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安徽省111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Arc 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Excel的数据处理工具,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探讨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凝聚分布,形成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两个高密度区。外在因素方面,山区带来的空间阻隔效应、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分别是维持传统村落生存和导致传统村落消亡的主导因素;内在因素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选址、演变和延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鸽娟  杨豪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0-4684,4784
以明代移民村落城固县韩家巷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传统建筑环境文化特征以及传统文化活动的发生场所,分析了村落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对村落文化的影响,着重从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造型、村落景观方面解析了村落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在分析村落传统文化发生场所方面,介绍了宗族祭祀及社火活动场所、传统祭祀活动场所、城固曲子传唱场所的布局与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古村落整体空间、村落建筑、村落景观及其文化特征的保护更新建设的文化传承方法。  相似文献   

3.
进行民族村寨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对于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黔东南州朗德苗寨为例,从村寨的选址、空间布局、路线结构、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民族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和构成规律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文化视角分析了侗族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流域231个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河南省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是中部大聚集、西部小聚集、东部分散。路网较为密集的平原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少,路网较为稀少的山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且集中,平原地区与山区交界地带传统村落呈现出沿黄河走向抱团聚集的空间分布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策略,即重塑空间秩序、串联传统村落,加大对外交流、优化路网设计,利用流域关系、融合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5.
乡土建筑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村落的乡土建筑反映了乡土文化的特征。笔者以湖州荻港村的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村落历史文化、空间布局、建筑形态、构筑体系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对古旧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的建造方式与处理手法等进行解析,归纳、抽取其地域乡土建筑特征,以期为地域传统村落的乡土建筑系统研究以及保护与更新太湖流域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不够,空间发展存在问题较多.借助GIS技术,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算确定临沂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临沂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呈凝聚型,空间分布不均衡.说明高程、坡度、水文、交通条件、经济指标、文化因素是影响临沂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现存传统村落实行整体组团发展,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52-2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遭到破坏,文化遗产逐渐丢失,人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这些传统村落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地域特色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与城镇化建设矛盾日渐凸显,乡村与自然协调的空间格局正慢慢消亡。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泰和爵誉村传统村落为例,在研究村庄布局和村庄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继续保留人与自然的整体性、重点保护地域特色的原真性和创造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三点适应于爵誉村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乡村文化在空间中的物理表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探析对河南省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的基理,研究其景观表达,从而识别和提取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营造的评价因素。研究表明:河南省的传统村落地域空间分布不均衡,豫南地区在河南省传统村落所占数目较多,在整体空间结构上,河南省传统村落呈“多点网状布局”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传统村落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趋势;村落内的重要文化景观以宗祠居多,其次是戏楼,清灰色由此成为村落景观的知名文化符号,村落环境因素中突出环境因素主要为古井、古树、池塘、河道。豫南大别山区整体村落建筑保存良好,地域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洁  牟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6-15487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风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风景区及村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璜琅村落的环境特色,包括村落历史与民族风情、景观资源与环境生态品质以及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总结了村落建设在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物质和精神2个方面探讨了璜琅村落的更新措施,一方面通过整合村落空间布局形态、整治建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更新村落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村落的莼菜文化,营造水乡舒适的心理环境,使自然景观与休闲文化相结合,以便于游客体验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进而促进璜琅村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理市的城镇化加速和乡村旅游发展,洱海湖滨传统村落正在经历巨大变迁。采用空间句法,对大理市国家级传统村落龙下登村由“农业村”向“旅游村”转型过程中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量化运算解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村落集成度提升显著,村落封闭性被打破,集聚能力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和洱海生态廊道的修建提高了村落整体的空间可选择性;村落空间发展趋向单核心,空间整体性增强;村落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游客很难对村落整体空间结构做出认知。依据研究结果,提出转型期洱海湖滨村落景观空间管理应严格控制村落空间规模和建筑高度,进行局部空间文化营造,增设路标和绿植以增强人们对村落的空间感知,保护好传统民居建筑与村落景观标志物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研究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黄毛坪村为案例,通过分析其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与变迁,探讨了文化内涵、民俗习惯及建筑地域特色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冲击,从而提出了从旅游结合发展、政府介入引导、苗族博物馆建设、建造技术传承、文化主体意识提升等方面的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既有景观功能、服务功能,又是乡村地域文化的载体,挖掘其规律与特征,对当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和村容风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方法】在解读公共空间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变化,以及传统公共空间的布局特点,归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当前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结果、结论】得出当前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的原则,也要继承与运用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将公共空间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采取一定的文化传承措施。希望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运用,可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发扬与继承地方传统文化,并对以后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传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21-7822
鄂西山区的土家族文化历史悠久,吊脚楼是其居住文化的杰出代表。从造型特征、文化内涵以及艺术风格3个方面对土家传统民居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庐陵地区(今江西吉安市)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以文石村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史料研究,分析村落的空间形态与演变过程,探究其形态背后的影响因素,为庐陵地区的传统村落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发源地,在黄河流域存在着大批量的古传统村落,承载着千百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研究黄河流域传统乡村文化空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遗产。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沁阳市九渡村为例,通过对其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分析其文化要素与村落空间的关联路径,结合句法理论对九渡村文化空间进行定量分析,为后期村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的创意性传承性保护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道路。识别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于河南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和体制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以河南省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利用核密度估计、热点探测揭示河南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总体上呈分散分布,小范围内呈集聚分布,且形成了“两核一带”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豫西、豫北为主要核心区,豫南为次核心区,豫西和豫北之间呈带状分布。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研究可为河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艺术审美价值,江西婺源县传统村落是江西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婺源28座国家传统村落为例,重点探讨其类型和特征,本研究对传统村落的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徽州历史上,宗族不断繁衍壮大,宗族文化深入人心,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此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村内的宗族建筑、村落格局、街巷空间、建筑空间等都受此影响。在宗族文化视角下,村落景观提升面临着物质载体受损、传统文化消亡等现实困境。应坚持整体性与原真性、动态性与持续性原则,注重宗族文化资源在空间层次、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转化,最终实现传统村落景观的有机提升。  相似文献   

20.
古村落的空间形态是展现山地民族文明、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村落的自然生长、社会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锦屏县瑶白村的空间形态为切入点,运用实地调查和宏观分析方法,对锦屏县瑶白村的村落形态、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分析,证实古村落形态演变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