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鱼是我县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养殖模式各有不同,主要有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及池塘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的鱼类品质及养鱼效益相差较大,鱼类肉质与水体溶氧量关系密切,以水体溶氧量与草鱼单位价格高低为例,依次为: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池塘养殖。为解决草鱼池塘养殖产量与价格的矛盾(即高产并不能高效),我县水产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八一年开始的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试验的同时,着重草鱼种生态防病主要因子的研究。试验要求每亩池塘总产鱼种400斤,规格五寸以上,其中草鱼种过200斤,成活率超过70%。总结出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的生产模式,找出生态防治草鱼病,提高草鱼成活率的主要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75,(7):12-13
我县养鱼历史悠久.广大群众在实践中认识到养鱼必须要有大规格的优质鱼种,才能获得高产。群众中有“寸子斤鱼”之说.即五寸左右的草鱼鱼种.经过一年的饲养.年终起水可达4-5斤。  相似文献   

4.
池塘集约化精养草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等特点 ,很受消费者喜爱。因此 ,市场供不应求 ,价格较高 ,成为养殖结构调整中扩大养殖的对象。然而草鱼的鱼病多 ,成活率低 ,严重制约了草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999年 11月 - 2 0 0 1年 2月我们在洛阳市郊区进行了池塘精养草鱼食用鱼高产养殖示范试验 ,每公顷获得了食用性草鱼 2 135 5kg (每亩 14 2 5kg) ,纯利 6 9877 5元 (每亩 4 6 5 8 5 0元 )的高产、高效结果 ,并进行了理性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长方形 ,南北走向 ,养殖水面 8亩 ,池深 3m ,平时…  相似文献   

5.
汤道红 《中国水产》2009,397(1):31-31
江苏省淮安市传统的池塘主养草鱼,放养规格小、养殖周期长、投入较大、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在300kg~400kg,年利润在800元/亩左右,经济效益较低。为了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开展研究与推广“池塘双季高产高效主养草鱼技术”,其要点是投放大规格优质草鱼鱼种,配套渔业机械设备,应用颗粒饲料,采取一年放养二次大规格鱼种、捕捞二次(可干塘捕捞)的方式,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双季高产模式,从粗养粗放型向精养集约型发展,促进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连城县是闽西北地区养鱼大县,2004年养鱼产量7619t,其中草鱼占总产70%,达5400t。近年来,随着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方式有较大的改进,县城郊各村一部分池塘养殖形式改为一年二茬,即春放秋收、秋放春收;一部分池塘则一次放养多次捕大留小,即轮捕轮放。经过4个月-6个月的养殖,草鱼规格达到1kg以上即捕捞上市,而后需补放数量不等的大规格鱼种,因此,草鱼秋片大规格鱼种在当地供求矛盾十分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几年来小范围网箱草鱼生产经验,2004年进行水库较大规模网箱培育草鱼秋片鱼种生产,取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我市在安阳县漳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意外的收获,相对于网箱养殖,同样的规格,同样的品种,当年养成,丸当丸年丸见丸效丸,丸周丸期丸短,效益更好。网箱养殖则需要二年甚至三年才能见效,周期较长,效益次之。池塘养殖丁桂鱼的成功,为我市开展高产高效池塘养殖名特优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在2017年我市取缔彰武、小南海水库网箱养殖的情况下,为渔民调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草鱼为我国传统的养殖鱼类之一,因市场销量大,养殖技术含量不高,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然而由于草鱼发病率较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用药,养殖效益一直不高。为了探索草鱼养殖高产模式,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1.网箱养殖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  相似文献   

11.
花鲈淡水精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区捕捞的花鲈鱼苗,经淡化,培育至大规格鱼种,再用池塘或网箱精养成商品鱼。驯养的结果表明:花鲈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池塘、网箱养殖均可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池塘、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脆肉鲩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草鱼种相同放养规格情况下,池塘亩均平均利润为12967.2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1.48;网箱平均纯利为16924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1.40.在投入产出比基本接近情况下,网箱养殖利润利润更好.  相似文献   

13.
<正>我站实施了《大水面网箱草鱼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经一年来的精心组织,共实施江河大水面网箱健康养殖研究开发面积46163米2,经测产验收,项目每平方米平均单产140.3千克,养殖成活率达92.1%;养殖总产量6476.7吨,总产值7772万元。现将船式抗风浪网箱草鱼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 背景分析 1、 花白鲢养殖模式分析 在华中区以草鱼养殖为主的养殖模式中,在确保合理的养殖模式下,花白鲢高产一直是养殖户追求的目标,咸宁渡普口区域亦是如此,通常每亩放养1-5两的花鲢50-60尾、白鲢40-50尾,起捕规格为4-5斤.该区域草鱼亩投喂量在0.2-0.5吨不等,主流花白鲢养殖模式中花鲢与白鲢数量比例为60:40或是50:50,部分养殖水平较高的客户花白鲢密度在此基础上每亩多20-50尾不等,该区域花白鲢起捕时间一般为冬至开始起捕,产量在400-500斤/亩,部分水平较高的客户可以达到6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养殖对比试验。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试验时间从2005年3月12日至11月15日。2.试验前的准备(1)池塘条件:试验池1个,面积10亩,水深为2米,水质清新、无污染,配备增氧机两台。(2)网箱要求:20米2的网箱6个,并编号1#、2#、3#、4#、5#和6#。网箱的材料选择双向延边的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目2a=1.5、2.5、4.5厘米,网箱规格为4米×5米×2.5米的敞口式五面体网箱,为适应水…  相似文献   

16.
<正> 生活污水应用于养鱼,特别是培育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北镇县沟帮子渔场利用生活污水养鱼,1981年8.4亩池塘亩净产成鱼520斤。1982年进一步进行了池塘成鱼养殖和培育鱼种试验,结果是:成鱼亩净产712斤,鱼种试验68天,亩产鱼种358斤,规格4.1寸,其中2号培育池亩产鱼种400斤,规格4.2寸。现将用生活污水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鱼俗称鲩鱼,脆肉鲩就是草鱼在饲养过程中,通过改变其食物结构,使其肉质变得紧密而脆化,肉味鲜美而独特。为开发这一优质特色水产品,在湖南省水产局、湘潭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在借鉴广东珠海池塘培育脆肉鲩技术的基础上,从 1999年开始连续 2年在水府庙水库秤砣山库湾开展了网箱养脆肉鲩试验。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养殖方法 1.1网箱制作与设置 网箱材料选用聚乙烯网片,网箱规格为 5 m× 4 m× 2.5 m,网目为 5 cm,用 30目纱绢布作食台,并向上做 10 cm左右反边,以防鱼类抢食和游动时将饲料抛出箱外。网箱采用全封闭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课题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提高草鱼养殖效益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求突破。在池塘中放养大规格草鱼的养殖模式,可以大大缩短养殖周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英德市锦源农牧产品发展有限公司近几年来总结出大规格草鱼养殖技术,并带动周边养殖户养殖大规格草鱼,草鱼养殖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池塘条件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塘水深保持在2.5米以上,面积大小以10亩~12亩为宜,每10亩池塘应配备一台2.2千瓦增氧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池塘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兖州市水产技术站承担了兖州市科技局下达的“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模式研究”项目,该项目利用池塘闲置期主养草鱼,然后培育罗非鱼夏花、大规格罗非鱼鱼种,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主要技术与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