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洞庭湖区不同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方法]以珍珠养殖池塘、四大家鱼苗种养殖池塘、四大家鱼成鱼养殖池塘、大水面、藕池、浮萍池等养殖池塘和进水沟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水体中COD、氨氮、亚硝酸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藕池中的CO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苗种池和进水沟的COD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7大水体中珍珠养殖池的COD最低;苗种池中的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大水面、进水沟和珍珠养殖池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珍珠养殖池的氨氮含量最低。成鱼池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珍珠养殖池和浮萍池中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亚硝酸盐氮含量最低。大水面中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进水沟和浮萍池中的总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总氮含量最低。大水面中的总磷含量与进水沟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浮萍池与藕池中的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总磷含量最低。大水面中的可溶性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体(P0.05),进水沟和成鱼池的可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浮萍池和苗种池的可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珍珠养殖池的可溶性磷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与管理以及合理、可持续的渔业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1.鳅池建设 泥鳅养殖池水深要求保持在55~60厘米,池塘规格25米×100米.建池时筑高1~1.2米,池埂顶宽1.5米左右.筑埂时应层层压实,以防渗漏.设1个由阀门控制的直径80毫米的PVC进水管人池.排水系统可通过套接弯头竖立直径为16厘米的PVC管排水.  相似文献   

3.
1.养鲶藕池条件。藕池要求池底平坦,黏质土壤,水源近,水质良好,排注方便,池埂坚实,无渗漏,保水性好,单池面积不宜过大,1-5亩为好。3月下旬,翻池松土35厘米深,加高加固池埂,使埂高出水面40厘米,夯打结实。为防高温季节,鲶鱼有避暑场所及藕池浅灌、追肥、治虫时有藏身之处,池内按“田”、“目”等字形开挖鱼沟。沟宽50-60厘米,沟深30-40厘米,并在池角视藕池面积大小按总面积5%-8%挖2-4个鱼坑,坑深0,8-1米,且坑、沟相通。在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护栏。  相似文献   

4.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
1.平田式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5.
(一)养殖场的选择 选择在村的附近,四周有草,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水田、池塘、水沟作为养殖场地。池、田、沟内的水宜静止,中等深度(30~40厘米),水中有一定密度的杂草,养殖场四周筑围墙,高1米,保持环境安静,并有防逃设施。围墙内要留有草坪,以供蟾蜍栖息活动。也呵以在场内用砖砌饲养池,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
1.改善养殖环境。养殖池塘包括苗种越冬土池要尽可能提高水位,加固塘基,最好池塘水深保持2米以上,池水透明度应在40厘米左右,条件许可的地方越冬养殖池要搭保温棚。也可按当地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向池塘注入当井水、工厂余热水或温泉。如果一些地区养殖池较浅,无法保持较深水位的,  相似文献   

7.
在林蛙养殖过程中,孵化时期是关键,要掌握好技术环节,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和成活率,才能增加经济效益。一、修好产卵池和孵化池,及时收集卵团1.合理布局产卵池。一是在越冬池的周围,估计越冬林蛙的数量,修造多个面积较大的产卵池为宜。二是沿河流两岸,春季有水流过的沟膛修造,每间隔100~200米修一个产卵池为好。产卵池深度一般在20厘米,有10厘米深水层即可。  相似文献   

8.
青虾     
1.产地要求无"三废"污染,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的规定,土质符合GB15618-1995的规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池塘面积1300平方米~4000平方米,池埂坡比1:2.5,粘壤土底质,淤泥厚小于10厘米,水深1.5米,进排水方便,进水口、排水口分设在塘的两端,有过滤、防逃设施,池中间开100厘米×40厘米的集虾沟,排水口处开10平方米~20平方米的集虾坑,池塘每3000平方米配功率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9.
<正>1.清塘消毒。在龟、鱼、螺、鳅入池前,饲养池要进行1次彻底的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0千克撒入池中,约1周后再行放养。2.池塘建设。养殖池应严格按照养龟池要求设计建设,养龟为主,鱼、螺、鳅为辅。稚龟池不宜养鱼,但可养螺、鳅。  相似文献   

10.
1.场地选择泥鳅苗种的养殖场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2.池塘建造(1)苗种池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应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度,池深80~100厘米。夯实池壁,用50厘米×50  相似文献   

11.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22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海蜇是一种大型水母,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池条件。①池水。用无污染、饵料生物丰富的自然海水。②海蜇池。养殖池为新开发的池塘,面积共计200亩,池深2.5~3米,养殖水深2~2.5米,软泥底质,坡度较陡,池塘两端设有进、排水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临泉县田桥乡赵庄行政村在县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探索出藕、鱼、鸭、菜生态农业高效种养模式,年均获得亩产鲜藕4000千克,商品鱼100千克,青菜750千克,销售肉鸭2000只的好收成,1亩藕池年创产值1万多元,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现将藕、鱼、鸭、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抓好标准藕池建设首先要认真抓好标准藕池建设,池埂要求高度为1米,上埂口宽50厘米,四周池埂必须夯实打牢,以防夏季暴雨冲垮池埂。藕池四周开挖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鱼沟,藕池中间开挖十字形鱼沟,进出口均加设防栏网防逃设施。2.适时种藕放鱼莲藕压种前,每…  相似文献   

14.
<正>1.池塘建造。选择泥质池底,水深1~1.5米,水源充足,池水中性或偏碱性的池塘。鱼种池面积以500~1000平方米为宜。四周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米左右防逃。成鱼养殖池面积以2000~4000平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水蛭的繁殖习性、养殖池(产卵池)和孵化室的建造、亲本的选择、运输,人工繁殖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沙鳖庭院标准化仿生态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忠添  陈志玲  何为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20-321,323
按照"1136"自繁自育的养殖池建设模式建设黄沙鳖标准化养殖池7 200 m2,亲鳖产卵池、鳖苗养殖池、中鳖养殖池、成鳖养殖池面积按1∶1∶3∶6的比例建造。在露天养殖池自然温度条件下开展黄沙鳖标准化、仿生态养殖试验研究。2008年3月放养亲鳖475只,6—10月共孵化鳖苗16 018只;挑选优质鳖苗12 000只放于鳖苗养殖池养殖,次年3月25日移到中鳖养殖池,第3年3月15日移到成鳖养殖池养殖,主要用福寿螺、河蚌、蚯蚓、鱼、虾等动物性饲料进行投喂,通过换水、种植水生植物以及施放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等调控水质,采用中草药进行病害防治,经过3年养殖,收获商品鳖7 800只,产量8 790 kg,商品鳖色泽好、活力强、肉质结实,风味和品质可与野生鳖相媲美,该养殖模式可推广应用于黄沙鳖的产业化养殖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人工池塘孵化与越冬技术。[方法]2005~2007年,在牡丹江自然保护区内挖人工池塘12个,分别设置不同水温进行林蛙孵化试验,计算孵化率和变态率;设置3个越冬池进行越冬试验,计算林蛙存活率。[结果]孵化池水温在10~12℃、12~14℃时的孵化率可达到97%以上,且明显高于其他温度下的孵化率;胚胎在8~20℃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变态率达91%左右;越冬池放养密度为40只/m2左右,林蛙的越冬存活率可达95%。[结论]人工池塘孵化的最适温度是10~14℃,水深保持在2m左右;林蛙越冬的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40只/m2左右,并每月换水1次,水温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8.
舒蕾 《农家顾问》2011,(7):45-46
1.池塘条件养殖池宜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朝阳通风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是5~30平方米,池深70~100厘米。池塘按东西走向建造,池底泥土应松硬适度。在池塘较高的一端挖一进水口,在相对一侧的最低处留一排水口。进、排水口均要罩上拦鱼网布。  相似文献   

19.
1.池塘条件蟹、虾混养池面积一般为0.1公顷~1公顷.在池塘四周挖沟,沟深0.7米、宽4米~5米,加高塘埂,使池中水深在0.8米~1米.  相似文献   

20.
一、生态营造宜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池塘周围环境安静,水源清新。池四周用高40厘米的彩钢板材设置防逃围栏,排干池水,清除污泥,保留干净底泥6~8厘米厚,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消毒,再暴晒10多天。放养前1周多进半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