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双线紫蛤(Sanguinolaria diphos)幼贝的存活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实验设置了7个盐度梯度(10~40)、5个密度梯度(500~10 000 ind/m2)和5种底质类型(全细砂、90%细砂+10%细泥、80%细砂+20%细泥、70%细砂+30%细泥、全粗砂),研究了不同盐度、密度、底质对其存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20、25和30组存活率、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条件下幼贝存活率、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底质类型对幼贝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双线紫蛤幼贝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20~25;最适养殖密度范围为500~1 000 ind/m2,最佳养殖底质为细砂底质。研究结果为双线紫蛤池塘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双线紫蛤肉质脆嫩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海洋经济贝类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沿海的双线紫蛤资源锐减甚至濒临灭绝。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双线紫蛤资源,2017年9月,笔者在福建省南日岛结合开展双线紫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进行双线紫蛤D形幼虫培育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1.试验时间和地点2017年8月16-21日,进行D形幼虫不同培育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珍珠龙胆石斑鱼对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等主要环境因子的耐受,选择健康活泼的珍珠龙胆石斑鱼个体,采用渐变式方法达到设计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对水温、盐度和溶解氧耐受范围较广,适宜水温为20~35℃,临界下限水温为10℃,临界上限水温为39℃;适宜盐度为11~40,临界下限盐度为3,上限盐度可到45以上;耐受低氧:DO_1为0.70 mg/L,DO_(50)为0.67 mg/L,DO_(100)为0.60 mg/L。  相似文献   

4.
双线紫蛤(Soletellina diphos)是一种名贵的珍稀濒危经济贝类,在福建省莆田市分布于南日岛西南沿岸潮间带海域。为了解该群体的种质资源和遗传背景,从莆田市南日岛采集双线紫蛤样本,测量养殖1龄贝和野生2~3龄贝2个群体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等性状并推导关系式;扩增野生个体的12S rRNA、16S rRNA、COI、Cytb、H3、18S rRNA、ITS与28 S rRNA序列并进行测序,结合紫云蛤科(Psammobiidae)或樱蛤总科(Tellinoidea)同源序列比对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值、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提取野生群体闭壳肌和斧足肌2种组织的EST、IDH、LDH、MDH、ME和SOD,比较组织特异性和多态性。结果表明,南日岛双线紫蛤样本的壳长与壳高、壳长与体重、壳高与体重之间相关性较高,群体间壳长与壳高比相近;同种内异地个体在12S rRNA、16S rRNA、COI和Cytb序列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和邻接树上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16 S rRNA、28 S rRNA数据支持与亚当斯紫蛤(S.adamsii)为同种异名或地理亚种;除SOD外,EST、IDH、LDH、MDH和ME表达皆具有组织特异性,ME在闭壳肌中活性较强,EST酶谱清晰、带数显现多态性。本研究将为当地双线紫蛤自然资源后续的种质鉴定、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和11月对三沙湾海域水质化学需氧量( COD)进行大面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三沙湾海域COD含量变化范围为0.52~2.13 mg/L,平均含量为0.94 mg/L;水平分布特征呈西北侧向东南水域逐渐递减的趋势,白马港海域COD含量最高;秋季高于春季;平均COD含量能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与活性硅酸盐、无机氮、总氮及悬浮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美洲黑石斑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中文名条纹锯鮨,通称黑石斑.美洲黑石斑隶属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美洲黑石斑鱼属温性海洋鱼类,适温范围为5~30 ℃,最低和最高致死温度分别是3.7℃和33.3℃,最适生长温度为17~25℃,其在5℃以上即可越冬,在30℃下仍能摄食,在32℃下没发现有不良反应.适盐范围为5~36,最适盐度为20 ~ 30,养殖中盐度应保持在10以上.美洲黑石斑鱼为需氧量较低的鱼类,在溶解氧为3 mg/L的水环境中仍能生活,但在养殖中仍应保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超过6 mg/L.美洲黑石斑鱼要求pH值范围为7~9,最适pH值为7.8~ 8.2.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双线紫蛤(Sanguinolaria diphos)幼贝最适生长条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温度(24℃、27℃、30℃)、盐度(20、25、30)和p H(7.3±0.03,8.3±0.03,9.3±0.03)对双线紫蛤幼贝日生长率的联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温度对幼贝生长率影响极显著(P0.01),3种生态因子对幼贝生长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是:温度盐度pH;2)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得出双线紫蛤幼贝最适生长环境组合是温度为26.43℃、盐度为25、pH为8.3,理论最佳日生长率为2.90%。经模型验证实验后,得到的日生长率为2.76%。实验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较接近,响应面分析法可靠。研究结果为双线紫蛤池塘大面积养殖的推广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沿海大部分海域的双线紫蛤资源锐减甚至濒临灭绝,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双线紫蛤资源,笔者在福建省南日岛开展双线紫蛤池塘养殖试验,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1.养殖池结构及条件池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养殖池,长宽比2.5∶1,池内、外墙坡用条石浆砌,单口池面积2公顷,池底质为粒径细小的沙层,池塘内四周开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养殖场虾池水质的pH值、溶解氧(DO)、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磷(DIP)进行连续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质pH值为7.8—9.0,溶解氧浓度为6.23—10.34mg/L,氨氮浓度为0.038—0.112mg/L,无机磷浓度为0.017~0.042mg/L,化学需氧量浓度为8.23—14.57mg/L。应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化学需氧量超出富营养化阈值,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等措施,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等,其它指标基本适合对虾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des)池塘育苗过程中育苗水体水环境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定点取样的方法对水质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育苗池塘的水温变化范围为29.5~34.7℃,盐度变化范围在28~32,溶解氧变化范围在4.32~11.56 mg/L,pH的变化范围在7.93~8.78,氨氮的变化范围在0.04~0.38 mg/L,硝酸盐氮的变化范围在0.30~1.00 mg/L,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范围在0.001~0.003 mg/L,总氮的变化范围在0.30~1.50 mg/L,活性磷酸盐的变化范围在0.03~0.11mg/L,总磷的变化范围在0.12~0.52 mg/L,COD变化范围在2.1~3.8 mg/L。试验表明,在斜带石斑鱼池塘育苗周期内保持育苗水体水质指标稳定对提高育苗成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2021年春、夏、秋和冬四个季节在保护区水域设置了10个断面,开展了保护区浮游植物现状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02种,隶属于8门49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其次为绿藻门。优势物种共计16种,以绿藻门种类为多。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为10.21~102.09×104 Cells/L,全年平均密度为27.92×104 Cells/L;物量范围为0.10~6.96 mg/L,平均生物量为2.26 mg/L;生物量及密度变化趋势为夏季高冬季低、上游高下游低。浮游植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39~3.25,年均值为2.43;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波动范围为0.25~0.87,年均值为0.47。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指示水体较为清洁,浮游植物密度指示水体营养类型为极贫营养。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受温度、溶解氧和流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009年,对波纹巴非蛤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幼体开口饵料、幼虫变态附着和稚贝培育技术等进行研究,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在自然水温29.6℃~23℃,盐度28~34,pH值7.8~8.4,溶解氧4~7mg/L的生境下,受精卵约17h发育成"D"形幼虫,第6~7d,幼虫个体大小180μm×165μm(壳长×壳高),开始变态附着。经约80d人工培育,共获得壳长3.4mm~15mm的波纹巴非蛤稚贝21.6万粒。  相似文献   

13.
亚热带集约化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10年4—7月,对亚热带地区湛江市东海岛的3口集约化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的水温、溶解氧、无机氮以及无机磷进行了跟踪监测,相关指标参照《海洋监测规范:海水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温为22.54~31.48℃,溶解氧为5.04~9.88 mg/L。氨氮含量表现为养殖前期高、中期低、后期高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0.011~0.882 mg/L,均值为0.155 mg/L。硝酸盐含量波动较大,变化范围为0.001~0.811 mg/L,均值为0.193 mg/L。在养殖后期,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变化范围为0.005~0.103 mg/L,均值为0.020 mg/L。无机磷含量为0.019~0.235 mg/L,均值为0.066 mg/L。氮磷比(IN/IP)变化范围为0.474~20.575,均值为5.984,小于5.000的时期占整个养殖过程的48%。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祥云湾人工礁区的水质情况,2019—2020年对祥云湾海洋牧场海水环境条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水盐度变化不大,平均为30.91‰,礁区透明度低于对照区.溶解氧含量在9月最高,变化范围为8.10~8.81 mg/L.COD含量在3月最高,9月最低,浓度变化范围为0.83~1.48 mg/L.活性磷酸盐含量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紫蛤(Hiatul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自然产区——饶平县大埕湾的环境条件,研究其生殖腺发育、肥满度的季节变化等。结果显示,大埕湾产区的中国紫蛤垂直分布于潮间带的低潮区至5m水深以内区域,年水温变化范围16.3~29.0℃,盐度变化范围18.5~33.7,底质以粒径63~250μm的细砂质为主。中国紫蛤的肥满度变化范围5.74%~21.66%。由肥满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性腺发育情况推断,中国紫蛤一年中有1个繁殖期,为7~9月。满1龄的贝可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16.
2015年5月-2016年4月,每月中旬纳潮前一天,现场观测辽宁旅顺口区江西镇大口井村面积3.33ha泥沙底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池塘进、出水口表、底层溶解氧含量,并在夏(8月)、秋(11月)、冬(2月)和春季(4月)测定该池溶解氧含量的日昼夜垂直变。结果表明:冬季海参池塘溶解氧最高20mg/L,夏季最低至4.8mg/L;春、夏、秋表底层溶解氧含量不同,底层小于表层;表层高于底层,差值在1.5~4.0mg/L之间,夏季(8月)差值最大,达4.Omg/L。夏季池塘溶解氧含量昼夜及垂直变化幅度较大;冬季水层间溶解氧含量无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仿刺参池塘底部的沉积物间隙水水体环境,对3种池塘间隙水水温、溶解氧、无机氮、无机磷4项水质指标差异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然池塘间隙水水温为-2.4~25.8℃,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水温为-3.0~26.1℃,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水温为-2.2~26.1℃;自然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25~18.80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51~16.78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88~19.72 mg/L;自然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440~1.347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482~1.367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214~1.149 mg/L,养水机池塘无机氮质量浓度全年各月份均处于最低水平,平均为0.556 mg/L;自然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42~0.0871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71~0.0794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65~0.0818 mg/L。综合分析得知,...  相似文献   

18.
水柏年 《水产养殖》2005,26(1):8-13
通过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设计,在人工控制的水域环境条件下,以每批100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amei)虾苗进行虾苗对光照强度、水温、溶解氧含量和盐度单因子适应性实验,以及对温度和盐度、温度和溶解氧的双因子正交实验。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虾苗有较强的趋光性,虾苗的适光范围为130~10601x;虾苗的耐温范围较广,适宜温度为17~23℃,最适温度为20~23℃;虾苗的耐盐范围较广,适盐值为15%0~35‰,最适值为24‰~26‰;耐受氧浓度一般不能低于4.5mg/L,最适溶解氧范围为6~6.5mg/L以上。在对双因子正交实验的数据方差分析时,发现温度对虾苗的影响极为显著,盐度和溶解氧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9.
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养殖池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养殖场虾池水质的pH值、溶解氧(DO)、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磷进行连续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质pH值为7.8~9.0,溶解氧浓度为6.23~10.34mg·L-1,氨氮浓度为0.038~0.112 mg·L-1,无机磷浓度为0.017~0.042 mg·L-1,化学需氧量浓度为8.23~14.57mg·L-1.应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化学需氧量超出富营养化阈值,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等措施,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等,其它指标基本适合对虾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养殖场虾池水质的pH值、溶解氧(DO)、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磷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质pH值为7.8~9.0,溶解氧浓度为6.23—10.34mg·L^-1,氨氮浓度为0.038~0.112mg·L^-1,无机磷浓度为0.017—0.042mg·L^-1,化学需氧量浓度为8.23—14.57mg·L^-1。应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化学需氧量超出富营养化阈值,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等措施,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等,其它指标基本适合对虾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