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4种棉花脱叶剂脱叶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玛纳斯县六户地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小区实验,研究真功夫、脱吐隆、棉海、棉花低温脱叶剂4种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叶剂处理下的棉花单铃重、成熟度及马克隆值略小于清水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脱叶剂处理和清水处理下的产量、衣分、纤维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比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喷施脱吐隆20d后脱叶率达到88.5%,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喷施脱叶剂20d后,脱吐隆处理与棉花低温脱叶剂处理下棉花吐絮率较好,分别为91.1%和88.9%。脱吐隆和棉花低温脱叶剂适宜在北疆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施用不同脱叶剂处理的棉花进行脱叶、吐絮效果比较,探讨不同脱叶剂脱叶催熟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米~2喷施2%速脱乐ME 3毫升+80%噻苯隆10克的处理脱叶表现较为突出,能有效提高棉花脱叶率,促进棉铃提前吐絮,脱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在喷施脱叶剂条件下新疆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效果较好的停水时间,研究了喷施脱叶剂对不同停水时间等行距机采棉脱叶、吐絮效果、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以棉花品种‘新陆中54号’为试验材料,于吐絮期对不同停水时间(8月10日、8月20日、8月30日)处理喷施脱叶剂,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比,喷施脱叶剂可增加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使棉花吐絮脱叶提前且集中,但挂枝率有所增加。且使棉株个别部位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有所下降,却不影响整体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形成。不同停水时间处理下,8月20日停水处理脱叶率、吐絮率较高且挂枝率最低,对气象因子适应性较强;棉株不同部位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较协调。喷施脱叶剂条件下8月20日停水更适宜新疆阿瓦提县等行距机采棉种植。  相似文献   

4.
<正>为适应机械采棉的需要,对脱吐隆和瑞脱隆不同施药方法进行田间脱叶效果比较,以了解在同一水平条件下,2种不同脱叶剂、不同喷施次数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供试脱叶剂为脱吐隆、瑞脱隆。2.供试棉花品种新陆中46号。3.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通过在机采棉采收前喷施逸采脱叶剂,验证其在棉花上的脱叶效果、吐絮效果及田间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棉花脱叶剂的田间效果筛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主要研究卫绿环脱叶剂在田间应用中的脱叶效果及其对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测定.[结果]喷施卫绿环脱叶剂20 d后平均脱叶率可达93.2;,略高于瑞脱龙,与脱吐隆脱叶效果大致相近.喷施卫绿环脱叶剂对棉花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和产量无显著影响,卫绿环脱叶剂适宜在机械采棉中应用.[结论]喷施卫绿环脱叶剂脱叶效果好,价格适中,适宜在机采棉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新陆早5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且形态特征适宜机采。本试验通过对新陆早51号喷施不同配比脱叶剂,对脱叶后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单铃重、衣分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对80%瑞脱隆脱叶效果较敏感;脱吐隆和80%瑞脱隆对该品种棉铃吐絮效果差异不显著;不同药剂处理对该品种单铃重、衣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脱叶剂50%噻苯隆(逸采)在棉花脱叶、吐絮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50%噻苯隆(逸采)对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噻苯隆(逸采)对棉花可以起到比较良好的催熟和脱叶作用,可以作为常规脱叶剂的替代产品在大面积机采棉生产中应用。在正常年份用量以50%噻苯隆(逸采)675 g/hm~2+乙烯利1 050 mL/hm~2+助剂15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兵团第2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5种脱叶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为今后棉花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处理1:667米2喷施1ower7 500毫升+乙烯利80克。处理2:667米2喷施佰脱隆(噻苯隆80%)25克+乙烯利80克。处理3:667米2喷施脱佳(50%噻苯隆)40克+乙烯利80克。处理4:667米2喷施逸采(50%噻苯隆)40克+乙烯利80克。处理5:当地常规药剂667米2喷施脱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的机采棉品种,进行了瑞脱龙和脱吐隆对8个陆地棉主栽品种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影响对比试验。分析施药后10 d、20 d、 30 d各参试品种对脱叶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种脱叶剂均能提高棉花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但瑞脱龙的脱叶效果略好于脱吐隆。而在吐絮率方面,两种脱叶剂的催熟效果大致相同,两种药剂的催熟效果差异小于脱叶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喷施脱叶剂1.选择脱叶剂①剂型脱吐隆+伴宝+乙烯利。②配方667米2用脱吐隆11~13毫升+伴宝50毫升+乙烯利70~100毫升。2.脱叶剂喷施原则正常棉田适量偏少,过旺棉田适量偏多;早熟品种适量偏少,晚熟品种适量偏多;喷期早的适量偏少,喷期晚的适量偏多;群体冠层结构过大棉田可适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阿瓦提县丰收二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研究了新陆中75号在一膜六行种植模式R1[(10cm+66cm+10cm+66cm+10cm)+66cm]×11cm、一膜六行种植模式R2[(12cm+64cm+12cm+64cm+12cm)+66cm]×11cm、一膜四行种植模式R3[(64cm+12cm+64cm)+86cm]×9.5cm喷施脱叶剂(脱吐隆300g/hm~2+40%乙烯利1 200mL/hm~2)前后棉花产量、脱叶效果以及棉纤维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R3模式较R1模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增加796.5kg/hm~2和303.9kg/hm~2,R2模式较R1模式籽棉产量增加591.8kg/hm~2;喷施脱叶剂后R3模式比R1模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增加823.3kg/hm~2和234.9kg/hm~2,R2模式较R1模式籽棉产量增加656.0kg/hm~2。脱叶剂喷施24d后,R3模式下脱叶率较R1模式脱叶率高11.13%,挂枝率低6.33%。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之间棉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但喷施脱叶剂处理后断裂比强度、纺织一致性指数降低。喷施脱叶剂处理下R3模式的纺织一致性指数较R1模式高18.0%。喷施脱叶剂对R3模式下棉花产量、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影响最小且产量高,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棉花人工快采前,喷施脱吐隆悬浮剂可改善棉桃吐絮均一度,达到提高霜前花率和采摘工效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脱吐隆悬浮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棉花脱叶、吐絮的改善效果,为脱吐隆应用于人工快采提供依据,进行了不同剂量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机采棉等行距密植模式下棉花脱叶催熟规律及其效果,为机采棉提质增效新模式下的脱叶催熟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早5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用量脱叶剂和不同喷洒时间共15个处理,研究机采棉等行距密植模式下棉花的脱叶和吐絮变化规律,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及成本效益特征。结果表明:(1)等行距密植模式下的脱叶率处理7和12最高(98.85%,98.57%),处理5和13最低(30.28%,41.30%),其他处理均达到75%以上;吐絮率处理2和11最高(77.25%,81.80%),处理5和13最低(45.79%,66.42%),其他处理均达到57%以上。(2)每个处理都对产量造成减产,减产2~67 kg/667m~2,减产率1%~23%,其中处理6和14减产最少,1%以内,处理7和9减产最多,23%以上,脱吐隆处理对温度不敏感,可在2个时期施用,瑞脱龙处理对温度敏感,宜早期施用。(3)各药剂处理使得棉花绒长、比强度、成熟系数略有增减,整齐度略微减小,均未达显著差异,对马克隆值影响较大,处理6、11、14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4)处理6、10、14的效益较好,效益减少20元/667m~2,处理7和15的效益最差,效益减少了377元/667m~2。不同时期不同脱叶剂处理均能促进棉花脱叶和吐絮,造成不同幅度的减产,对马克隆值以外的品质参数影响较小,处理6(瑞脱龙15 g/667m~2+助剂15 g/667m~2+乙烯利100 g/667m~2,9月1日)和处理14(瑞脱龙15 g/667m~2+助剂15 g/667m~2+乙烯利100 g/667m~2,9月9日)综合经济效益最好,可在北疆早熟棉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几种棉花脱叶催熟剂在鄱阳湖棉区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10月中下旬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喷施3种不同的脱叶催熟剂,研究了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噻苯隆+乙烯利的脱叶效果最明显,且脱叶率随着噻苯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单施乙烯利的脱叶效果不明显;不同处理对棉花的催熟效果均不明显,以喷施750 g/hm2噻苯隆+2250 mL/hm2乙烯利处理的相对较好;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单铃重和衣分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纤维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新疆石河子机采棉适宜品种,研究选取生育期不同的10个主栽品种棉花进行检测。使用瑞脱龙(80%噻苯隆450g/hm~2)喷施棉花正常植株,分析施药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棉花生育期与脱叶率和吐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瑞脱龙后脱叶率与棉花生育期呈负相关,而脱叶率与吐絮率成正相关,t检验结果显示,脱叶剂瑞脱龙对棉花品质无显著影响;喷施脱叶剂瑞脱龙后第10天至第15天的脱叶率可作为选择机采棉花品种脱叶敏感性参照指标。不同棉花品种喷施脱叶剂后,生育期短的品种对脱叶剂敏感性强,吐絮率高,适于喷药后机械采收。  相似文献   

19.
棉花脱叶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进一步提高机采棉脱叶效果,2009年我团对脱吐隆、噻苯隆等脱叶剂进行田间试验。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125团12连4#-3棉田,采用小3膜12行方式播种,加压滴灌。667米2理论株数  相似文献   

20.
脱吐隆悬浮剂对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明确脱吐隆悬浮剂对棉花脱叶、吐絮的效果,从中选优,为大面积应用脱叶剂提供有效使用方法和剂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剂 脱吐隆540 g/L悬浮剂、伴宝280 g/L可溶液剂,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供,瑞脱隆由江苏瑞邦农药厂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