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学贵 《农业展望》2013,9(9):30-33,37
随着中国农业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有关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经济学术界的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征、波动成因、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平抑价格波动的政策等内容展开。为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今后应当加强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成因、价格波动在不同市场之间及不同产业链条之间传递的量化分析、价格异常波动的机理和平抑价格异常波动各种调控政策的利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对稳定中国农产品价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本丈首先剖析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在此基础上从供求、成本、货币、期货投机等方面揭示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提出稳定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蔬菜等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影响到市场稳定与居民消费,影响到生产发展与农民收入,也影响到政府宏观决策。总体上看,当前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及媒体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厘清。中国已逐步进入农产品的高价格时代,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是成本变动、粮食基础价格不断抬高、农产品价格与石油价格联动、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联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管理部门与媒体应理性对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但当前政府的宏观调控滞后和媒体的过度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保证城市消费的利益,更要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减少农民在价格波动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产品价格调控关系到农业的长远发展和物价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价格波动使生产者面临受益的不确定性.美国农产品价格管理机制运用政策化和市场化双重调节,政府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价格波动,维护了本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蔬菜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情况严重,不合理的价格波动损害消费者和菜农的切身利益。在分析我国蔬菜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探讨影响我国蔬菜价格异常波动的成本因素、通货膨胀因素、政策因素、气候和季节性因素,并借鉴日美两国稳定蔬菜价格波动的经验,提出应对的政策建议: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经营;不断深化农产品体制市场化的改革;建立并完善蔬菜价格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属性的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属性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和波动成因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1965-2013年香蕉、橙子、大米、小麦、棕榈油和大豆油的国际市场年度价格数据,考察了国际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2004年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上升,长期上升趋势明显,短期波动剧烈;上期价格是影响农产品当期价格的主要因素,六种农产品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平均影响水平0.5,且对水果的影响最显著;石油价格显著影响植物油和小麦价格,不影响水果价格,原因是油价上升引致谷物、植物油等生物燃料替代能源需求扩张;上期库存对除香蕉外的其他五种农产品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对谷物影响最显著,对水果影响最弱;收入、通货膨胀仅分别对水果、谷物价格有影响。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为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稳定,建议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透明度和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众多,而大型批发商以及零售商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天津市2006年至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勒纳指数,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大型批发商以及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对天津市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限额以上农产品批发企业法人单位数、天津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天津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勒纳指数均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产生影响,其中天津市限额以上农产品批发企业法人单位数的影响较小。最后,从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2007—2016年国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发现,近10年来价格波动经历了暴涨期、暴跌期、反弹期和下行期4个阶段。在剖析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价格波动与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一些非传统因素直接相关,并对未来农产品价格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李玥  刘然 《农技服务》2014,(12):8-9
农产品价格明显受体制转轨时期农产品价格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国际环境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随着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机制的形成,农产品供求变化成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食用豆价格走势与波动无论对食用豆种植者还是消费者的利益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对2012—2021年中国食用豆批发市场价格分析发现,食用豆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且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季节性波动特点,价格走势与粮食价格走势一致,但食用豆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容易出现大幅度异常波动,这是因为市场供需情况、宏观经济环境、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以及突发性因素均对食用豆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基于此,从加快食用豆产业现代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外部环境、完善食用豆产业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中国食用豆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剖析大豆生产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缓解我国大豆价格频繁波动。【方法】通过选取2001—2014年度数据,结合国内生产与需求状况、外部因素及国家政策等因素,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大豆生产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国际大豆价格、大豆进口量和生产成本与大豆生产者价格波动呈正向关系,但生产成本对大豆生产者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大豆压榨量与大豆生产者价格波动在短期内呈明显的反向关系,豆粕价格与大豆生产者价格波动呈微弱的反向关系。【结论】外部市场变化对我国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更加显著,应该综合利用关税措施来缓和我国大豆价格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2.
同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了解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对国际4大粮食品种(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长期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4大国际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存在差异;各品种的滞后一阶价格分别对其自身的价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化肥价格的波动仅影响玉米和小麦的价格;石油价格波动和贸易自由对4大粮食品种价格都没有影响;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波动仅影响大米的价格;美元汇率波动仅影响玉米的价格。政策启示:按照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价格趋势测算和贸易决策;因各粮食品种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粮食价格涨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不断演进,市场调节成分越来越高,相应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价格风险在不断增加,价格风险已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农产品供求的变化、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国际农产品市场状况及农业政策的稳定性是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成因。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应逐步建立以间接引导为主,财政扶持为辅.主要依靠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格局。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现货市场.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探索建立农产品期权市场。  相似文献   

14.
正农产品的价格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为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需要对其进行实际分析,不断从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入手,积极探索其发展趋势与调控策略,以有效调节农产品市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1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要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不断递增,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受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持续走低.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诸如棉花、玉米、小麦等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与世界接轨,主要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增幅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价格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近2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以国际化肥价格为代表的要素价格波动风险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籽、大豆、花生6种农作物单位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投入要素国际价格波动风险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几乎所有被考察的农作物其单位产量、种植面积都受到国际化肥价格波动风险的负向影响,且影响显著。因此,有效控制国际化肥价格波动风险,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咖啡市场供需失衡,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加剧,给咖啡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世界咖啡价格定价机制以及波动影响因素,侧重剖析了世界咖啡供需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形势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了国内外咖啡市场价格的传导性和一致性,指出国内咖啡产业存在的问题加剧了市场波动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愈来愈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剧。本研究选取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关的国内总需求、货币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四类金融因素进行横向传导机制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和分布滞后模型对2017年至2021年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发现:农产品批发价格与国内市场需求、货币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内市场需求、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以传递到国内农产品价格,但没有表现出时滞性。最后,从国内货币供给量、期货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以及玉米、大豆农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分别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BEKK-GARCH模型,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主导农产品价格的走势,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不同农产品的影响存在差异,不确定性指数仅对玉米具有单向的价格和波动溢出效应,但对大豆却没有任何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结构突变视角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突变的视角考察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原因。首先构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固定参数模型,发现其参数不稳定、具有时变性,然后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成本和汇率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84和0.217。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045;国际农产品价格和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相对稳定,而汇率和农业生产成本的系数波动很大,分别在-0.268-0.684和0.004-0.592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