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事故经过2012年10月28日13时10分,某县供电公司110 kV变电站变电运行班正值王某接到现场工作负责人变电检修班陈某电话:110 kV变电站10 kVⅠ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及1号主变压器(简称主变)10 kV101断路器保护二次接线工作结束,可以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相似文献   

2.
<正>1选题理由35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公司及调度部门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下:·公司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必须稳定可靠,以确保远程调控安全可靠,保障公司安全生产与经营;·调度自动化及变电站无人值守应用要求,随着35 kV变电站无人值班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必然要求自动化系统设备24 h在线稳定运行,运行可靠率不低于99%,以确保远程调控。公司目前现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现状不太理  相似文献   

3.
<正>1 110 kV变电站典型设计实例某市供电公司自2008年开始着手110 kV变电站典型设计,截至目前,已参与并完成4座110 kV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工作。从整体建设效果分析,所建变电站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某一110 kV变电站位于该市新建临港产业区,建设规划面积较小,但电力负荷相对集中,该区域同时兴建许多用电大户,为保证各区、各产业的生产发展正常,供电公司秉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管理到位"的原则,在该区建设110 kV变电站。  相似文献   

4.
1选题理由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下辖变电站16座,其中110 kV变电站6座,35 kV变电站10座,主变压器31台,主变容量39.695 MVA。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工程的不断升级,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电缆进出线的安装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1事故经过2012年10月28日13时10分,某县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变电运行班正值王某接到现场工作负责人变电检修班陈某某电话:"110kV变电站10kVⅠ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及1号主变压器10kV101断路器保护二次接线工作结束,可以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13时40分,王某到达现场,与现场工作负责人陈某某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并汇报调度。14时10分,调度员下令将该变电  相似文献   

6.
结合110 kV梅林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实际经验,从网络结构、二次屏位设计方面开始,阐述了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研究在110 kV变电站非全停情况下站内跨间隔联调方案,并具体阐述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分离措施及二次工作安全措施,为综自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的推进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杨星 《农村电工》2014,(5):39-39
<正>由于城区110 kV菜园变电站设备老化严重,为保证城区的可靠供电,山东省单县供电公司决定在菜园变电站东侧新建一座110 kV湖西变电站。湖西变电站110 kV电源进线仍使用原110 kV菜园变电站两路进线,分别为110kV单园线、110 kV白园线,两路进线由架空改为电缆引入湖西变电站间隔。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气化》2010,(10):9-9
<正>8月20日,重庆首座智能变电站——110kV杉树变电站出厂联调工作完成,预计年底前投运。110kV杉树变电站是重庆市电力公司2010年智能变电  相似文献   

9.
<正>变电站10 kV母线电量不平衡率是根据进出母线电量之差计算,按照相关要求110 kV及以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应控制在±2%之内。目前所采取的监测方法是每月根据进出母线的关口电量计算得出,实时性差,测量/计量回路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二次测量数据不准,并影响计量数据。1设计提出的背景景县供电公司35 kV变电站全部实行无人值班管理,设备运行情况采用电力调度监控中心调控值班员集中监控和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定期巡视的方法进行监视。调度主站采用DF8900电力应用一体化系统,站端自动化设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设备采集A、  相似文献   

10.
在智能电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结合110 k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经验,对智能化变电站特征与结构进行介绍,并对110 k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智能电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结合110 k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经验,对智能化变电站特征与结构进行介绍,并对110 k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全自动装置的可靠、正确动作将很大程度上保证对外供电的连续性。但是由于二次设计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安全自动装置拒动,从而可能引起事故范围的扩大。2013年5月19日,110kV某变电站就发生了一起10kV母联备自投拒动的故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全自动装置的可靠、正确动作将很大程度上保证对外供电的连续性。但是由于二次设计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安全自动装置拒动,从而可能引起事故范围的扩大。2013年5月19日,110kV某变电站就发生了一起10kV母联备自投拒动的故障。  相似文献   

14.
孙新榜 《农村电工》2012,20(9):40-40
1事故经过某年11月26日,某供电企业下属的张进变电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检修工区主任等人在现场研究后决定,先进行110kV设备安装,然后停电进行35kV设备安装,最后进行10kV设备安装。当天,检修二班工作负责人陈某办理了"变电第二种工作票"。工作任务:张进变电站二期工程110kV设备安装;计划工作时间:自11月26日9时至12月25日19时;工作条件:不停电;工作班人员:刘某某等20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为避免变电站在日常运行中发生小动物入侵事件,笔者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对小动物进入一次、二次设备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供参考。1工作内容介绍2017年1月20日8时55分,某110 kV变压器火灾报警动作,2号主变压器低后备保护动作,102断路器跳闸,10 kVⅡ段母线失电。变电站值班员迅速赶到该变,检查发现:10 kV开关室内有浓烟,很难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16.
35~110 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并满足35~110 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的要求.现以山东省成武县供电公司110 kV东城变电站增设无功补偿电容器为例进行探讨.根据有关要求,从不同考虑点计算得出不同的容量要求,求其最大值作为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判据.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河北省景县供电公司始终将线损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实施线损专业管理,实现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2012年线损率指标:综合线损率4.91%;高压线损率3.59%;35 kV线损率0.93%;10 kV线损率3.47%;低压综合线损率3.45%;居光综合台区线损率5.40%. 线损小指标: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的合格率(关口表所在10 kV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不超过2.0%)95%以上;电能表周期轮换率、关口电能表修调前合格率、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周期受检率、35 kV及以上变电站功率因数合格率、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率(低于15%)的合格率、电能表实抄率、10 kV线路功率因数(不低于0.9)合格率100%;计量故障差错率小于1%;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8%;主变压器经济运行率不低于95%;变电站电容器可投运率96%;10kV线路电容器可用率96.5%;电能量差错率低于0.05%.  相似文献   

18.
太仓市现有220kV枢纽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10座。我们自1995年10月至1996年9月共化了一年时间对全市110kV及以下的10座变电站按无人值班要求进行了设备改造,其它5座新建变电站均按无人值班设计。目前,全市15座110kV及以下的变电站,100%具备了无人值班的条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10 kV母线电量不平衡率是根据进出母线电度之差计算,按照相关要求110 kV及以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应控制在正负2%之内。目前所采取的监测方法是每月根据进出母线的关口电度量计算得出,实时性差,测量/计量回路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二次测量数据不准,并影响计量数据。1设计提出的背景景县供电局35 kV变电站全部实行无人值班管理,设备运行情况采用电力调度监控中心调控值班员集中监控和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定期巡视的方法进行监视。  相似文献   

20.
<正>1基本情况晋江市供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2007年4月完成股份改制。公司现承担全市行政区域内15个乡(镇、街道办)649 km2的供电责任。截至2013年年底,公司供电营业区内有客户37.3748万户,2013年售电量11773.94 GWh,同比增长4.11%;综合线损率2.134%,电网日最高负荷1.9 GW,日最高用电量40.82 GW。晋江供电公司目前调度管辖37座110 kV变电站,其中自有产权110 kV变电站32座容量3528 MVA;110 kV输电线路80条长400.42 km,10 kV线路690条长3133.455 km。绝缘化率77.18%,电缆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