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厂化养殖是《水产养殖工程学》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质。针对这个特性,选取工厂化养殖水体升温主题进行研究性教学。结果表明,持续充入热空气能有效升高水体温度,虽然覆盖塑料膜也有一定的升温效果,但当气温升到一定范围后,覆盖塑料膜反而会阻碍水温的升高。综合来看,充入热气但不覆盖塑料膜的升温效果最好。通过研究性教学,降低了教学难度,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取得较好的教学的效果,同时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素养,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体升温是工厂化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适用的养殖水体升温方式,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陶瓷板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养殖水体升温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辐照度为230~1100 W/m~2、水体流量为200~400 L/h时,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最大单位面积升温幅度略高于真空管集热器,分别为0.71℃和0.65℃,且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几乎无影响;陶瓷板集热器的日有用得热量(q_(17))低于真空管集热器,这可能与陶瓷板集热器热量流失较大有关,可通过增加保温隔热结构进行改善。研究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升温幅度与真空管集热器十分接近,且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替代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分别论述池塘、湖库、海水等不同养殖系统对自身养殖水体及周围水域的影响,探讨了环境友好的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结合生态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系统,发展有机健康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理论研究及法律法规支持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分别论述池塘、湖库、海水等不同养殖系统对自身养殖水体及周围水域的影响,探讨了环境友好的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结合生态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系统,发展有机健康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理论研究及法律法规支持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分别论述池塘、湖库、海水等不同养殖系统对自身养殖水体及周围水域的影响,探讨了环境友好的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结合生态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系统,发展有机健康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理论研究及法律法规支持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曝气释放器养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曝气释放器装置——工厂化养鱼池曝气释放器,在工厂化循环水养鱼车间的6个试验池进行了2种曝气释放器试验池排污量、溶氧分布检测以及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增氧装置增氧显著、养殖效果良好,与无罩曝气释放器相比溶解氧高出2.46mg/L,养殖产量提高了34.21%,且能使水体产生轻微蜗流,有利于鱼池污物排放和鱼类的生长,适合于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处理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内积累的氨氮,基于气泡流体力学原理,根据臭氧气泡在水体中的运动、溶解扩散和大小变化方程,设计了一种双层逆流臭氧反应塔,并在工厂化养殖试验系统中进行了臭氧氧化氨氮效果试验和养殖水体臭氧残留浓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反应塔进行臭氧催化氧化氨氮,可以去除养殖水体中54%的氨氮,处理效果较好;对养殖水体臭氧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的残留浓度低于0.01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通过设计、研制和试验,证明双层逆流臭氧氧化反应塔结构合理、氧化反应充分,达到了设计高效臭氧氧化氨氮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海水鱼类的工厂化养殖和小网箱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主要内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工厂化养殖和小网箱养殖密度高,水体交换差,发生病害几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降低了养殖鱼类的品质。发展抗风浪、适宜深水海区的大型网箱养殖,是当前和今后世界海水养鱼的方向和潮流。一、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1.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情况。国外开展深水网箱养殖海水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挪威、希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展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发展最快最现代化的是挪威。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基本具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保温隔热结构对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水体升温和集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工况模式下的水体升温对比试验,并对其集热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水体升温幅度和得热量与辐射照度成正比,且受保温隔热结构的影响较大;晴天天气、同等流量条件下,有保温隔热的集热器水体升温幅度比无保温隔热的集热器平均提高2.3℃,日有用得热量提高68.8%;阴天天气、无保温隔热的集热器会造成14.3 MJ/m~2的热量流失,水体升温幅度比前者低3.1℃;增加水体流量,集热器的水体升温幅度随之降低,而得热量则增加,大流量条件下保温隔热更有利于系统集热;有盖板(有保温)的集热器水体升温幅度和日有用得热量分别比无盖板(有保温)的集热器高出0.3、1.2 MJ/m~2。研究表明,保温隔热结构可显著提升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水体升温效果和集热性能,该种模式在中国北方地区工业化水产养殖水体升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天津半滑舌鳎工厂化水产养殖已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对A1(汉沽地区养殖所用水源)、A2(汉沽区域流水式养殖水体)、B1(汉沽区域循环水系统处理水体)、B2(汉沽区域循环水系统养殖水体1)、Bb(汉沽区域循环水系统病鱼专养池养殖水体)、C1(大港区域循环水系统处理水体)、C2(大港区域循环水系统养殖水体1)、Cb(大港区域循环水系统病鱼专养池养殖水体)8个养殖区域的微生物,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初步获取微生物遗传信息。分析方法主要为对16S r RNA的高变区V3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对拼接后的序列进行分析,包括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ints)的提取、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等。通过分析可知8个养殖区域的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选用聚乙烯小球为吸附载体,通过吸附固定化法固定筛选到的低温硝化细菌,以新设计的低温硝化细菌培养装置作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了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固定化后低温硝化细菌菌群的硝化性能显著提高.将低温硝化细菌固定化水体处理生物滤器应用于冷水鱼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水处理,在系统运行期间,养殖水体中未检出致病菌,处理15 d,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大于98%.试验证明了低温硝化细菌的吸附固定化及其在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处理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和产量水产养殖的方式主要有静水土池塘养殖、微流水养殖、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水库和湖泊放养以及稻田养殖等,养殖产量以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方式最高,产量可达100公斤/m3以上,静水土池塘产量一般7.5吨/公顷左右。集约化高密度的网箱、流水和工厂化养殖为什么产量高?主要是因为单位水体放养密度高,养殖环境优越,养殖品种优良,投入饲料营养全面。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目前存在教材内容陈旧及现代工厂化养殖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提出水产养殖工程学课程教学应顺应现代工厂化养殖发展需求,以满足未来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目的,对修订教学目的与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及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完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方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一般由4部分组成:固液分离,气浮综合处理,生物滤池和消毒杀菌,现对各处理系统进行如下简介。1固液分离目前工厂化养鱼大多属于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由于单位水体中鱼类的密度较高,会产生较多的固体废弃物。所以进行循环水处理时首先需要进行固液分离,过滤掉大颗粒物。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固液分离是弧形筛。弧形筛是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种微筛过滤器,具有无能源消耗、部署方式简单~([1])、抗冲刷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工厂化车间前期建设设备、设施造价高,养殖技术难度大,国内利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鲟鱼的厂家不多,但也有一些养殖企业尝试利用循环水工厂化模式养殖鲟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针对鲟鱼工厂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其为今后工厂化养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育苗养殖体系内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工厂化育苗中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对虾育苗期养殖体系中的异养菌、弧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进行监测。[结果]异养菌、弧菌和致病性副溶血菌数量都是对虾受精卵中高,无节幼体中最低,而后逐渐升高。在整个育苗期,对虾幼体中异养菌和养殖水体中弧菌增加1个数量级,对虾幼体中弧菌和养殖水体中异养菌均增加2个数量级。活饵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很大,致病性副溶血弧菌量很低。养殖体系中幼体与水体中的异养菌和弧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4和0.840;活饵中异养菌、弧菌与对虾幼体和养殖水体相关性很低或呈负相关。[结论]育苗期养殖水体与对虾幼体中细菌数量变化具有动态联系,严格控制养殖条件副溶血弧菌很难引起幼体疾病爆发,饵料中细菌数量与养殖系统中细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天然养殖环境条件优越,水产养殖历史也较为悠久,而为了适应现代渔业发现需要,海水工厂化养殖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福建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制约福建省海水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进一步推动海水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自行设计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养殖效果,利用该系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室内草金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循环水处理系统,可维持水体浑浊度在低水平范围1.0~4.0 NTU、能高效降解水体氨态氮和亚硝态氮(降解率分别为87.6%和74.3%)、能使养殖水体溶氧保持在较高水平4.39~5.92 mg·L-1、能使池水细菌总数控制在1620~2850个·m L-1。同时,该系统对水体化学耗氧量(COD)的降低也有一定效果,但对水体总磷的处理效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北京水产技术推广站在2008年9月-2009年7月,于北京槐房特种养殖园区利用地热水资源进行鳄龟工厂化养殖试验,本次试验是对北京地区鳄龟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初次摸索,试验证明,鳄龟的成活率达到94%,饵料系数为1.11,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分析对虾工厂化养殖与池塘养殖环境的差异及探讨简易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试验借助常规的水质检测方法,对比两系统水质因子,分析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前后各水质因子的变化.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12.6mg/L;池塘养殖排放废水DO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9~4.8mg/L,远低于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0.4~140.0mg/L:工厂化养殖废水TS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2.6~220.4mg/L.方差分析表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TSS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1);工厂化养殖排放废水的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经沉淀池处理后,TSS含量降低了66.9%;经栽培有裙带菜的养殖槽,废水中TAN、NO2-N、NO3-N和PO4-P分别降低了58.1.0%、43.0%、55.9%和29.1%.来自工厂化养殖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该实验设计的简易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