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确定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其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对该工艺制备所得玫瑰花蒂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5(g∶mL)、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时间60min、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多酚实际提取率为8.33%,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玫瑰花蒂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50)均低于阳性对照VC,分别为6.67g/mL和59.32g/mL.【结论】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玫瑰花蒂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且玫瑰花蒂多酚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广西桑寄生的开发利用和文化传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内桂花树桑寄生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桑寄生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三个因素,以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Design Expert 10.0.4软件设计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桑寄生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估桑寄生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桑寄生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43.71 W,超声时间31.96 min,乙醇浓度48.05%,预测黄酮的提取量为49.1279 mg/g。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中,桑寄生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其IC50为6.24μg/mL,是同浓度抗坏血酸活性的3.33倍。【结论】桑寄生的乙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青椒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分析青椒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酚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1%、超声时间41 min,液料比25∶1(mL∶g)和提取温度7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多酚提取率为67.62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仅为0.21%,证明了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青椒叶多酚能够有效地抵抗氧化作用,并且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56.34和125.20 mg/L,该研究为青椒叶多酚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莲雾花多酚,为莲雾花产品开发与综合利用功能活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讨提取溶剂浓度、时间、温度和超声波功率因素对莲雾花中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测定提取液的多酚得率变化,以及提取液对·OH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的抗氧化性分析。【结果】在提取固液比1∶20、超声功率180 W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莲雾花多酚最佳工艺为提取液浓度55%、提取时间5 h、提取温度60℃,得到多酚提取量为16.51 mg/g。莲雾花多酚提取液在一定浓度内,对·OH的清除效果和还原能力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随提取液体积的增加而提高。【结论】莲雾花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可提高对莲雾花多酚的产品开发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锌螯合法提纯石莼多酚工艺,评价提纯前后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石莼多酚锌螯合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锌盐种类、氯化锌质量浓度、石莼乙醇粗提物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时间、pH等6个因素对石莼多酚螯合锌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关键工艺参数;以石莼多酚锌螯合物解离率为指标,确定解离剂EDTA质量浓度;比较分析提纯前后样品对ABTS~+·、DPPH·、·OH的清除能力。【结果】以83%乙醇溶液为溶剂,配制质量浓度为6.8 mg·mL~(-1)的石莼乙醇粗提物样液,控制氯化锌质量浓度15.0 mg·mL~(-1),pH8.0为优化提纯条件;此外,控制螯合反应时间30 min,解离剂EDTA质量浓度20 mg·mL~(-1),提纯后样品中的石莼多酚含量由粗提物的6.95%增至25.18%,纯度提高了2.62倍。石莼乙醇粗提物与提纯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顺序为·OHDPPH·ABTS~+·。相比粗提物,提纯物对ABTS~+·、DPPH·、·OH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5.12、8.35、11.70倍,且当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6、12、8 mg·mL~(-1)后,对应的清除能力与V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工艺优化的锌螯合法可以显著提高石莼乙醇粗提物中的多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石莼多酚的深层次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松针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作用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等要素对松针多酚提取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松针多酚提取工艺;并利用优化工艺条件,测定了6种松科植物松针的多酚提取量。进一步利用不同多酚含量的松针提取液,分析松针多酚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松针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8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 g∶25 ml;在此条件下,6种松科植物松针多酚提取量为19.97~53.41 mg/g。6种松科植物松针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范围为22.76~159.90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范围为0.092~0.184 mg...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中多酚提取工艺,并以叶多酚为对照,考察其果实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运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优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1.66%、料液比1∶35、提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的得率为5.684 0 mg/g。同条件下提取多花勾儿茶果实及叶的多酚,且均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结论]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具有一定清除自由基能力,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小米糠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小米糠多酚的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小米糠的功能性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小米糠中的多酚,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以小米糠多酚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小米糠多酚组分进行定性分析,测定0.2~1.0 mg/mL小米糠多酚和Vc(对照)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还原能力,以评价小米糠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小米糠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小米糠多酚提取量为(38.02±2.15) m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小米糠多酚含有多酚类物质的官能团。由HPLC-ESI-MS结果,推断出小米糠中主要含7-O-β-D-吡喃葡萄糖基-6-C-β-D-吡喃葡萄糖基木樨草、异金雀花素-7-O-β-D-葡萄糖苷、对-香豆酸和牡荆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当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小米糠多酚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VC接近;当质量浓度为 1.0 mg/mL时,小米糠多酚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弱于VC。【结论】获得了提取小米糠多酚的最佳工艺,探明了其主要组分,且小米糠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芜菁膏的超声法制备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芜菁膏的高效制备和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芜菁膏的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400,500,600,700,800 W)、超声时间(40,50,60,70,80 min)、料(g)液(mL)比(1∶6,1∶8,1∶10,1∶12,1∶14)、提取次数(1,2,3,4,5次)对出膏率的影响。用Plackett-Burman L12(24)正交试验筛选出对出膏率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芜菁膏的制备工艺。通过DPPH、ABST+自由基清除试验和细胞存活率试验评估芜菁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到芜菁膏的制备条件为:超声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为2次。根据Plackett Burman法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得到芜菁膏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614 W,提取时间为63 min,料液比为1∶9.5,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出膏率为59.02%。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芜菁膏对DPPH和ABST+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277.54和381.26 μg/mL,同时能够改善H2O2诱导的Raw 264.7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至82.57%。【结论】获得了超声法制备芜菁膏的最佳工艺条件;芜菁膏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曲面响应法优化核桃雄花多酚提取工艺,并分析其组成与抗氧化活性,为核桃雄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干燥核桃雄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雄花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确定超声效应下雄花多酚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以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雄花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核桃雄花中多酚物质种类进行鉴定并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对核桃雄花超声处理前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超声功率为300 W,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分析得到核桃雄花多酚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41、提取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2℃,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21.32 mg/g,其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与乙醇体积分数交互作用对多酚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核桃雄花多酚体外自由基清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抗氧化效果最佳,核桃雄花多酚较佳,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最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从核桃雄花中鉴定出4种单体酚,其中芦丁含量(804 μg/g)最高,绿原酸含量(181 μg/g)次之,槲皮素含量(41 μg/g)较低,没食子酸含量(18 μg/g)最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破坏了核桃雄花表面的组织结构,利于多酚物质渗出。【结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和预测核桃雄花多酚提取率,雄花多酚提取率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互相作用的复杂结果;核桃雄花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材料来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蒙古栎叶片多酚的超声提取、优化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氧化活性为示踪,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对超声提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多酚质量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为双响应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28.62%,提取时间30.90 min,液料比19.96 mL.g-1,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2.0 g蒙古栎叶片原料中多酚质量为84.88 mg,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79 mol.g-1。蒙古栎叶片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223 mg.L-1,高于BHA、BHT、VC和VE等4种合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铁皮石斛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嘉宝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物清除·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时间50 min、温度70℃、料液比1 g:50 mL,此条件下嘉宝果果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0.10%.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果皮提取物对·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06、0.052、0.437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0.003、1.348 mg/mL,说明嘉宝果果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体外降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活性成分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啤酒花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啤酒花茎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丙酮法提取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丙酮体积分数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啤酒花茎多酚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对响应面法建立的啤酒花茎多酚提取回归方程为Y=106.5+1.64A+2.13B+2.63C+11.12D+0.51AB-2.53AC+0.19AD+4.37BC-0.87BD-0.24CD-3.85A~2-2.41B~2+1.04C~2-3.65D~2,模型决定系数R2=0.933 8,该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12、丙酮体积分数60%、提取4次,此条件提取啤酒花茎多酚的含量为115.89mg/g,与理论预测值116.56mg/g接近。啤酒花茎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70%,半清除浓度(SC_(50))为22.81g/mL。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啤酒花茎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准确可靠,可用于啤酒花茎多酚的实际提取;啤酒花茎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旨在获得充分保持桑叶黄酮活性的新型制备方法,为桑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半仿生法提取桑叶黄酮,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桑叶黄酮得率和DPPH·以及OH·的平均清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评价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桑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 mL/g、提取总时间97 min(3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1∶2∶2)、超声温度49℃、超声功率400 W,黄酮得率为(38.23±0.42) mg/g,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7.04±0.97)%。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的IC50值为(1.081±0.130) g/L和(1.204±0.190) g/L。超声波–半仿生法比单一超声波法提取桑叶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强,比单一半仿生法提取桑叶黄酮的得率高。【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桑叶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大叶白麻茎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性。[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对大叶白麻茎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料液比、超声强度、超声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V_C为参照,将大叶白麻茎多酚和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对比。[结果]大叶白麻茎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17,超声强度410 W,提取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大叶白麻茎多酚的提取得率为2.09%,提取时间和超声强度对提取得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还原力与还原剂浓度之间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三者的还原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白麻茎多酚、茶多酚、V_C,与抗氧化能力的强弱性一致。大叶白麻茎多酚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是茶多酚的1.34倍,清除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茶多酚较为接近,且明显高于V_C,分别是V_C的2.00、2.80倍。[结论]大叶白麻茎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应加强对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咖啡果皮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咖啡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波时间和超声波温度4个因素为自变量,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咖啡果皮总黄酮和L-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4个因素对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超声波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温度,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波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超声波时间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咖啡果皮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经优化后为:乙醇体积分数41%、料液比1:46(g/mL)、超声波时间44 min、超声波温度6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提取率(6.99±0.02)%与预测值(7.02%)的相对误差小.咖啡果皮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3.93和297.23μg/mL,清除能力分别是L-抗坏血酸的61%和17%.咖啡果皮总黄酮具有一定还原力,还原力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咖啡果皮总黄酮工艺切实可行,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和重现性较好,提取的总黄酮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咖啡果皮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在食品、医药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乌饭叶中黄酮、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张庆庆  乔璐  叶建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58-4163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叶黄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乌饭叶黄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41,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3℃,该条件下黄酮、多酚得率分别为33.4、23.5 mg/g.乌饭叶提取液清除DPPH·、·OH的IC50分别为4.8、11.3μg/mL,其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同时,其还原能力强于维生素C,说明乌饭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张晓梅  刘晓芳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1-12342
[目的]研究葡萄籽多酚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超声提取获得葡萄籽多酚,采用Fenton反应.OH体系研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60 min,浓度75%乙醇,料液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71%。葡萄籽多酚提取物对Fenton反应羟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0.031 g/L,0.093 g/L时清除率达最大,最大清除率为87.12%。[结论]葡萄籽多酚超声提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工艺,为促进黑木耳黑色素功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木耳子实体干品为材料,设计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用量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3种酶质量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pH、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黑木耳黑色素进行鉴定,分析其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佳参数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1∶3∶0,复合酶添加量25 mg/g,酶解pH 6.0,液(mL)料(g)比20∶1,酶解温度33 ℃,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得率为13.80%。在相同酶添加量下,其提取得率分别是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单酶处理组的2.03,1.90和1.36倍。复合酶提取获得的黑木耳黑色素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1.62和0.99 mg/mL。【结论】用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得率显著提高,且提取的黑色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