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蔬菜生产的时空变迁与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艳  穆月英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0):1948-1958
【目的】分析中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变迁与其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从调整比较优势角度促进全国蔬菜生产合理布局。【方法】基于2000年到2016年中国蔬菜生产数据,系统分析中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变迁,利用综合比较优势分析法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法,测度中国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利用面板回归,分析比较优势对蔬菜生产布局的影响。【结果】中国蔬菜产量前10位的省份蔬菜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0%,东部地区10个省市蔬菜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40%以上。东部地区整体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大于1,中部地区小于或等于1,东北地区小于1;西部地区基本等于1。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每变化1%,会引起其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同方向变化0.8%。【结论】中国蔬菜生产集中度较高;东部地区是中国蔬菜主产区,在蔬菜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其主产区地位在不断下降;东北地区蔬菜生产在中国的地位明显下降,其比较优势也呈现同步明显下降;西部地区蔬菜生产在全国地位明显上升,其比较优势同步上升。比较优势是中国蔬菜生产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苹果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利用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资源禀赋系数模型测算和分析了全国主产省份(山东、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苹果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山东省苹果主产市的资源禀赋优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山东省苹果产业区域比较优势的外生性因素。结果表明:(1)与2006年相比,至2015年山东省苹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上升了8.24%,呈逐年微增趋势;(2)与河南、河北和辽宁相比,山东省苹果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明显,但与山西、陕西和甘肃相比仍有一定差距;(3)7个苹果主产区效率比较优势均有待提升;(4)山东省苹果生产资源禀赋优势主要集中于烟台市和威海市;(5)山东省苹果区域比较优势受其内生性因素——资源禀赋条件影响,同时还受到外生性因素——技术和管理、市场环境和产业化经营等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挥京津冀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34-38
根据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发展现状,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京津冀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得出河北省在农业产业、农业资源及交通地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京津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为了发挥京津冀的资源优势,通过高校、企业开展人才、技术合作,建立京津冀农业发展共享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市场化;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京津冀农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金条件三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生产要素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效率三指标对京津冀农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农业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及互补性使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成为必然。京津冀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合理定位,才能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资源禀赋特性。文章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发展燕山地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势,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依托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结合京津需求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和休闲农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等促进燕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宋杰  石晶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22-224
研究南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对南疆地区生产结构调整以及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及2007—2017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各地州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各地州的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及资源禀赋差异.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分别以2011和2015年为界限缓慢增长,个别地区在近几年才具备效率比较优势;和田地区、克州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生产不具备综合比较优势,但巴州地区是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正增长的地区;克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方面具备资源禀赋,而阿克苏地区、巴州地区优势产业并非为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京津冀奶业协同创新对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目前,京津冀三地奶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协同创新力度和深度有待加强,缺乏协同创新机制和统一的协调机构。在探究融资源协同、科技协同、服务协同、生态协同和组织协同为一体的京津冀奶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京津冀奶业协同创新路径:发挥京津冀三地政府主导作用,创新保障支持措施;以奶业创新团队为纽带,加强三地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程度;在奶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下,提高三地奶业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力度,从而加快京津冀奶业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析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建立基于各自产区资源禀赋优势的利益协调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基于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经典CD生产函数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大区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影响主产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贷款、农业财政支出、成灾面积;影响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成灾面积;影响主销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贷款、成灾面积。鉴于粮食种植面积和成灾面积在影响粮食产量中的重要性,政府应加大农田保护力度,积极抵御自然灾害,促使各区发挥其资源禀赋优势,从而保障国家的区域粮食平衡和维护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0~2015年河北省梨平均产量位居前10名的县(市、区),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及资源禀赋系数,对主产区梨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赵县梨生产综合比较优势较其他地区明显,其中,种植规模处于优势地位,而效率处于劣势地位;生产资源禀赋系数为9.931,标准差为1.436,资源禀赋优势显著但稳定性较差。为进一步挖掘赵县梨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促进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赵县梨生产发展趋势的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发展;建立高标准示范园,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发展"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以及应对市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芒果是广东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芒果产业发展关系到热区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以广东省芒果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为出发点,基于资源禀赋系数(EF)、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RCCA),运用数理统计,获得芒果主产区的区域优势对比结果。结果表明:同海南、广西、云南等其他芒果产区相比,广东属于资源禀赋优势、规模优势及综合优势缺乏、效率优势较低的芒果种植区域,其资源禀赋优势第六,产区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及综合优势均第五。纵向比较,广东芒果产业区域比较优势逐年递减,产业竞争力下降。深入分析广东芒果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提出在芒果产业生产端、组织端和市场端同时发力,以提升广东芒果产业竞争力,助力广东芒果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粮食生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分析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三大粮食主产区1979—2003年间不同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单产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结了五大粮食作物不同区域的优势表现。最后提出发挥中国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资源禀赋系数模型测算1998—2017年南疆地区红枣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最终计算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从南疆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促进南疆地区红枣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羊毛产区分布较不均衡,对各产区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有利于合理、正确和客观地划分主产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生产和布局。综合运用资源禀赋系数比较法、概率优势分析法及综合比较优势测算3种方法,从资源禀赋、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3个方面对中国羊毛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实证得出中国羊毛的资源分布状况和生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布局规划,据此得出促进中国羊毛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羊绒生产国,羊绒产量约占世界羊绒总产量的70%。近年来,得益于山羊存栏量的大幅增加和羊绒单产水平的提高,中国羊绒产量增长较快。中国羊绒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长城沿线省(自治区),其中内蒙古为中国羊绒的第一大主产区。利用资源禀赋系数(EF)法分析了中国羊绒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西部地区是中国羊绒生产最具优势的地区,2005年之后黑龙江和辽宁成为具有一定羊绒生产比较优势的地区。长期来看,中国羊绒产量将持续增加,西部地区仍将是中国羊绒最主要的优势产地。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粮食生产布局变化分析及功能区发展定位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区域合理布局是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化反映了江苏省农业资源禀赋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的发展历程。传统农业优势生产区域苏南粮食播种面积明显缩小,苏北和苏中地区逐渐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基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及确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新形势下,江苏省如何发挥区域间优势资源禀赋条件,确立中长期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方向,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农业发展的重点。在梳理江苏省各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态势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粮食区域结构布局变化动因进行分析,根据江苏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江苏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与发展定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邓金波  张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7):230-233+252
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看作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结果,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充分发挥当地粮食生产潜力,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各师的比较优势分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利用2018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一系列数据,测算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5中主要粮食作物的的资源禀赋系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而水稻、大麦、大豆的生产只是在个别师存在区域比较优势。南疆一师的水稻生产相比于其他师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北疆九师的大麦、十师的大豆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东疆的小麦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新疆,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等省(区)具有肉羊生产的优势.从技术水平、要素费用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肉羊主产区成本优势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肉羊主产区龙头企业;制定和实施各种扶持政策,逐步实现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在耕地资源有限情况下合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问题,文章基于1991—2019年中国大豆生产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资源禀赋、外部环境和市场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机制以及主产区优势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非主产区省份,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降低大豆种植面积,在主产区省份,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会被主产区优势所弱化,甚至还会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分区域来看,主产区优势的调节效应仅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显著为正,说明大豆种植面积的合理扩大应该集中在大豆主产区省份,而非盲目扩大,进而依靠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主产区优势来弱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冲击。因此,提出在主产区合理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在种植面积扩张有限的情况下,增加技术和育种方面的投入,提升大豆单产和品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可以预见京津冀将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创新,又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也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引领力量。因此本文在梳理京津冀资源禀赋的前提下,探讨三地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成立条件及制约因素,为培育适合京津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铺路,促进三地农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三地是山水相连的生态共同体,然而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京津冀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地区发展的主要短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下,三地协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河北省农用地面积占京津冀整个区域面积的6成以上,长期粗放式的农业耕作方式给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并对整个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压力和新的机遇下河北农业只有完成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并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才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从河北农业定位和布局、资源利用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生产技术、政策等不同侧面提出河北省农业绿色转型的对策,旨在为实现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