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利用龙岩市7个测站1961-2016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对比分析了在厄尔尼诺事件开始年和结束年,龙岩地区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差异,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对龙岩冬季气候有较大影响:(1)在厄尔尼诺起年龙岩冬季降水偏多,在厄尔尼诺止年龙岩冬季降水偏少;(2)在厄尔尼诺起年龙岩冬季气温略高,在厄尔尼诺止年龙岩冬季气温略低。即厄尔尼诺起年和止年对龙岩市降水、温度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挖掘烤烟生产的气候潜力,以1991—2020年宁乡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趋势分析、适宜性评价等方法对宁乡烟区气候资源变化、烤烟种植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及烤烟气候适宜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乡烟区气候资源年际间差异较大,生育期均温和≥10℃积温均显著升高,倾向率分别为0.70℃/10 a和75.49℃/10 a;大田期降水量和大田期日照时数略有下降,但未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宁乡烤烟生产主要限制因子是伸根期均温和成熟期降水量,伸根期均温适宜度有向好的趋势,而成熟期降水量适宜度有变差的趋势;宁乡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指数(CFI)有所增加,且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近30年宁乡烟区气候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上可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的变化,布置好烤烟生产物侯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红肉火龙果种植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漳浦县1981—2010年30年气候资料和石榴镇2015—2019年历史气象资料,对漳浦县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了石榴镇近五年气温、降水对红肉火龙果种植的适宜性分析及相关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川国家基本气象站1991—2021年、区域自动气象站2017—2021年气象资料,与白叶1号原产地安吉县的气候条件对比分析,确定青川种植白叶1号的气候适应性。根据白叶1号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白叶1号生长的农业气象指标,包括年平均气温、≥10℃年活动积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无霜期等。以10、15、20℃这3个界限温度作为白叶1号从萌发到采收期的关键指标,分析青川气候条件对白叶1号白化和采收的影响,以及青川茶叶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结果表明,青川县气候条件基本满足白叶1号生长需求,且山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干物质积累,提升茶叶品质。但春季降水量少,要适时进行人工喷灌补水;气候变化使白叶1号萌动略有提前,应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采摘。近3年青川白叶1号达到开采期的平均有效积温为65.7℃,白化期为50~65 d。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白叶1号农业气象服务,相关地区白叶1号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岸,属赣北滨湖丘陵的一部分,年平均气温17.2℃,T≥10℃的有效积温为5228.8℃,年平均降水量为1392.1毫米,其中有60%以上的降水分布于3、4、5、6这四个月,总日照时数为2076.3时,农田海拔高度一般在18—60米之间。都昌农业气候的特点是:热量资源丰富,但春秋有低温冷害;光照条件优越,但光能利用率低;降水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春末夏初有洪涝,伏旱秋干严重。都昌县内的各地气候情况较为复杂,尤其是气温翻降水的变化更为明显。北部的大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在黑龙江省的生态适应性及种植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丹  杜春英  于成龙 《大豆科学》2008,27(3):433-437
在近几十年黑龙江省气温增加、降水量又无明显变化的气候背景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利用GIS技术、模糊数学等方法,通过构建研究区大豆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了大豆在黑龙江省的种植格局.结果如下:大豆适宜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把大豆的生态适宜性由高到低分为4个级别:最适宜、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黑河地区南部、齐齐哈尔市东部、绥化地区东北部的部分县(市),以及哈尔滨东部、牡丹江北部和鸡西西部少部分地区,其总面积达1 150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30%.该项研究可为地区种种植模式的优化和大豆产业化的调整提供更为客观的、灵活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苎麻生长所需要的关键性气象因子,主要是气温和降水,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分析历年数据,对分宜苎麻种植区域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本县苎麻生产的合理布局提出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气候资源适宜淮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854.6毫米,年日照2408.3小时,年辐射总量127.5千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安徽省宣城地区双季早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地域分布,通过宣城地区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温度、降水、日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宣城地区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温度和日照适宜度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降水是影响该地区双季早稻种植的主要不利因子,温度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双季早稻生产前期。根据综合气候适宜度分析,适合双季早稻种植气候区主要集中于宣城北部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