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稻4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姚立生,高恒广,杨立彬,何顺椹,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224002)盐稻4号(原代号91-3)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中种稻新品种。一般亩产550~600kg,最高亩产达840.5kg,...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盐稻10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盐稻10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盐稻9号、淮稻7号、淮稻10号、通育粳1号、盐粳9号内容略. 早熟晚粳 宁粳1号、武粳13、武粳15、武香粳14内容略  相似文献   

4.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粳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7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20148.4。本文详细介绍了盐稻8号的选育及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盐稻10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优、糯性强、高产稳产,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14个北方早粳稻品种进行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鉴定,以盐敏感品种越光(CK1)、耐盐品种ST1050(CK2)为对照。结果显示,10 g·L-1浓度NaCl盐胁迫对水稻种子的萌发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能较好反映不同品种在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除沪旱6220表现中等耐盐外,包括CK1、CK2在内的15个品种均表现出强耐盐性,其中新粳4号、新稻1号、新稻11号表现尤其突出,10 g·L-1 NaCl盐胁迫下的相对盐害率分别为0、1.33%、2.68%。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生长也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从8 g·L-1浓度NaCl胁迫的枯叶率来看,新稻56号(36.00%)的幼苗生长较好,具强耐盐性,与耐盐对照ST1050(36.66%)相仿;新稻11号(46.26%)、新粳4号(48.62%)、沪旱6220(49.21%)、中农粳11(51.12%)、新稻1号(56.96%)、沪旱3032(57.20%)、新稻36号(57.88%)等7个品种的枯叶率均低于60%,具中等耐盐性。因此,综合2个时期的耐盐性表现,适合在台州市围垦涂地...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适合江淮稻区种植的粳稻品种,按照杂交育种亲本选配4原则,以早熟晚粳品种镇稻18号作母本与中熟中粳品种盐稻11号作父本杂交,育成中熟中粳品种镇稻23号(苏审稻20200008)、迟熟中粳早熟品种镇稻32号(苏审稻20210010)、迟熟中粳品种镇稻33号(苏审稻20210050)等3个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新品种.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盐稻19号原代号为盐稻8810,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以盐稻8号为母本、盐稻10号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盐稻19号是2015年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产量潜力高,稻米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种植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0050.  相似文献   

9.
盐粳7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用488—23—5与SE7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种审字第200105号),适宜苏中、淮北稻区中高肥力水平种植。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业科学》2005,(4):86-86
据悉,在不久前召开的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又有1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水稻品种:扬籼优418(里下河所选育)、扬籼2A(里下河所选育)、天丰优084(镇江所选育)、两优108(粮作所选育)、盐稻9号(沿海所选育)、徐优201(徐州所选育)、徐9320A(徐州所选育);棉花品种:徐棉18(徐州所选育);玉米品种:苏玉22号(沿江所选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安县墩头镇范围和邻近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17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考察了生育期和成熟期植株及穗粒特性,最终筛选出在生育期和产量、品质各方面表现较好的"镇461"、"扬4227"、"盐稻9号"、"淮稻5号"、"淮稻7号"、"泰粳1001"、"盐稻10号",可依栽培目标选择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粳1号、南粳44号、盐粳30237、宁32213可在泰兴市大面积示范种植,宁粳3号可适当种植,徐稻5号、淮稻10号、连稻6号、淮稻13号、淮稻11号、淮稻9号不宜在泰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系统选育、杂交选育、三系杂交自我配套三个发展阶段,育成了盐粳2号、盐粳3号、盐粳4号、盐粳5号、盐籼1号、盐籼203等系列水稻品种,对促进江苏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常规中粳为基础,三系杂交粳稻、三系杂交籼稻为突破口的全方位发展格局,育种成就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当前,针对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不断升级,在整个水稻育种研究策略上,我所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1育种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对川东农场水稻的落粒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柔小町、淮稻9号和盐粳10号无落粒现象;武育粳3号、淮稻5号、连粳6号、泗稻10号和淮稻10号无自然落粒和碰撞落粒,仅有拍打掉粒,拍打掉粒数每10穗为5~6粒,损失率在0.6%以下;盐粳11无自然落粒但有碰撞落粒和拍打掉粒,累计损失率为1.79%;3种落粒现象都有的品种为镇稻9424,累计损失率为10.22%,达到单产的1成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镇稻6号"(原名"镇稻53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盐粳2号"作母本、"秀水0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9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镇稻6号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晚稻或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本研究以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的‘盐稻10号’为母本,以同时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的‘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进行基因聚合育种。利用Pi-ta、Pi-b和Pi-9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的分离株系进行基因检测,结合田间选育,抗性接种鉴定。【结果】将Pi-ta,Pi-b和Pi-9基因聚合于一体,选育出抗稻瘟病、产量高,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系‘盐稻1626’。【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我国北方黄淮海粳稻区域推广种植,不仅为育种家提供水稻抗性多基因聚合育种的方法,而且为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创制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盛祝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32-32,41
于2011年在凤台县进行了高产、优质中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以期推动凤台县粳稻生产迈向新台阶。结果表明,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高的泗稻11号、盐稻10号、扬粳9538等品种,在凤台县可示范推广;宁粳4号、皖稻90的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较多、产量也较高,可继续示范种植;泗稻11号、盐稻10号、扬粳9538等品种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产量较高,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盐粳10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等特点。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介绍了“盐粳10号”在稻鸭共育生长模式下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变化原因,通过与对照比较,总结出该品种在稻鸭共育生产中的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汀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盐粳10号”、“盐粳11号”日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从而使该所育成的水稻品种数增至1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