条长、叶片数、果数,枝条长和叶片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均无药害。50%氟啶虫胺腈WD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枸杞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