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6-8,5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陕南贫困山区的土地流转呈现出政府主导、政策激励的局面,在分析贫困山区土地流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贫困山区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常重要。通过对秦岭南麓的商洛市连片贫困山区的居民环境的调查,发现陕南地区的人居环境近年来的改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指出陕南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障碍,为推动秦岭南麓的连片贫困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人的美丽村镇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使陕南地区成为真正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3.
李丽  乔永信 《农技服务》2009,26(8):156-157
地处陕南贫困山区的安康市虽然有着悠久的兴桑养蚕历史,但蚕桑产业化还处于发展初期。指出了目前安康市蚕桑产业化培育中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南贫困山区是全国魔芋种植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该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含硒丰富,适宜魔芋生长。魔芋产业发展具有生态环境、生产、品质、研发和品牌的优势,但依然存在基础性研究较低、品种选育缓慢、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魔芋产业;加强优质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强化富硒魔芋品牌建设等,以促进陕南贫困山区村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及魔芋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生共赢"为理论基础,以地处秦巴山区的陕南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个案,分析我国贫困山区农业转型发展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油桐是一种适应性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社会经济效益高,具有广泛的营养前景,本文介绍了油桐的发展前景和发展优势,提出了油桐的种植技术,总结出的各项技术措施,为陕南贫困山区油桐的种植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为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陕南地区油菜生产中对中早熟油菜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陕南地区的生产实际以及中早熟油菜的特点,从8个方面总结出了陕南地区中早熟油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对陕南地区农户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陕南农业山区贫困县商南县,人们经常传颂着这样一个人物,说她是事业狂、女强人,称她为养殖户的贴心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25个春秋,她把立志帮民富的信念根植于畜牧事业,用科技和辛勤耕耘构筑起全县畜牧业发展的平台,为贫困山区百姓创造了”滚滚财富和无尽的幸福。她,就是多次受省、市、县表彰的陕西省商南县永利饲料公司经理、永利养鸡协会会长、县第一批科技特派员罗荣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南柑橘产区柑橘冻害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了陕南柑橘冻害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柑橘冻害的原因,提出了柑橘冻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陕南柑橘冻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陕南柑橘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陕南柑橘产区柑橘冻害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了陕南柑橘冻害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柑橘冻害的原因,提出了柑橘冻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陕南柑橘冻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归纳总结,设计了测度陕南和西安市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研究发现:陕南3市之间综合城镇化水平相差极小;与西安市相比较,陕南城镇化水平整体显著偏低。鉴于此,提出了加快提升陕南城镇化水平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了陕南水稻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肥料科学运筹的原理和主要方法,提出了陕南水稻优质高产肥料运筹技术,对指导陕南水稻优质高产科学施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南是长江流域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的趋势,但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南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指出了陕南水土流失特征、主要成因,并给出了可行性的治理对策,进一步认识了陕南水土流失问题,对该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陕南茶区地处秦岭南坡,大巴山北麓,具有适宜种茶的土地、气象和品种资源优势,是我国长江以北的重要产茶区之一.数年来,陕南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目前,陕南茶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有许多制约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存在.本文从陕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对促进陕南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首先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着重从类型、数量、规模、等级、分布和区位条件等方面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陕南地区经济增长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全国的旅游强省,陕南地区是陕西的南大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对发展旅游业有重要作用。利用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对陕南生产总值(GDP)与旅游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生产总值(GDP)是影响陕南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正向因素。陕南旅游收入对生产总值(GDP)增长主要产生正向响应效果。因此,陕南地区应积极发展旅游业,促使陕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高建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31-132,141
陕南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山地面积大,耕地少,农业人口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本文在对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陕南发展,提出了解决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魔芋为自然界唯一富含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植物。安康市魔芋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区域特色循环支柱产业和中高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项目,以安康为主的陕南山区已成为全国4大魔芋种植区。当前我国及安康市魔芋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芋缺乏和病害严重。种芋短缺除了种芋繁育速度慢以外,就是魔芋种芋越冬休眠时间长达4个月以上,长期贮藏加之种芋含水量高,在贮藏过程中烂种较为普遍,造成了种芋总量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因此,种芋贮藏非常重要,关系到减少损失和确保生产发展。根据多年开展种芋贮藏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经验,总结出陕南山区魔芋种芋贮藏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陕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陕南茶产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茶旅文化产业、延伸茶产业链条、发掘和利用陕南茶文化的资源优势等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陕南特色小镇建设在国家和陕西省政策的扶持下正在积极开展。为把陕南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做好红色教育和传承,分析了陕南特色小镇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提出了陕南特色小镇红色资源的发展路径,以期振兴陕南乡村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