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使用量和处理时间下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对养殖尾水各项水质指标的处理效果。[方法]从湛江市东海岛对虾高位池采集养殖尾水,使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处理后测定水样的pH、悬浮物、氨氮、亚硝酸氮(NO2--N)、磷酸盐和COD浓度。[结果]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处理会使水体pH有所下降,仍保持在7.0以上,但并不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过氧化氢可以有效降低尾水中氨氮、NO2--N、磷酸盐和COD的浓度,当过氧化氢浓度为4.00 mL/L时处理效果最佳,氨氮、NO2--N、磷酸盐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3.79%、57.88%、75.10%和76.70%。与过氧化氢相比,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对尾水中氨氮和NO2--N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但对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当过氧化硫酸钠复合物浓度为0.12 g/L时,尾水中磷酸盐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96%和76.51%。[结论]过氧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大型海藻针叶蕨藻对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设置针叶蕨藻密度为20,60 120 mg·L~(-1)实验组和无针叶蕨藻的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分析海水养殖废水中NH_4~+-N、NO_2~--N、NO_3~--N的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水质处理效果均较好;实验进行8 d后,20 mg·L~(-1)处理组NH_4~+-N去除率为99.91%,NO_3~--N去除率为25.80%,;60 mg·L~(-1)处理组NH_4~+-N去除率99.96%,NO_3~--N去除率为25.39%;120 mg·L~(-1)处理组NH_4~+-N去除率为99.94%,NO_3~--N去除率为64.15%。不同处理组NO_2~--N浓度基本无变化。在NH_4~+-N去除速率方面不同处理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消石灰处理含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氢氧化钙处理含氟废水,通过试验分析氢氧化钙投加量、pH值、振荡时间、沉淀时间对去除反应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以寻找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钙投加2.5 kg/t、pH为11、搅拌20 min,沉降60 min等条件下,对含F-量达1 000mg/L的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97.45%。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曝气位置的上向流生物滤池处理对虾养殖污水,连续运行30d,分析出水水质,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装置污染状况。考察了对虾养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6项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养殖污水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上看,中下部曝气生物滤池(MUBAF)要优于底部曝气生物滤池(BUBAF)。在系统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7.62~8.20mg·L-1,氨氮质量浓度为0.62~0.65mg·L-1,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54~0.59mg·L-1,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23~0.27mg·L-1,无机氮质量浓度为1.40~1.47mg·L-1,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0.24~0.29mg·L-1,水温为25℃~30℃时,中下部曝气生物滤池对养殖污水中6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5.2%、88.9%、58.5%、78.8%、75.3%和25.1%。可见,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亚硝酸盐氮和无机氮次之,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较差,活性磷酸盐去除率最低。总体而言,曝气生物滤池在水产养殖污水应用中处理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张有贤  姜安  崔涛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7):124-126
对新型重金属整合剂EX2000处理酸性含铜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EX2000的用量、搅拌时间、沉降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X2000投加量为15 mL、室温下搅拌10 min、沉降25 min的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最高、达99.41%.处理后废水中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038 mg/L,远远低于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发现生态塘链对农村畜禽养殖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净化效果。生态塘链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能超过80%,对总磷的整体去除率在80%左右,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接近40%。总氮和氨氮的出水浓度基本低于2.5 mg/L,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总磷排放浓度部分低于1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B标准。生态塘面积是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温度对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非常显著,但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普通番茄'申粉16'和樱桃番茄'沪樱10号’为试材,研究5个质量浓度(5 mg·L~(-1)、10 mg·L~(-1)、15 mg·L~(-1)、20 mg·L~(-1)、25 mg·L~(-1))坐果灵对番茄坐果率、畸形果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灵可以提高番茄的坐果率,降低畸形果率,增加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其中20 mg·L~(-1)处理对'申粉16'坐果和产量效果最好,15处理对'沪樱10号'的效果最好,且相同浓度坐果灵对'申粉16’产量的影响大于'沪樱10号'。高浓度坐果灵(20 mg·L~(-1)和25 mg·L~(-1))可显著降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等主要品质指标,而低浓度处理(5 mg·L~(-1)、10 mg·L~(-1)、15 mg·L~(-1))对番茄品质影响较小,但各处理后的品质指标均低于对照,且相同浓度坐果灵对樱桃番茄'沪樱10号'品质的影响大于普通番茄'申粉16'。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对螃蟹养殖水体原位修复及其强化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原位修复及逐级强化净化效果,以野外实地监测的方式,在螃蟹池塘中设置不同生物量的伊乐藻和水花生进行原位修复试验,并设置养殖池塘尾水逐级经过高密度的水生植物进行强化净化试验,并分析水体理化指标。结果显示:原位修复池塘中,伊乐藻和水花生对池塘养殖水体中氨氮、总氮、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8.52%、67.65%、59.26%和66.26%、68.95%、50.00%;且植物平均生物量越大,氮、磷去除率越高。单位生物量的水花生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都略高于单位生物量的伊乐藻;2种植物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间差异极显著,而2种植物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间差异显著。养殖尾水经强化净化塘处理后,水体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均下降,其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5.09%、54.58%、57.61%、69.18%和86.49%,试验结束时净化塘出水可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所规定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臭氧氧化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前的预处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用不同浓度臭氧氧化处理经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猪场尾水,以苦草为试验材料,从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的角度,探讨了沉水植物在臭氧氧化猪场处理尾水中的适应性以及臭氧氧化技术的应用对水生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臭氧氧化处理相比,臭氧氧化后(AO1 10 mg·L~(-1)、AO2 30 mg·L~(-1)、AO3 50 mg·L~(-1))猪场处理尾水中苦草的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有升高趋势;AO2处理中苦草的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对H_2O_2调节起重要作用,苦草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AsA和GSH含量增加,从而使生物量增加;AO3处理中苦草AsA含量降低,H_2O_2与抗氧化物质之间没有达到平衡,从而使生物量降低。结果显示,试验条件下,30 mg·L~(-1)的臭氧氧化应用于猪场处理尾水,能增强沉水植物的抗氧化系统,促进生长,从而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微藻-细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中碳氮磷去除的参数条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BBC),以接种比例、曝气量以及初始氨氮浓度为试验变量,以污染物去除率为响应值开展试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对于COD去除的最佳条件为:活性污泥与微藻接种比例为6.0(m/m)、曝气量2.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此时COD去除率达92%以上。对于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当接种比例5.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时,其去除率可达最大值(53%)。而对于磷酸盐的去除,当接种比例6.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600 mg·L~(-1)时,试验前96 h内便可达到100%的去除率。进一步对生物量检测发现,初始条件分别为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900 mg·L~(-1)、接种比例4.0(m/m)或曝气量1.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接种比例4.0(m/m)时,微藻生物量产量最高,可达到1.63~1.64 g·L~(-1)。研究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可以优化藻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对于不同的目标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最优参数组合。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各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回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生长的藻菌共生体用于后续生物质利用,可实现良好的经济价值,提高该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吹脱混凝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以马鞍山蒙牛现代牧场废水处理中的UASB出水为研究对象,进行吹脱和混凝试验处理。通过UASB出水吹脱处理试验,对比不同p H值、吹脱时间、气液比(体积比)、温度等参数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再对吹脱出水进行混凝处理试验,选择PFS(聚合硫酸铁)、PAC(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分别研究混凝剂投加量、p H值、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沉淀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吹脱试验中,当p H值为11、吹脱时间为5 h、气液比为3000、温度为30℃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5.5%,UASB出水氨氮浓度由468.1 mg·L-1降到67.9 mg·L-1。混凝试验中,确定PFS为较佳混凝剂,当PFS投加量为2.85 g·L-1、搅拌速率为180 r·min-1、搅拌时间为4 min、沉淀时间为2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处理水CODCr和SS分别由713.4、458.0 mg·L-1降到154.1、123.2 mg·L-1,去除率分别达到78.4%和73.1%。出水氨氮略有降低,降至50.9 mg·L-1,最终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天津市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排放及处理情况,选取了10家代表性的海水养殖企业进行尾水水质和尾水处理效果调查。参照《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2007版),自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采取了57组样品,分别测定了无机氮、COD、悬浮物、活性磷酸盐、p H值和盐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尾水的COD、悬浮物、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均有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22.81%、26.32%、84.21%和85.96%。由此可见,目前天津市工厂化养殖尾水整体水质情况不够理想,现有的尾水处理效率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2007版)中的相关标准过于严格,对于工厂化养殖尾水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13.
以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70%乙醇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处理水稻种子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以5%次氯酸钠消毒45min为最佳。此外,该文研究了MS培养基中多效唑浓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以及pH值对水稻无菌苗的影响,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培养基。结果显示,MS培养基+15 mg·L~(-1)多效唑,蔗糖浓度为30 g·L~(-1)、琼脂浓度为7g·L~(-1)、pH值为5时,最有利于水稻无菌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别进行5 mg·L~(-1)、10 mg·L~(-1)和15 mg·L~(-1)臭氧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在0±0.5℃下对其防腐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的臭氧处理均能降低葡萄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硬度的下降。除15 mg·L~(-1)臭氧处理有加速葡萄呼吸作用外,5 mg·L~(-1),10 mg·L~(-1)的臭氧处理可以抑制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抑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降低膜脂的过氧化性。与对照相比,其中10 mg·L~(-1)的臭氧处理对葡萄的贮藏防腐效果明显,臭氧作为抑菌剂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以薄皮甜瓜"M15"和"M43"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激素浓度、卡那霉素浓度和消毒时间等对甜瓜子叶节再生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甜瓜子叶节不定芽分化最佳激素组合为0.5 mg·L~(-1)6-BA+0.05 mg·L~(-1)IAA,芽伸长激素为0.05 mg·L~(-1)6-BA,生根激素为0.1 mg·L~(-1)IAA。农杆菌介导甜瓜转化最佳条件为预培养48 h,OD_(600)=0.6农杆菌菌液侵染15 min,黑暗条件下共培养48~72 h,头孢抑菌浓度500 mg·L~(-1),卡那霉素浓度75 mg·L~(-1)。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苗,验证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甜瓜基因组,"M15"和"M43"抗性植株阳性率分别为84.2%和77.4%。  相似文献   

16.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将壳寡糖(Mw﹤1000)配制成不同浓度(10 mg·L~(-1)、1 mg·L~(-1)、0.1 mg·L~(-1)、0.01 mg·L~(-1))分别于苗期(一叶期、两叶期、三叶期)喷施玉米叶片,干旱胁迫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以期研究最佳施药浓度及施药时间。结果表明,壳寡糖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玉米的鲜重和相对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降低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其最佳施药时间为三叶期,最佳施药浓度为1 mg·L~(-1)。  相似文献   

17.
以沼泽小叶桦1年生硬枝插条为材料,研究了3种浓度腐胺(50、100、200 mg·L~(-1))和3种处理时间(5、30、120 min)下的扦插生根率、扦插苗的生长和生物量情况,旨在为沼泽小叶桦扦插育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P<0.05),腐胺50 mg·L~(-1)+30 min处理和腐胺100 mg·L~(-1)+5 min处理的扦插生根率最高,达92.2%;适宜的腐胺浓度和处理时间能提高沼泽小叶桦的扦插生根率,但对苗木地径、苗高、根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的作用很小,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条件和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马槟榔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以新鲜采集的马槟榔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KMnO_4)、硝酸钾(KNO_3)和双氧水(H_2O_2)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马槟榔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的KMnO_4、KNO_3和H_2O_2,显著提高马槟榔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20mg·L~(-1) KNO_3浸种处理,发芽率为97.34%,发芽势为73.52%;5mg·L~(-1) KMnO_4浸种处理发芽率为98.00%,发芽势为73.83%;3mg·L~(-1) H_2O_2浸种发芽率为98.67%,芽势为63.43%。其次,不同浸种处理对马槟榔幼苗株高的生长也存在显著影响,以浓度为15mg·L~(-1) KNO_3、2mg·L~(-1) KMnO_4、1mg·L~(-1) H_2O_2效果最好,株高分别达到17.80、14.40、19.20cm。不同处理对马槟榔幼苗根长的生长也有显著影响,效果最显著的处理浓度为15mg·L~(-1) KNO_3,4mg·L~(-1) KMnO_4,1mg·L~(-1) H_2O_2,根长分别为8.00、8.94、10.90cm。综上所述,3mg·L~(-1) H_2O_2浸种24h处理是促进马槟榔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炭化活性污泥深度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自日本巴工业株式会社的炭化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炭化活性污泥与氯化铁复合使用时对污水深度处理的絮凝吸附效果,并研究了各因素对试验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pH值为9,投入15 mg/L氯化铁,200 r/min搅拌1.5 min,再投5 g/L炭化活性污泥,60 r/min搅拌15 min,水样静置30min的条件下,该复合絮凝剂能使水样出水水质中COD、TP达到一级A标准,平均浊度去除率达90%以上,NH3-N平均去除率为25.07%。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三七皂苷对小麦幼苗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100.00 mg·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三七皂苷R1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主根长、POD和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苗高在质量浓度为0.10 mg·L~(-1)、主根长在质量浓度为100.00 mg·L~(-1)、SOD活性在质量浓度为0.01,0.10 mg·L~(-1)、可溶性糖含量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质量浓度0.01,0.10,10.00,50.00,100.00 mg·L~(-1)处理时达到显著水平;人参皂苷Rg1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和POD活性有所增加,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主根长和CAT活性呈现低促高抑的趋势;三七总皂苷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P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主根长、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化感指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