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40个林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林业企业特征,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林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中国林业与草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2012—2018年黑龙江省40个林业企业的时空二维数据,采用熵值赋权法和序关系分析法(G1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投入、资本投入、产出效益、林下经济发展结构对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是基础设施投资额度,其次是林下经济总产值、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林下经济结构系数。各林业企业从2012年至2018年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再加上生态投入规模和资本投入规模双重减少,导致了产出效益规模减少;有的林业企业尽管在资本投入规模出现减少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地调整产业发展策略,加大生态投入规模,使得产出效益规模逐年增加。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且在面对资本投入规模普遍减少的大趋势下,应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对不同林业企...  相似文献   

2.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林业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林下经济的主体,林区职工对风险的感知程度影响着林下经济的持久性。因此,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从事林下经济的林区职工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林业统计年鉴》、《黑龙江年鉴》中研究区域范围内各地区2009—2018年林业产业总产值数据为基础,应用区位熵模型、行业集中度模型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法中的莫兰指数,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分析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集聚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内,大部分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化程度有提升的趋势,但产业集聚化程度仍然较低;各产业集聚性呈现出,由2014年及以前的行业集中度指数由大到小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集聚模式,向2015年及以后的行业集中度指数由大到小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集聚模式演替发展;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的林业产业集聚化程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存在空间正向相关性,地理位置接近的地区彼此相互影响,存在"高-高"集聚区域、"低-低"集聚区域。总体看,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集聚性,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布不均衡,在动态时间上呈现更替变化。  相似文献   

6.
唐利君 《吉林农业》2011,(10):148-148
全民创业是延边林业集团根据林区经济社会实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的一个发展战略,几年来,延边林区依托辖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创业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增加职工收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扶持、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优化职工创业环境,激发职工创业热情,增强职工创业能力,使更多的职工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林区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大兴安岭林区职工收入中存在增长缓慢、消费与收入不均衡、收入结构单一、职工生产成本高、生活相对贫困等问题。分析了影响林区职工收入增长的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提出大兴安岭林区职工增收的对策与建议,确保林业职工收入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分析方法,基于黑龙江森工林区的产业体系,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模式进行产业划分,以最具代表性的营林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投入指标,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增加林业投入,扩大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规模可以有效提高黑龙江森工林区的生态经济效益.另外,应将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点国有林区3省24个林业局1454户职工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考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的各项改革创新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旨在为国有林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实证支持。在采用逆概率加权法控制样本损耗偏误的基础上,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估计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人均非林业收入、非国有部门收入占家庭人均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职工家庭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的市场化改革和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显著增加了职工家庭人均收入;加工企业转制和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则对职工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重点国有林区推行的各项改革为完善改革方案提供了直接经验,同时现有改革也使改革的阻力和成本明显降低,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大安林场依靠林业优势,多业并举,增加职工收入,职工年可实现总收入533万元,每户职工年平均创业收入近5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由内蒙古森工、龙江森工、吉林森工、长白山森工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构成的,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下简称“东北国有林区”)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域职工为研究对象;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改革监测调查问卷》为样本,于2017年累计收回1 0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为研究数据样本);从人力资本、家庭禀赋、政策制度3个层次,设计1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工作身份、职业培训、退休人数、多种经营、特困家庭及林区改革等因素,与职工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教育程度、工作身份、职业培训、退休人数、多种经营及林区改革等因素,对职工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特困家庭因素对其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身份、多种经营及林区改革等因素,是提高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对国内外对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林业产业生态化转型这一概念,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化转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1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森工国有林区在黑龙江省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升,我国国有林区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受到很大的限制,下面对我国国有林区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黑龙江森工集团总经营面积1006万hm2,约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1/4,其中有林地面积761万hm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2016年为研究数据,分别从林业产业规模、林业产业结构2方面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提出转型面临的监督体制存在缺陷、资金支持不足、转产职工就业压力较大等问题,提出推进体制创新,实施"政事企分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等加快产业转型的对策,为林区进一步加快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业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林业逐步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竞相发展的比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我国林业的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着第一产业中的森林资源短缺、林产品加工业增值幅度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林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国家政策上要给予林业新兴产业以必要的扶持,充分发挥产学研和龙头企业的科技示范和推广作用,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林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181-183
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林业产业发展也要受到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灰色关联模型,通过对贵州省林业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贵州省林业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投资完成总额、病虫鼠害发生面积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受各个因素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结合其影响的差异,合理地确定贵州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8.
2008-2012年,贵州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和林业产业平均增长率相对全国来说都比较低,林业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渐减弱,对全国的贡献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林业产业固定资产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还有大幅下降的趋势.贵州省林业第一、三产业发展良好,第二产业发展势头不是太好.贵州省林业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严重偏高,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贵州省林业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产业,林业劳动力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改善林业资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产业结构的偏差,对林业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优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据对贵州省林业产业在全国林业的地位变动及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建议贵州省对林业产业进行有效发展,并通过林业资金的合理性投入来支撑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三产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业龙头企业则是促进三产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程度评价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为例,采用熵权法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三产融合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农业龙头企业对带动区域三产融合具有重要影响,但农业龙头企业与各产业的融合程度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建立多主体利益机制,加速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以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等策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三产深度融合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民增收创收,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0—2019年)数据,在遵循综合性、数据科学性、数据可获性、数据可量化原则基础上,从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建设水平3个维度筛选了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总体成果显著,2009—2018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由0.208 1提升0.772 0。经济增长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医疗建设、人口素质水平、森林覆盖率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较高;人均GDP、第三产业发展、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道路里程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相对较低;国有林区人民还存在经济欠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就业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研究结果,建议:以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以增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里程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国有林区建成区绿化为目标,巩固生态功能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