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娟  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70-15371,15390
以汉江(石泉段)流域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对流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案、目标进行了探讨,为流域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牢固生态基础。该流域水保生态修复,不仅控制了区内水土流失,有效保护了水资源,为汉江干流下游提供优质无污染的一江清水,而且充分体现治理水土流失、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等多种效益,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汉江流域生态需水的界定,分析了汉江流域规划水平年——2020年的水资源供给量和需求量,研究了2020年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汉江流域规划水平年2020年,汉江流域上游供水可以满足需水要求,汉江中下游流域将缺水69.37×10~8m~3,全流域将缺水24.97×10~8m~3,在未来,汉江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水性风险。基于此,提出了面向生态文明的汉江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汉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同时还是湖北省中下游饮用水源地,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汉江的生态保护需要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从推进汉江大保护的工作协调和重大课题研究、建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汉江生态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保意识淡薄,人们为了短期利益对汉江资源肆意掠夺,导致汉江流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对流域内的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加强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修复机制的研究,对促进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汉江流域生态现状,结合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经验,再通过数据分析,探究流域内出现的生态问题及生态现状,最后提出解决流域中出现生态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康段水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十一五"重要项目,保护汉江水系势在必行。本文在介绍汉江流域安康段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汉江流域安康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并就如何加强水质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综合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丹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流域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境内。近些年由于森林的采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环境的恶化。针对当地环境状况,提出了优化库区周围工业结构和布局、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好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05-13906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很多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为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做出了贡献。借鉴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对汉江流域的概况及其生态补偿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流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防止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保障南水北调水源水质和水量安全,分析了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该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9.
西北内陆河流域移民迁入区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中属于一级类型中的荒漠干旱带生态修复区,其生态修复的重点是防治沙漠化,主要措施是保护人工绿洲和周边的天然绿洲及荒漠植被,关键是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因此要根据水资源条件,以水定修。  相似文献   

10.
汉江中下游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都会对汉江中下游流域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带来一些影响。分析了在调水工程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水资源问题对汉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而基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的角度探索了适宜汉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汉江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水源地,了解汉江水环境现状对汉江流域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及时解决水环境问题以便为汉江流域发展提供优质保障。汉江流域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致使汉江流域存在不少水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汉江水环境现状并作出针对性策略以加强汉江水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涂家婷  周敏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87-193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水足迹理论、模糊机会约束规划(FCCP)和多目标规划模型(MOPM)整合到一个多目标模糊规划框架中,用于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和农业用水管理,并分析其在不同可信度的有效性。该优化框架被应用于汉江流域,结果表明(在γ=0.55),在汉江流域内,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宜种植更多水稻,大部分地区宜减少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汉江流域内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将增加39%。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绿色和蓝色水足迹将增加,西北部地区的灰色水足迹将减少;汉江流域内水生产力将提高12%,灰水足迹将减少11%;在不同的可信度水平下,优化的作物种植结构都可以有效地实现经济、水生产力和污染控制目标,帮助汉江流域实现更好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流域内生态受益产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直接补偿.本文以旅游业为例,阐述了旅游业与流域水资源的关系;从补偿、受偿、产业间生态补偿的内容,对旅游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主体进行了界定;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确定旅游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补偿标准.提出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补偿可以采用资金、实物和福利补偿等形式;并就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但同时也是生态抑制性贫困区,属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的地区。虽然滦河流域的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不断受到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限制,但还是阻止不了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滦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管理目前实行的是分散管理体制,要摆脱滦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困境,必须首先集权,即重置滦河流域生态保护管理机构。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与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和流域管理的法规也要求滦河流域应设置统一开发管理机构。借鉴国外流域统一开发管理经验,应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滦河流域统一开发管理委员会的性质、组织构成、职能权限等。以期实现滦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襄阳是汉江中下游发展"活力"区域,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汉江干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制约襄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背景,调查汉江襄阳段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中线工程调水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结论显示: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状况较好,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支流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河段仍存在较严重地污染。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对策,用于保护水资源,并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襄阳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漓江因独特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而成为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河流,同时由于流域枯水期径流不能满足旅游需要,甚至影响桂林市居民用水等水资源矛盾突出的生态问题对流域旅游发展和生态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围绕漓江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主体水源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广泛开展了研究与实践,结果总体认为:(1)流域水源林对水资源分配等生态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水源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是漓江流域生态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2)水源林保护与恢复途径与措施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需要通过观测试验和调查分析,研究生态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结构及重点保护群落铁杉林和优先保护群落水青冈林的更新问题;(3)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要按照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采取明确管理目标、确定合适指标、实行多目标管理、开展全社会节水、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等措施加快进程。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通过对流域上破坏生态环境,占用生态资源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收费或者对保护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这一思想为基础,建立的一种奖惩机制,以达到保护流域水环境的目的。在湘江流域水资源环境遭到破坏,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文章探究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和流域重金属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结合湖南湘江流域的特点,对构建湘江流域重金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在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区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为额济纳绿洲生态灌区的运行管理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讨赖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河道、水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讨赖河河道水生态保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针对讨赖河水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生态保护的对策及保障措施,对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生态文化视角以襄阳市为例对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科学合理地反映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城市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对发展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