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肥东县近50年气温、降水、日照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拟合法和偏值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间,肥东县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28℃/10a;日照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102.9h/10a;降水量波动起伏,总体趋势平稳,进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阿荣旗地区1957~2006年的气温、降水、大风、无霜期日数资料,分析了阿荣旗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阿荣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53℃/10年;年平均气温波峰、波谷值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振幅逐年增大,旱涝趋势加大;大风日数在1~33d之间,呈逐年减少趋势;无霜期一直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120~150d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和林格尔县1971-2010年的气温、降水、蒸发量、大风日数、无霜期日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和林格尔县近4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和林格尔县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每10年平均上升0.43℃;年降水量1971-1990年为下降趋势,1991-201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年蒸发量1971-2000年为下降趋势,2001-201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大风日数在1~38d;无霜期107~212d。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大理市5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间大理市气温、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06℃/10年、3.4 mm/10年,1991年以来上升趋势更加显著,变化率分别为0.39℃/10年、12.6 mm/10年,年平均气温比1990年以前上升了0.2℃,年降水量比1990年以前增加了41.6 mm。日照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40.0 h/10年;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和分组法,得出1991年以来稳定通过10℃、12℃、15℃、17℃具有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延长了13 d、13 d、6 d和23 d;积温也相应增加,无霜期日数延长了6 d。霜冻、倒春寒、8月低温比1990年以前减少,但发生频率仍很高,危害重,春旱、初夏旱、夏旱频率增加,冬旱发生频率高;洪涝、雷暴比1990年以前有所减少,但雨强增大。病虫害发生频率高,土壤酸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弊多利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丽  李岚  唐亚平  王艳丽  孙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95-19596,19614
利用辽宁省1960~2009年4~9月辽中、开原、大洼、东港、庄河5个站气温、积温、降水、日照、冻土、无霜期等常规气象资料,对辽宁省水稻产区生长季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近50年水稻产区生长季平均气温、无霜期日数、积温在波动中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生长季降水量、日照时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60~2008年辽宁东部产粮区5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及积温、日照、冻土、无霜期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9年辽宁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和无霜期呈上升趋势,降水、日照和冻土深度呈下降趋势。积温初日提前,终日延后;初霜日延后,终霜日提前。  相似文献   

7.
选用湖南省沅江市1981—2016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6年平均气温为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34℃/10 a。四季年平均气温变化起伏波动较大,均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0.277、0.418、0.44℃/10 a。沅江市年平均降水量1 346 mm,整体呈增加趋势,每年约增加0.518 mm。日照时间存在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112.39 h/10 a。气候变化的不断变暖,会增加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概率,同时对农业生产、人们的身体健康、旅游活动、电力供应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19-824
通过对冀西北坝上高原张北县1966—2015年近50 a来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的若干事实,找出气候的变化趋势,以期对未来该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的全面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张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近50 a间以0.4℃/10 a的气候变化率不断上升,以冬季的气温上升最快(0.55℃/10 a),检验发现,在1989年后年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增强;进一步分析张北地区的极端高/低温,结果发现,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但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更加显著。分析张北地区50 a间的降水量发现,其以-6.5 mm/10 a的变化率不断下降,其中以夏季降水量下降幅度最大(-15.97 mm/10 a)。对张北地区50 a日照时长研究发现,张北地区的日照时长以-57 h/10 a的变化速率不断下降,以秋季下降趋势最大,春季最小;M-K分析发现,张北的日照时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并在90年代末下降幅度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地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未来作物的合理布局、土地的高效利用等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30年年平均温度整体呈现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 a,春、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4.994 mm/10 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比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5.445 h/10 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还会引发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上升趋势;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0年抚顺市温度、降水、日照和霜等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近50年抚顺市气候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抚顺市年平均和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无霜期延长。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气温的不断上升使农业生产上可利用的热量资源不断增多,特别是冬季气温的明显上升,对发展反季节果菜生产有利;另一方面由于气温上升,高温天气增多,降水减少,干旱频率增大,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10年抚顺市温度、降水、日照和霜等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近50年抚顺市气候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抚顺市年平均和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无霜期延长。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气温的不断上升使农业生产上可利用的热量资源不断增多,特别是冬季气温的明显上升,对发展反季节果菜生产有利;另一方面由于气温上升,高温天气增多,降水减少,干旱频率增大,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王若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64-17566
[目的]研究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全面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对气候突变进行分析检测,并用重标极差(R-S)法对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26℃/10年,降水呈减少趋势,降水变化率为-20.2Mm/10年;气温的Hurst指数为0.90,降水量的Hurst指数为0.62.预示未来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的趋势还将持续;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97年,而年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在1991年,二者的突变时间不同步。[结论]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将对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泰宁县近50年气候资源及主要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泰宁县1961~2010年的日照、气温及逐年无霜期、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作物生长期内的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泰宁县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光照条件能满足喜温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升高,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波动较大,呈双峰型,80年代降水量达最低值,为明显的干冷年份,70年代为湿冷年份,90年代后期多为温暖多雨年份;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洪涝、干旱、冰雹等灾害趋于频繁且严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本溪地区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3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7年4—9月气温、降水、日照、无霜期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地区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7年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及≥5℃、≥10℃、≥15℃积温均呈增温趋势;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本溪市、本溪县呈上升趋势,桓仁县呈下降趋势;无霜期终日提前,初日后延,日数增多。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石桥市1963—2012年4—9月气温、积温、降水、日照时数、冻土、无霜期等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大石桥市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大石桥市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积温、无霜期在波动中均呈上升趋势,最大冻土深度、生长季降水量、日照时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锡林郭勒盟所属15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5 a滑动平均等方法详细分析1961-2010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 a来锡林郭勒盟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率0.0422℃/a,增温率高于东北三省和全国平均增温率;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降水变化率为-0.311 mm/a,20世纪90年代降水呈增加趋势;平均相对湿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典型草原暖干化趋势大于荒漠草原。  相似文献   

18.
利用牙克石市196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大风、无霜期日数资料分析了牙克石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及旱涝发生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牙克石市年平均气温为上升趋势,每10年平均上升了0.32℃。年平均气温波峰及波谷均为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波峰有12~20年周期,波谷有10~16年周期;年降水量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旱涝出现的概率呈现出了增加的趋势;大风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无霜期基本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陈朝基  李琳  雷淑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33-14934,15029
[目的]研究玉门气候变化对啤酒花的影响。[方法]根据玉门镇气象站1953-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玉门近58年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啤酒花的影响。[结果]玉门气温、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10a,年降水量增加速率为3.0 mm/10a。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5.7 h/10a;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3m/(s.10a);无霜期有缩短趋势,积温呈增加趋势。玉门气候变化对玉门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均产生了一定影响,1989-2008年玉门饮马农场啤酒花单产量和甲酸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543.8 kg/(hm2.10a)、0.5%/10a。[结论]该研究为啤酒花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无霜期在125~210 d。据2007年《辽宁省气候变化公报》显示,辽宁省近50年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呈明显减少趋势,日照时数每10年减少30 h,日照百分率每10年减少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