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全面普及,进而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尤其是在经济市场中,网络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更是加快了经济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经济市场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当今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十分激烈,加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有限,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混乱,金融风险层出不穷。基于这一情况,我国应致力于金融科技的研究,加大力度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探索,让区块链技术在当今的金融领域中发挥出充分的优势,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促进整体金融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在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现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应用,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现代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建设与完善起到保障作用。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现代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保障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农业金融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我国农业金融的起源与发展和 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现状出发,分析了互联网为我国农业金融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 础上探究了我国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路径,以期帮助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金融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金融便是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传统金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金融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应该如何找寻新的出路成为传统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文章将着重分析互联网对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都有哪些。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而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上急需大量的相关从业人员,而想要符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需求,就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一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因此这也对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主要围绕基于obe理念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顺势发展。本文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下思考互联网金融。本文首先分析网络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然后分析网络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科技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拓展了发展空间。以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为例,针对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破解科技金融发展困境的相关建议:依托大数据构建投融资双方对称的信息互通平台,调控科技金融风险;建立与完善科技金融征信体系;借助互联网金融技术优势,推动金融核心业务创新;借助互联网金融技术优势,推动金融核心业务创新;着力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普惠金融可以全方位地为中国公民提供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具有普惠性、便利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民众提供新型金融服务的金融运作模式。本文围绕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讨论,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推进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 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金融模 式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保驾护航。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并未得到有效的规制,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作为高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对互联网金融规制的路径进行分析,争取能够更为系统的完成这部分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当代,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金融、信息传递等都受到改变。可以说,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几乎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但是,我国法律由于诸多原因,很难跟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就造成法律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其自身的风险防范问题也受到了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在进一步促进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一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就成为当前及今后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9):131-13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农村金融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以金融普惠为方向的前提下,多种农业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应运而生。虽然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但现代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互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先天不足。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金融创新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激发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小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发展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规模小、经营区域单一、整体效率偏低等特点,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转型发展,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成因,以贵阳银行为例,具体分析贵阳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的转型实践,提出了中小商业银行相关转型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金融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行业之一,它的兴起和发展引发了全世界学者的关注。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金融有利于互联网和金融两大行业的协调发展,同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本文重点围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政府部门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展开探讨,目的是丰富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商业带来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冲击,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也改变着人们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使用,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传统银行被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是本文分析的一个重点。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机理,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新形势下的新举措,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7.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融合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为我国农村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描述,探讨现阶段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农村发展情况,提出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力度、改善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市场和经济也朝着金融化的方向迈进,民间贷款这一行业也呈现着繁荣的趋势。互联网金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实则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法规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再加上我国传统法律法规缺乏创新,因此也很难跟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有其特点,即为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也使得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很难得到及时的救济。本文就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推广,金融业规模急剧扩大,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不断变革的重要时期。第三方支付、众筹、网络借贷等新生事物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的深刻意义,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还处在创新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阐明了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在发展初期出现了像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制监管风险等各种形式的风险,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键康发展,本文针对以上四种主要的风险提出了对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迅速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带动了金融业信息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衍生出网络金融。发展至今,金融信息化与网络金融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将讨论二者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