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刻的国情并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养老压力,对我国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课题进行了研讨,简述了我国当前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例举我国城市已有的几种新兴养老模式,提出了养老保障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翟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6,(10):174-178
乡村养老度假是国内新兴的养老模式,在浙江省已有多个实践点,然而乡村养老度假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尚未成为养老市场的主流,大部分老年人对于是否会选择乡村作为养老地还存有不少顾虑。笔者通过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乡村养老度假消费人群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要素在不同的人口统计要素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乡村养老度假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受传统观念限制"、"无法适应乡村环境"、"受财力限制"、"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和"没有同伴"五大影响因子,且人口统计要素在该决策影响因子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男性、45~64岁老年群体、省城居民、低和高学历者、较高收入人群受影响因子的影响不显著;而女性、高龄老年消费群体、地级市老年居民、低收入人群、高中学历人群是乡村养老度假消费的敏感人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养老度假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94-19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机构这种养老方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需要。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养老机构为例,对现存的养老机构进行剖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16-219
渔民养老目前仍处于几乎无保障的状态,对渔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浙江省沿海渔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渔民目前的养老水平,以及浙江省沿海各地现行的养老保障措施和制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政府和渔民本身这三个主体出发,借鉴已有制度的成功经验,为渔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好的对策,以期对浙江省沿海渔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本对策,并认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并行、集体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互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是新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现实而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养老目前是我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吉林省在城市社区居民养老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老人养老可借鉴城市开展社区居民互助养老的成熟经验,在政策制定、人员配备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以帮助农村居民实现"自助+互助+第三方经营"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上升,居民养老需求不断增长。农村作为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养老困难的问题更加明显,这对农村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着制度不完善,缺少养老服务资金以及农村人口养老意识较薄弱等问题。基于此,在阐明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以及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农村养老服务的对策,旨在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整体水平,更好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我国农村的社区养老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农村社区养老问题进行分析,介绍了社区养老的概念和意义,农村普遍的社区养老模式和我国未来农村社区养老问题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不足,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我国应重新构建全新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等各种方法,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关文章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一系列养老危机。为应对未来庞大的养老金支出,国家正不断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为此,我国居民的传统养老观念也应逐渐向社会养老和自主养老的方向转变,个人亟需采取各种措施,如积极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积极投资各种养老理财业务、投资房地产业、建立低成本的养老方式等,应对我国老龄化危机。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5,(5)
<正>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成教中心适应新常态,服务新经济,着力构建以社区教育为基础,"文化养老"为依托,载体创新为支撑,覆盖整个街道的居民培训体系,已培训近万名居民,助力居民"时尚幸福"工作成效初显。1.构建一张培训网络构建以柯桥成教中心(社区教育分院)为龙头,街道居家服务指导中心为骨干,社区学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而消费却偏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咎其原因,除了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以外,还在于我国绝大部分居民的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不足以及众多的居民消费有限,这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逐渐加强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关注。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然提高,特别是农村的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不过,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严重,大多数的村民没有职业,因此农村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近几年,养老问题一直是中国亿万民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不仅在十八大提出有关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政策,在最近召开的十九大依然提出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郑州市以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原有的盛乡居民养老制度为平台,被征地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征地养老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构成,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的低保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以社区地缘为核心的互助养老服务成为新时代养老服务的主要选择。通过对石家庄市D村的实地研究,并运用参与式治理视角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面临的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引领能力不足、基层政府集权严重等困境,从而提出增强居民社区意识、提升社区组织能力、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建立多元养老体系的良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萍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6):169-173
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以杭州老年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其选择以房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老年居民的性别、月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与子女关系、对现有养老资源满意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对以房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子女给予的精神慰藉、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和老人照顾孙辈的次数等11个变量对以房养老选择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建立了惠及全民的基本养老制度,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创新性结合起来。但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以及基金的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升值依然难以实现。从分析我国养老基金的现状和国外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经验出发,探索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平稳运行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居民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在精神慰藉、身体照料和经济保障方面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当前我国老年人专业护理人才严重稀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2012年开始.浙江省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政府给予养老服务补贴。从2012年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到养老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其养老服务补贴由当地民政部门支付给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居家接受服务的,其养老服务补贴由当地民政部门支付给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或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SPSS17.0软件,调查分析云南省泼机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泼机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偏低;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缺乏了解;可支配收入少;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养老观念陈旧;政府补贴不具有激励性。为促进泼机镇城乡居民选择更高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应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养老意识。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微观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和子女代际支持对居民选择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土地转出的居民倾向于选择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险缴费,但土地转出的数量与缴费水平不相关。在子女的代际支持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不相关,但子女的精神支持显著增加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基于此,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建立土地流转与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机制。重视家庭养老作用的发挥,不断提升社会养老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