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正>记者:杨总,刚才我们参观您的乡村营地时,发现一些物件看起来有年头了,像石磨、小石狮、老石凳、石桌、古瓶、古罐都很有历史感。请问这些物件是特意进行做旧处理的吗?杨胜羽:不是的,您看到的这些实物就是老物件,是我专门到乡村收购来的"古董"。我大学是学国画的,本身对这些老物件就很感兴趣。我开发艺霖乡村营地时很自然地就把这些"古董"运用到营地的建设中了。常来乡村旅游的游客多是城市里的人,他们奢望回归自然、返璞  相似文献   

2.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已逐步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四川省四大旅游扶贫片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实例,规划适合片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具体举措,为发挥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农旅融合、强农兴旅"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景观两方面总结了安徽省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指出安徽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丰富旅游资源,疏散游客;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异,构建和谐安徽。初步探讨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开发的主要模式,论述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汪诚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38-141
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文旅资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得到重视.安徽省绩溪县溪马行政村各自然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在综合考量该村景观资源概况、空间布局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指导,确定出村域内重要的旅游节点、发展轴线,提出"四化并进"的举措模型,构建"一核两轴三区"的旅游景观空间结构,以期优化乡村文旅资源活化传承利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美丽乡村和生态环保的大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为迎合现在人的乡情诉求,优化整合乡村资源。以低成本景观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前提,阐述六合马鞍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原则、目标和结构。为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乡村景观,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载体,探寻一条现代观光农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维育间的矛盾关系,建立环境与产业的正向反馈关系,本文以崇湖湿地公园为例对乡村水域景观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水域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出三大水域景观资源类型,明确了产业开发与资源保育的关系;依据不同的乡村水域景观资源类型,提炼出人工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旅游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生态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和无明确资源导向型产业开发等四种产业开发类型;从资源保育的视角探索了乡村产业低影响开发模式,以图式化的语言在崇湖湿地案例中通过具体的空间布局加以体现。以期为实现土地功用与水文过程及资源特征相匹配的产业开发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文化基石,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乡土文化资源的流失,乡土风貌日益消逝,乡土风味逐渐变味。但在近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民艺体验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颇受广大游客青睐。在湖北钟祥,以"觅乡愁,归本真"为目标建设的莫愁村向世人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莫愁村为例,探讨莫愁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问题,并针对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不彻底、不纯粹、缺少特色、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藏发展园艺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西藏园艺产业兴旺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西藏园艺产业的兴旺发展提供参考,促进西藏乡村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乡村文化产业化开发的作用和意义,明确了乡村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铸魂作用,梳理了可产业化开发的乡村文化资源类型,包括乡村田园景观资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古建筑资源、历史传说和故事典故资源、乡村传统手工艺资源、乡村特色饮食资源、乡村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乡村传统习俗和节庆资源,探讨了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路径,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28-130
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景观资源和成功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田园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乌龟河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营造设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葡萄峰林景区乌龟河的旅游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西藏发展园艺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意义重大, 探究分析了西藏园艺产业兴旺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能为西藏园艺产业的兴旺发展提供参考,进而促进西藏乡村经济发展振兴。  相似文献   

13.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景观评价同时关系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和可持续性。该文利用乡村景观评价系统对连江县山兜村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景观规划的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方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81-12382
述评了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植物资源、民居建筑、人文环境、新建的景观设施,总结出其中的乡村旅游景观特色以及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为新平的乡村旅游开发和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推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胶东渔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了胶东渔村旅游发展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和人文景观优势,进一步剖析了胶东渔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胶东渔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景观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乡村景观资源,明确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劣,揭示乡村景观问题,进行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基于AVC理论构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值,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市怀柔区三岔村景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村吸引力和承载力较高,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条件,但经济活力低下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限制因素,为该区域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和进行乡村景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开放性的特征,为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的开发与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阐释了区块链在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开发的优势,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最后从结构层、数据层、合约层、应用层等维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原真性开发与治理体系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运营保障措施,该模型可以实现乡村旅游地景观文化进行原真性的开发与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元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以"三园联动"为开发途径,通过合理布局和利用农业产业扶贫资源,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体系,实现了贫困群众精准受益。广元市农业产业扶贫资源开发与利用成功将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了贫困地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其他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园艺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利用SOWT分析方法,对天津市园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认为天津园艺产业具有地域、产业发展、科技保障的优势,以及资源禀赋、"大都市小农业"发展、农业劳动力匮乏的劣势,同时面临行业利好政策出台、消费市场潜力扩大、"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3个方面的机遇,以及环境资源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和对生产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3个方面的威胁。最后,从做好宏观层面的规划与设计、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和培育本土人才吸引津外人才方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园艺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乡村景观是人类活动在农村地区形成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载体。中国客家乡村景观承载了上千年客家文化的历史积淀,为客家民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物质空间。本文选取享誉"客家摇篮"的江西赣州地区客家乡村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分析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资源的分布状况、构成要素及形式类型,归纳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