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在不同品种上的危害程度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陕西省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及不同小麦品种对其抗性,在陕西省富平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受害程度不同,即品种间的抗吸浆虫性不同。  相似文献   

2.
随半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及种植密度的加大,小麦纹枯病在我区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药剂拌种是当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明确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2002~2004年特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 小麦是周口地区农业的一大优势,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首位。搞好小麦品种布局,合理选用良种是保证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1990年我区小麦锈病、白粉病大流行,病害来势猛、范围广、危害重,致使我区所有的小麦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在小麦抽穗后,又遇到两次较大的风雨天气,全区有100多万亩小麦发生倒伏。病害和倒伏,导致粒重下降,使小麦产量受到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随着栽培管理条件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频繁更换,该病在各主产麦区危害日趋严重。通过从小麦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给合本县病害发生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以及开展防治所取得的效果,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和措施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金坛地区小麦赤霉病大流行,该文根据当地小麦品种、生长发育情况,介绍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情况及流行因素,调查了不同农药品种、不同用药次数等对赤霉病害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总结出相关的防治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飞虱、土蝗、小麦病毒病、小麦吸浆虫、百粉病等病虫害发生。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近几年来,随着小麦品种、农药的更新换代及种植结构的改变,小麦吸浆虫逐渐上升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害虫。 小麦播种期间和苗期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一、农业措施。一是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和品种的适应性,合理选用抗病虫品种,并在播前严格筛选种子,剔除病粒、瘪粒。目前我省推广的抗锈病、白粉病的品种有冀麦15、20、24、25、26号、抗吸浆虫的品种有冀19、20、24、农大矮3、农大215、7808等。二是精耕细作。在小麦播种前对土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条锈病是山东聊城小麦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发生面积广、损失大的特点,是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山东聊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与发病原因,提出加强品种更新、加强监测预防以及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等措施,以期降低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干热风是我市小麦生育后期容易发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它可使小麦失去水分平衡,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使千粒重明显降低,导致小麦显著减产。因此,防御小麦干热风已经成为实现我市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1危害症状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干热风强度和持续时间外,还与种植制度、小麦生育期早晚、品种、生态型等有很大关系。在高温、干旱、风大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9.
毕节地区小麦主栽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毕节地区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每年发生面积为3.33万hm2左右,损失产量约5 000t,严重制约着小麦生产的发展。为了摸清毕节地区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情况,为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控制病害发生危害,减少产量损失,我们于2004~2005年对毕节地区小麦主栽和引进品种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0.
渍害是江淮稻茬小麦普遍发生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因此,进行稻茬小麦耐渍品种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渍害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生化方面造成的影响,为耐渍品种的筛选奠定了基础。同时,总结了耐渍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及特点,分析了生产上耐渍小麦品种的应用,以期为耐渍小麦品种选育与小麦生产上降低渍害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红麦头,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近年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等条件的变化,在长葛市发生危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发生面积0.33万~0.53万hm2,后期多雨年份可发生1.33万~2万hm2。赤霉病不仅导致麦穗枯黄,子粒秕瘦,造成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含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是阜阳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在阜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00年以后,上升为小麦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近年持续重发,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春季气候条件、田间菌源、小麦品种和栽培措施是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秦州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与流行原因的基础上认为由于病原茵、品种、气候的协同作用,小麦条锈病仍将在今后数年内大流行,需采用源抗(耐)病品种合理布局、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及药剂应急防治有机结合治理策略防治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14.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土传花叶病,群众称“黄叶病”,1965年在我县就有发现,因发病零星,危害轻,未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感病品种的推广,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损失很大。一、分布与危害小麦土传花叶病主要发生在信阳地区的固始、潢川、息县、淮滨、商城、光山和信阳等县、市,其中以固始、潢川发生最严重,驻马店、南阳和许昌地区的部分县也有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小麦叶枯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根腐性病害,近年来随着高产矮秆品种的推广和麦田水肥施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叶枯病对小麦危害日趋严重,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系统介绍了该病害的发生分布、危害情况、症状特点、侵染和发病规律,分析了成灾机制,重点论述了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安徽省小麦倒春寒发生的特点、发生情况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改变播期、灌水追肥及耐倒春寒品种的利用等措施来预防和缓解倒春寒对小麦的危害,并对2020年小麦倒春寒的发生进行了预测和评估,旨在为安徽省小麦倒春寒的预防与减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我县大发生主要原因总结为以下有四点:1、种植不抗虫小麦品种。由于现在我县选用的小麦品种都是高产优质品种,大多为感虫品种,无高抗品种,非常利于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繁殖。2、连续3年不进行撒毒土防治,虫源基数高。我县在1995年发生大面积吸浆虫危害后,连续防治了几年,效果显著,人们存在了麻痹心理,放松了对吸浆虫的防治,致使近几年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有所反弹。3、成虫期防治时间不对,时期不对,用药混乱。农民朋友对防治吸浆虫的时间总是模糊概念,个别经销商的假宣传,防治吸浆虫的时间时期掌握不好,再加上连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用药浓度和用药次数增加,造成天敌种群大幅度下降,使防治效果降低。4、适宜吸浆虫出土羽化的气候条件。只要适合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吸浆虫就能生存。近年来,由于抢收播种,铁茬播种,与玉米连年轮作,没有进行耕翻暴晒,地面总保持一定湿度,幼虫死亡率降低,导致虫源基数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18.
马勇  钟腾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37-138
就近年来建湖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的现状进行研究,2010年、2011年为中等发生,2012年为偏重发生,2013年、2014年为大发生,主要分析了当地白粉病重发的气候、耕作制度、品种等原因,并提出通过品种替换、药剂防治和加强农业管理等措施来减轻小麦白粉病危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麦病虫草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麦田施肥水平增加,田间小气候及品种等诸多因素的改变,麦田病虫草害也不断演替,总体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因此搞好病虫草害防治是小麦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特别是对于高产、超高产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近10年来天水市秦州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预测了其发生趋势,认为由于病源菌、品种、气候的协同作用,小麦条锈病仍在今后数年内偏重流行。提出了合理布局抗(耐)病品种;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加强调查监测,及时预警预报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