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安徽省肥东县地处江淮丘陵,皖中腹地,境内水系交织发达,具备发展稻虾共作模式的基础条件,2017年全县发展稻虾共育达2万亩,提高了稻米和龙虾的产量品质,获得了较高的受益。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一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在水稻田放养小龙虾,促进水稻更茁壮的成长,实现水稻小龙虾共生,达到龙虾除草、虾粪肥田等功效,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提高种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洪泽湖与淮河交汇之滨,县内沟河交织、水资源充沛,为稻虾共作提供了条件.目前,全县稻虾共作面积24 .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小龙虾2.8万吨,已集成出一套稻虾共作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现将该稻虾共作关键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省内140多名小龙虾和优质稻产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组建湖北"虾稻共作、稻鱼种养"区域公用品牌,力争用3年时间,将"潜江龙虾"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由省农业农村厅引导、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等5家单位发起组建,将制定全省小龙虾、优质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5.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能够减少小龙虾养殖带来的水源浪费和污染,因而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分析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鄂州市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特点,分析该模式下的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以期为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连日来,在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河南省潢川县踅孜镇八里村文尧水产公司的"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内,路边的运输车辆排成了队,肥美的小龙虾刚刚出水,就被前来选购的客商迅速分拣、过秤、装运,抢购一空。"每亩投入两三千元,当年就可回收成本"。近年来,潢川"稻虾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富民产业。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4米宽、1.5米深的环形虾沟。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  相似文献   

7.
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可分为虾稻轮作和虾稻共作.其中虾稻轮作由于技术要求低及易于推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与虾稻共作模式相比.虾稻轮作模式由于少一茬小龙虾的养殖.且出产的水稻品质一般.所以经济效益要比虾稻共作模式低.因此.研究和推广虾稻共作技术对于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可分为虾稻轮作和虾稻共作.其中虾稻轮作由于技术要求低及易于推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与虾稻共作模式相比.虾稻轮作模式由于少一茬小龙虾的养殖.且出产的水稻品质一般.所以经济效益要比虾稻共作模式低.因此.研究和推广虾稻共作技术对于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小龙虾消费旺盛,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因为小龙虾养殖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小龙虾养殖快速发展。湖北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超过6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潜江、洪湖、监利、汉川等地,养殖模式以稻田养虾和虾蟹混养为主,小龙虾精养也越来越多。下面介绍一下虾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的各个技术环节,具体包括田块准备、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与一虾一稻种养模式相比,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增产小龙虾26%以上,该技术适宜在低产、低效、低洼田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06,(9):25-25
在湖北,小龙虾(克氏螫虾)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身价一路看涨。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专家们介绍,因目前龙虾苗种配套技术未跟上,苗种缺口较大。农户首次繁育龙虾可直接从自然界捕捞青虾作种,不可盲目贪求规模。按现在“虾稻连作”的生产模式.目前繁育龙虾不需要专门购进种苗。农户可在中稻秋收后,从自然界直接捕捞青虾下入稻田,  相似文献   

12.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小龙虾养殖水体营养状况及养分排放强度、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小龙虾养殖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其中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含量分别为2.21、0.50、59.0 mg/L;小龙虾养殖废水排放量平均为4 377.3 m~3/hm~2,其TN、TP和COD的排放强度分别为9.7、2.2、258.3 kg/hm~2。小龙虾养殖水体中Hg和Cr含量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而Cu、Zn、As和Cd的含量达到了Ⅰ级标准,可见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受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3.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是利用龙虾和水稻生长季节对水分要求以及养分需求的互补原理,实现水稻秸秆与龙虾排弃物的循环利用,很好地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稻虾双丰收。通过实践总结了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流程,阐述了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技术要点,对开展推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加强六合区河王龙虾养殖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消费市场需求扩大,人工养殖小龙虾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六合区马鞍街道河王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合作社从单纯养殖小龙虾出售虾苗及成虾,到现在发展农家乐、熟食包装电商销售,效益也从3000元/667m~2提高到了6000元/667m~2。文中阐述六合区河王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经营机制、推广稻虾养殖模式、构建种苗繁育体系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2日,由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三宁金钛能虾稻共作大型观摩会暨财富共赢盛会"在湖北潜江市龙湾镇召开,来自潜江及周边的农户6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在本次大会中,湖北三宁为广大农户展示了虾稻共作示范田建设成果,展现了三宁金钛能在虾稻共作上的神奇魅力。金钛能让小龙虾早上市据了解,潜江是湖北小龙  相似文献   

17.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虾稻共作模式发源地,有着“中国小龙虾之乡”美称。近几年来,虾稻共作在潜江得到迅猛发展,由2013年6万亩不到扩大到2018年60万亩以上,2019年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初期,虾稻共作田水稻种植以直播为主,机械插秧所占比重较低。随时间推移,水稻直播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一是容易倒伏。2017年,潜江市水稻倒伏面积达60万亩,90%以上面积是直播。二是草害严重,难以防除。这成为农资经销商和农民十分头疼的问题。三是直播稻幼苗期遇雨涨水,小龙虾进入大田,咬断茎叶,补种赶种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成本,影响水稻收割,也推迟了第二季小龙虾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湖北省小龙虾的产业现状与产业结构.研究发现,目前湖北省小龙虾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稻虾共作"模式过度发展致使供需失衡、重虾轻稻导致基础粮田种植效益受损、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散户经营效益低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产学研结合,推动小龙虾基地标准化建设;强化利益联结,拓展产业功能;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